很多人都不了解西晋伐吴之战,接下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欣赏。
西晋伐吴之战是三国归晋的终局之战,这一战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西晋统一了天下,结束了分裂了几十年的三国乱世。晋武帝从登基称帝到启动伐吴之战,一共准备了15年,虽然这期间晋武帝屡有伐吴的意向,但是最遭到以贾充为首的功臣集团的极力反对。最终晋武帝决意伐吴时,却任命贾充为伐吴统帅,虽然贾充只是挂名而已,并不实际负责。为什么晋武帝会做出这样的安排,其实这牵涉到伐吴之战背后的权力斗争。一是晋武帝欲踢开贾充这些开国元老,组建他自己的执政班底;二是凭借伐吴之功,获取足够的威望,来解决齐王司马攸的问题。
伐吴之战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曹魏后期的权臣司马昭攻灭蜀国后受封晋王,不久司马昭病死。他的嫡长子司马炎继承晋王爵位,四个月后,逼迫魏帝禅位于自己、曹魏灭亡。晋武帝司马炎建立西晋以后,之前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不复存在了,曹魏和蜀汉已经归于西晋了,只剩东吴还残存着。晋武帝当然不能仍然东吴的存在了,有意把东吴纳入西晋的版图。但当时西晋刚刚建立,发展民生才是第一要务,所以晋武帝暂时搁置了伐吴之事,积极稳定内政和发展民生。
除了发展民生需要之外,当时东吴大将陆抗的存在,也是西晋不得不暂时搁置伐吴的重要原因。尽管如此,晋武帝还是在伐吴之事做着相关准备。晋武帝即位第四年,派名将羊祜出镇荆州,就是吹响了伐吴之战的号角。晋武帝此举,并非直接对东吴采取军事行动,而是让羊祜经营荆州,以作伐吴之用。羊祜镇守荆州期间,和他对峙的是东吴名将。两个人虽然都是名将,但是陆抗显然更胜一筹。西陵之战时,陆抗以劣势兵力击溃了晋军,大败羊祜。此役结束后,羊祜明显感到自己不是陆抗的对手,而且有陆抗在。西晋在和东吴作战时,讨不到便宜。于是羊祜按兵不动,不主动挑衅陆抗,同时加紧制定伐吴策略。
后来终于等到陆抗病死了,羊祜才放心了。咸宁二年(276年)十月,晋武帝任命羊祜为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拥有开府治事的特权。羊祜到任后,凑表王濬为益州刺史,在巴蜀训练水军。随后羊祜上书晋武帝,称伐吴的时机已到,请速伐吴。
今江淮之难,不过剑阁;山川之险,不过岷汉;孙皓之暴,侈于刘禅;吴人之困,甚于巴蜀。而大晋兵众,多于前世;资储器械,盛于往时;今不于此平吴,而更阻兵相守,征夫苦役,日寻干戈,经历盛衰,不可长久,宜当时定,以一四海。-《晋书·羊祜传》
晋武帝接到羊祜的上书以后,认为伐吴之事可行。晋武帝令公卿朝议此事时,贾充、荀勖、冯紞等大多数人都强烈反对,只有益州刺史王濬、中书令张华、度支尚书杜预等少数人支持羊祜。贾充是西晋的首席开国功臣,也是西晋功臣集团的领袖,他带头表示反对。晋武帝只好作罢。实际上晋武帝彼时伐吴的决心并不强烈,所以贾充的反对起了作用。
虽然晋武帝暂时同意了贾充的意见,没有启动伐吴,但是羊祜仍然对伐吴念念不忘。羊祜临死前推荐杜预接替自己,晋武帝表示认可,杜预出任镇南大将军,镇荆州。晋武帝以杜预接替羊祜,当然是在为伐吴做着最后的准备。杜预对此心领神会,于是他上书晋武帝,请求伐吴。
杜预的主张得到了张华的大力支持,张华也恳请晋武帝尽快伐吴,不要耽搁。晋武帝见状,没再顾及朝中的反对意见,火速下令伐吴。
伐吴之战的人事安排凸显晋武帝意的政治企图
