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又称史老太君,贾府上下尊称她为“老太太”、“老祖宗”,不知道没关系,知秀网小编告诉你。
贾母是个精明的老太太,看似什么都不闻不问,实则身边有的是人做她的眼睛。荣国府内的大事小情,贾母一清二楚。
抄检大观园后,贾母看似没有表态。但在吃饭时收下贾政、王夫人的菜,却退了贾赦邢夫人的菜。是贾母第一个表态。
第二个表态,贾母将贾政的“鸡髓笋”给林黛玉送去,代表“姑舅亲”,连着骨血之意。提醒警告王夫人针对林黛玉到此为止。
将自己的粥给王熙凤送去,将风腌果子狸和肉给贾宝玉、贾兰送去,是说荣国府两房分治的现状。财权都在二房王夫人手里。她的儿子、孙子吃肉。邢夫人长房贾琏只是喝粥。就算邢夫人有不满,也要忍让一二。
贾母借推菜和送菜。表达出对邢夫人、王夫人的矛盾激化抄检大观园的不满。老太太有条不紊的一样样执行,王夫人看在眼里,都在豪门浸淫了几十年,自然会懂贾母的言外之意。
第三个表态,也是这顿饭上的另一件事,再次体现出贾母处理婆媳关系的睿智,以及她在贾家的身不由己。
(第七十五回)贾母负手看着取乐。因见伺候添饭的人手内捧着一碗下人的米饭,尤氏吃的仍是白粳米饭,贾母问道:“你怎么昏了,盛这个饭来给你奶奶。”那人道:“老太太的饭吃完了。今日添了一位姑娘,所以短了些。”鸳鸯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王夫人忙回道:“这一二年旱涝不定,田上的米都不能按数交的。这几样细米更艰难了,所以都可着吃的多少关去,生恐一时短了,买的不顺口。”贾母笑道:“这正是‘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众人都笑起来。
贾母自己吃了饭,分了菜,表达了对抄检大观园的意见,还没完。她让尤氏上桌吃饭,又安排丫头们作陪。体现的是宁荣二府一家,其乐融融之态。定下了贾家不分彼此,荣国府不分彼此的和谐基调。
随后贾母看到伺候盛饭的人没给尤氏盛自己的饭,就嗔着她糊涂了。这里特别需要注意。
贾母有心借着抄检大观园的机会,把贾家内部的脓包挑破。
荣国府穷的底儿掉,入不敷出,贾母早都知道。她第四十七回就和邢夫人说:“我现在该减的都减了”。
贾家个人吃饭早有等级,贾母的米最好,以下各人差一点。因为田里的米被乌进孝等人克扣。粮仓又被戴良偷盗。外头买,买办钱华拿钱也不买好的。就造成贾母吃的米都紧张起来。
贾母的大米限量供应,影射的是贾家捉襟见肘的情况。所以鸳鸯说是“可着头做帽子”。
王夫人对贾母实行消息封锁。能瞒着就不告诉。毕竟当家人是她,和婆婆说把家当穷了,她没办法交代。再说这种事也不能跟婆婆说。
其实,王夫人也知道贾母知道。双方只是默契的不说。贾琏连贾母的东西都拿出去典当救急,可见贾府财政严重到什么程度。
贾母这次又拿米的事说话,是厌倦了遮掩,挑明真相。也是呼应之前退菜、分菜的言外之意。告诉王夫人,有些事咱们都心里清楚。家都穷成这样,你们还内斗。
王夫人在旁边见大米限量的事被爆出来。连忙说“地里歉收”如何如何……殊不知贾家那么多地,贾母能吃多少?
从王夫人深信不疑米不够吃是地里歉收,外头买的米不可口,就知道她管家的糊涂。那个年代有钱还买不到好米?除非买办拿钱不给买好的。第五十五回贾探春蠲了各房胭脂钱,已经曝光过买办的问题。
贾母当然不是问责,不过拿话点到即止,表明自己还不糊涂,随后还替王夫人解释“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没米”二字,指出“穷”的事实。王夫人当家如此,哪里是什么“巧媳妇”?她自己合计吧!
有人会疑问,贾母明知道贾家穷了,发生那么多事。为什么不管?
首先,贾母不能管。古代大家族和现在单一家庭个体不同。贾母退休了,就不再是当家人。王夫人才是,王夫人也已经培养下一代接班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就像太上皇,退位了也要闭嘴。
其次,贾母不好管。贾母生儿育女,子孙满堂。她余生的任务是享受子孙的孝敬供养。她花钱举办宴会,吃喝玩乐。是她的地位、身份、辈分以及家族关系,必须要做的态度。
贾家再穷,也不能穷了家里的老祖宗。古人崇孝。家里穷得揭不开锅,有一口吃的,也要给父母吃。父母不可以不吃,否则是对儿孙自尊心、人格和孝道的打击。
同样,哪怕贾母再有能力,也不可以插手管儿媳妇当家的事。她只有享福的义务,没有对家务事再指手画脚的权利。
贾母做事只能点到即止,装不知道。荣国府穷了,也是贾政王夫人家里穷了,贾母不能管,也管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