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鲁肃和孔明都是很有才华的人,并且《吴中对》的成篇时间比《隆中对》要早。那么鲁肃“吴中对”的知名度为什么赶不上孔明的“隆中对”?
鲁肃首先向孙权提出“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就是说,鲁肃认为汉朝已经没有希望了。就别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去争霸了。
没啥好处。尽管现在有的人还对汉朝有所期待,可鲁肃明确告诉孙权,汉朝已经结束了。孙权想要霸业的话,自己争就好,不要管汉朝。要不然好不容易挣来的地盘,最后难道还要送给一个姓刘的人?
还有一点,就是“曹操不可卒除”。就是说,曹操一时半会除不掉。如果自己要争霸的话,需要相当的耐心不能够着急。否则很有可能导致自己的策略出现偏差。
同时,鲁肃也小孙权提出了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建议这一点可以算得上是英雄所见略同,他们都认为荆州和益州是战略要地,必须努力争夺。
《吴中对》的缺点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任何人都不可能想得面面俱到。
鲁肃的《吴中对》也不例外《吴中对》有几个明显的缺陷,这也导致他的战略意图最终没有实现,其中之一就是对于民族问题的重视不够,为了安定后方,诸葛亮曾经七擒七纵孟获。
并不是因为诸葛亮打不过孟获,而是因为诸葛亮需要孟获诚心臣服,不会在他北伐中原的时候捣乱。可《吴中对》对于民族问题就没有什么提及。
似乎完全不知道,有这一点存在,正是因为民族问题没有处理好,大大拖慢了东吴王朝的发展步伐,导致东吴王朝最后没能统一中国。
《吴中对》为啥没人知道
那么为什么《隆中对》家喻户晓,《吴中对》却没有什么人知道呢?除了上面说的致命缺陷,导致东吴很多的策略都没有在合适的时间实现以外还有一点就是东吴和刘备本身的实力差距。
一开始的时候刘备在汉末群雄争霸的舞台上,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也没有什么地盘,他之所以能够三分天下《隆中对》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孙权继承了他的父亲和兄长的势力。
在《吴中对》发生之前,他就已经有了相当的势力,所以从势力扩展的角度来看隆中对比吴中对其的作用要大得多。
第二就是故事的渲染。诸葛亮现在可以算得上是家喻户晓,其中离不开《三国演义》的功劳。《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基本上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鲁肃就没有这个待遇了,所以《吴中对》知道的人很少。尽管没有几个人知道,但是并不能否认《吴中对》具有很大的战略价值,首先他为东吴指明了一条自己的发展道路。
汉室不可复兴。这很明显是针对刘备提出的兴复汉室来说的,其实这两个政权在对汉朝政权上的态度不同是很正常的,因为刘备姓刘,再加上汉朝的诸侯王的子嗣繁多。
所以他随意就可以说自己是汉朝皇室之后。占了正统的便宜以后,行事也更加方便一点,可是孙权就不一样,他姓孙即便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跟汉朝皇室扯上一丝一毫的关系。
如果真的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争霸,万一以后真的一统江山了,难道还要找一个汉朝皇室之后来当皇帝吗?这肯定是孙权政权所不能接受的。
一旦把自己的目标定为兴复汉室之后,就可能会限制策略的选择,比如说,兴复汉室的人最起码不能够和曹操结盟,因为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到时候,如果另一方联合曹操来攻打东吴,孙权拿什么抵抗?
和《隆中对》一样,《吴中对》也看到了荆州和益州的战略价值。这证明部署在战略眼光是并不比诸葛亮差,诸葛亮之所以能这么有名。
除了他自己确实很有才华以外,他提出的兴复汉室的说法,恰好对了后世很多君主的胃口,皇帝是不可能喜欢曹操那样的臣子,孙权这样的人物在皇帝看来,也是乱臣贼子,只有诸葛亮效力的蜀汉,打着忠君的喜好争霸,能够被他们所容忍。
所以说,这两篇文章的知名度相差如此之大并不意味着这两篇文章在战略上有一定差距。而是因为效力的政权不同。
给后世帝王的观感也不同,实际上除了在民族问题上鲁肃没有诸葛亮那样的先见之明之外,其他的问题,他都已经事先考虑到了只可惜东吴后来被少数民族的问题给缠住了脚跟,没能够按照时间表实现鲁肃的愿望。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菜三国那个人才辈出的年代,无论是《隆中对》还是《吴中对》都是为了给君主出谋划策。
在那个时代,效力于谁本身就是一个很麻烦的问题,因为在那个时代有很多人争夺天下,但是谁才是真正的真龙天子,在一开始的时候是看不出来的。你需要通过自己的眼光来选择自己效力的对象。
鲁肃选择了江东,诸葛亮选择了蜀汉。这就说明了鲁肃和诸葛亮在战略的问题上肯定会有一些差距,因为他们所站的立场是不同的,但无论是隆中对还是吴中队都有无与伦比的战略价值,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能够成为三分天下其中之一都是有着他们独特之处的。
《吴中对》在知名度上不如《隆中对》的原因有三,一是《吴中对》对于民族问题重视不够。二是两个政权的体量不同。
和东吴政权相比,蜀汉政权相对而言比较弱小,第三是皇帝本身的偏向。作为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皇帝肯定是更喜欢以兴复汉室为目标的刘备,而不是明确说明自己要自立的孙权。这样一来,在后世君王的宣传下,诸葛亮就成了千古忠臣。
这样一来,他的著作就更加被人所知。而鲁肃只是东吴诸多谋士中比较出色的一位。没有货自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更不要说有他创作的《吴中对》了。
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得天下,这是古人在三国争霸时做的预言。好玩的是,蜀汉得到了他们两个人,最终却没能够一统天下。
由此可见预言有的时候也不是特别准,名气也是一样,不是谁名气大,谁的本事就大,诸葛亮在后世有一点被神化了,其实他并没有那么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