晋武帝正式做成伐吴的决定后,按照羊祜生前制定的伐吴策略,出动20万大军兵分六路,水陆并进攻击东吴。镇军将军、琅琊王司马伷出下邳向涂中进军;安东将军王浑自寿春向南进攻;建威将军王戎自豫州攻打武昌;平南将军胡奋自荆州向夏口进军;镇南大将军杜预自襄阳向江凌进军;龙骧将军王濬自巴蜀顺江南下,直取建邺。
西晋展开对东吴的进攻后,可谓是所向披靡、摧枯拉朽,东吴毫无还手之力,兵败如山倒。伐吴之战持续了5个月之后,东吴末帝孙皓出城投降,东吴灭亡。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结束。
值得注意的是,在伐吴之战中,晋武帝的人事安排颇值得玩味。反对伐吴态度最坚决的贾充,被任命为伐吴统帅,使持节、假黄钺、大都督。羊祜是晋武帝内定的伐吴统帅,只是在伐吴之前病逝而无法接任,羊祜临终前推荐杜预接替自己,当然有推荐杜预为伐吴统帅的意思。晋武帝同意后,作为默认为伐吴统帅的杜预,并没有出成为伐吴统帅,只是作为伐吴大军中的一路将领出征。
晋武帝没有让杜预成为伐吴统帅,而以贾充作为伐吴统帅,当然是显示自己作为皇帝,对朝廷重臣的倚重。实际上晋武帝让贾充挂帅伐吴,并非看重贾充,只是为了维持朝廷表面上的团结。贾充原本是司马昭的亲信和心腹,也是司马昭留给晋武帝的核心辅臣。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和贾充关系良好,但随着政局的发展,特别是随着齐王司马攸和太子司马衷争夺继承权的问题浮出水面后,贾充和晋武帝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晋武帝力捧太子司马衷,贾充却暗中偏袒司马攸,贾充也由此遭到晋武帝的疏远。
晋武帝自身毫无威望,继任晋王几个月之后就篡位称帝了。所以晋武帝执政之初的班底,几乎全是司马昭留下来的。当贾充和晋武帝关系破裂以后,晋武帝便决心培养自己的执政班底。
晋武帝当时能使用的只有外戚,于是晋武帝提拔杨皇后的娘家人弘农杨氏进入西晋朝堂,弘农杨氏一开始只是贾充的附庸,但弘农杨氏的政治地位节节高升,到晋武帝伐吴之际,基本上能和贾充平起平坐了。
晋武帝以外戚的势力来制衡贾充,显然不是贾充所乐见的事情。伐吴成功后,西晋政局将面临新一轮的洗牌,伐吴功臣将会直接威胁开国功臣的地位,这也不是贾充所乐见的事情。积极推动伐吴的张华、杜预、王濬等人日后肯定是晋武帝执政后期所依赖和重用的大臣,他们与曹魏没有太深的渊源,可以视为晋武帝自己打造的执政班底。贾充显然也不希望看到张华、杜预、王濬在朝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甚至危及自己的政治地位。这就是贾充极力反对伐吴的主要原因。当然,如果晋武帝主导的伐吴军事行动失败,很可能会引起新的政治动荡,这也不是一贯以稳定政治为目标的贾充所乐见的。
站在晋武帝的立场上,维持朝廷团结还是首要任务,所有尽管他对贾充已经非常不信任了,但为了维持朝廷团结,晋武帝还是任命贾充为伐吴统帅,以示自己对开国勋臣的看重。
如果说贾充这个挂名统帅显得比较滑稽的话,那么其它人事安排就能看出晋武帝的良苦用心。冠军将军杨济作为挂名副统帅,并不实际负责。但杨济出身外戚弘农杨氏,他能挂名伐吴的副统帅,显示了弘农杨氏快速崛起的势头,初步具备了比肩贾充这样开国勋臣的地位。同时也显示了晋武帝希望弘农杨氏借助伐吴之功的荣光,进一步巩固弘农杨氏的地位。同样是挂名,贾充和杨济的境况是完全不一样的。贾充虽然名义上是统帅,但他极力反对伐吴,伐吴成功只会显示他的荒唐,并不能帮助贾充巩固其政治地位。贾充彼时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所以晋武帝也并不介意让贾充来挂帅。但是杨济的情况完全不同。杨济完全可以在这场伐吴之战中捞取足够的政治资本,从而为晋武帝重用弘农杨氏打下基础。
为了显示对宗室的尊重,晋武帝特意安排自己的叔父琅琊王司马伷也随军出征,但宗室中威望最高人,也是晋武帝最忌惮的人-齐王司马攸也被排除在外,以免司马攸凭借伐吴之功使得他的名望再上一层楼。
在伐吴之战的人事安排中,晋武帝巧妙地实现了自己的政治企图,不仅让外戚弘农杨氏能抗衡以贾充为代表的开国功臣集团,为他组建自己的执政班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晋武帝还把对太子司马衷威胁最大的齐王司马攸排除在伐吴之战的序列中。
凭借伐吴之功获取的威望,晋武帝以强硬姿态解决司马攸问题
司马攸是晋武帝的胞弟,早在司马昭被封为晋公时,二人就有过激烈的世子之争。西晋建立后,晋武帝登基称帝,司马攸被封为齐王,晋武帝和司马攸的世子之争引发的政治风波也告一段落。
随着晋武帝的胜出,本来晋武帝和司马攸的冲突可以告一段落了。但是晋武帝所立的太子司马衷愚笨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群臣都觉得司马衷难当大任,不是合格的继承人。让司马衷来继承大统,显然不是江山社稷的幸事。
晋武帝对司马衷愚笨之事也心知肚明,他有20多个儿子,可以换一个替代司马衷,但这些儿子年纪都太小,所以晋武帝非常犹豫,最终还是坚持了司马衷。在司马衷愚笨、晋武帝其他儿子幼小的情况下,群臣把目光投降了齐王司马攸,希望司马攸能取代司马衷来继承大统。这显然不是晋武帝想看到的事情。
咸宁二年,晋武帝病重时,一些支持司马攸的大臣,紧锣密鼓地策划帮司马攸上位时,晋武帝居然奇迹般地病好了。晋武帝康复以后,觉得有必要彻底解决齐王司马攸,以巩固太子司马衷的地位。但是晋武帝有个明显的弱点,就是功业和威望不足,而齐王司马攸名望甚高,晋武帝没有足够的威望,来解决齐王司马攸。
晋武帝能登基称帝,全赖祖父司马懿、伯父司马师和父亲司马昭的功绩,晋武帝本人对建立西晋其实是没有太大功劳的。功业不足一直是晋武帝的致命伤,羊祜在给晋武帝的上表中称“今主上有禅让之美,而功德未著”,就是晋武帝在晋初政治形象的真实写照,通过伐吴来获取不世之功,建立自己的威望,是晋武帝最行之有效的办法。虽然晋武帝一直有伐吴的相关准备,但决心并不大,应该和齐王司马攸问题基本解决有关。但是咸宁二年之后,晋武帝徒然加快了伐吴的脚步。因为原先告一段落的齐王司马攸问题,突然又浮出水面,而且司马攸得到了很多朝臣的支持,对司马衷的政治地位构成了极大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晋武帝迫切希望通过伐吴来获取足够的威望,进而彻底解决齐王司马攸问题。伐吴之战大获成功后,晋武帝已经具备了把司马攸驱逐出朝廷的权威了。晋武帝强令司马攸离开京师洛阳,马上到齐国就藩,以断绝群臣对司马攸的齐期望。
晋武帝咄咄逼人,使用强力措施要把司马攸赶出洛阳,但如前所述,司马攸是众望所归的贤王,群臣当然不乐意晋武帝的举动了,于是纷纷上书晋武帝,请求允许司马攸留在洛阳。
但是晋武帝不为所动,执意要赶走司马攸。司马攸是晋武帝最大的心病,不解决司马攸的问题,晋武帝寝食难安。现在正好可以借伐吴之功带来的巨大威望,彻底解决司马攸,晋武帝当然不会放过。晋武帝不顾群臣的极力反对,一定要把司马攸排挤出权力中心。司马攸在万般无奈中,启程回齐国就藩,在路上因病去世。司马攸的暴亡,让晋武帝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下了。终于没有人能威胁到司马衷了。
晋武帝对伐吴功臣的处理,依然充满了算计
晋武帝主导的伐吴之战,取得了巨大成功。按理说力主伐吴而且在伐吴之战中立下大功的杜预和张华,应该得到重用,但事实上并没有。
杜预作为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平吴后的爵位只是个当阳县侯,而且以杜预的才干,足称宰辅之臣,理应进入朝廷任职。但是杜预却继续以征南大将军的身份镇守荆州。过了好几年才被调任到朝廷出任司隶校尉,但是半路上病死了。
张华这个主战派更惨,他原本在朝廷当然中书令,是当之无愧的宰相。平吴后却被外调到幽州任职,持节、都督幽州诸军事。
很明显,杜预、张华这些主战派被晋武帝抛弃了。为什么呢?因为二人支持司马攸,并不支持司马衷。晋武帝需要借主战派之力来解决司马攸问题,巩固司马衷的政治地位。一旦司马攸问彻底解决了,杜预、张华这些主战派如果不支持司马衷,那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晋武帝伐吴的出发点是稳固太子司马衷的地位,把齐王司马攸排挤出权力中心。晋武帝需要伐吴之功来获取巨大的威望,使自己能够主导朝政。这就导致晋武帝必须用张华、杜预等人来伐吴。但是张华等人都是支持司马攸的,伐吴之战成功后,张华等人执政中枢后,太子司马衷的地位不就岌岌可危了吗?这样一来伐吴之功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伐吴之战后,晋武帝并没有重用张华、杜预等伐吴功臣,而是以外戚弘农杨氏的力量成功把张华、杜预等人限制在核心权力之外。
贾充战前就已经被晋武帝嫌弃,而张华、杜预等人又不能获得晋武帝足够的信任,那么晋武帝只能提拔外戚,来充实自己的执政班底。事实上,伐吴之战后,外戚弘农杨氏的地位迅速上升,很快取代在贾充在朝廷的地位,成为炙手可热的政治势力。
弘农杨氏的杨骏、杨珧、杨济三人当时位高权重,当时有“三杨”之称,掌握着西晋的军政大权、权倾天下。晋武帝对三杨非常信任,让他们充分参与和处理朝政国事。晋武帝死后,杨骏独揽大权,以外戚的身份执掌朝政,取得了西晋的最高执政权。此时的弘农杨氏可谓是权倾朝野,权势滔天。但所谓否极泰来,后被晋惠帝的皇后贾南风,以凌厉的政治手腕,把弘农杨氏灭族,弘农杨氏从此覆灭。当然这是后话了,这里不展开叙述。
结语
西晋的伐吴之战,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场三国归晋的统一战争,其背后涉及的权力斗争,也值得我们注意的。已经遭到晋武帝冷落的贾充,极力反对伐吴,却仍然被晋武帝委任为伐吴统帅,只是晋武帝权宜之计,维持朝廷的团结。作为挂名副统帅的杨济,在伐吴之战中收获颇丰,当然这也是晋武帝特意安排的,意图是提高外戚弘农杨氏的地位。
晋武帝伐吴的主要动机是为了解决司马攸的问题,巩固太子司马衷的政治地位。尽管张华、杜预等人在伐吴之战中立了大功,张华、杜预却支持司马攸,所以伐吴之战成功后,晋武帝只能把他们抛弃,同时晋武帝极力扶持弘农杨氏的力量,作为自己的执政班底。晋武帝希望在弘农杨氏的辅佐下,司马衷能守住西晋江山。可惜人算不如天算,晋武帝虽然解决了司马攸的问题,也让司马衷顺利继位了,但山雨欲来风满楼,西晋面临一场更大的政治风暴。这就是八王之乱,并称帝摧毁了西晋。这大概是晋武帝当时力捧司马衷,排挤司马攸时所没有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