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由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旦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在武则天掌权的这段时间里,唐朝的皇位就像是一个皮球踢到谁那里算谁的。作为武则天唯二的两个皇帝,在哥哥李显被赶下皇位之后,皇位递到了李旦的手中,不接也得接。李旦就这样成为了皇帝,也同哥哥李显一样成为了武则天手中的傀儡。
但相比李显有野心想要摆脱母亲的手掌心,李旦就显得要乖很多,不仅没有瞎蹦跶,反而十分主动地将皇位递到母亲的手里。李旦的乖觉一句话就可以总结:只要武则天想要的,只要李旦有的,就算没有创造条件也要有,他会亲手给到母亲手中。
后来武则天皇帝当够了,继承人的选择上她在武家和李家之间摇摆不定。因为狄仁杰的话,武则天最终选择了将皇位还给李家,她的目光也紧紧的锁定在将皇位给她的李旦身上。李旦怕了,万一这不是蜜糖,而是砒霜?李旦不敢赌上一把,直接将自己的哥哥推上了帝位,“相王昔为皇嗣,固请于则天,以天下让陛下,累日不食,此海内所知”。
等到李显继位以后,感念自己弟弟的好——先是让出皇位,后又直接参与叛乱,心里感动不已提出要将天下分李旦一半,特意封李旦为“皇太弟”,等李显死后,就将整个江山都送给李旦。
李旦再次怂了,他明白自己接受了皇位,就等于是接了一块烫手山芋,兄弟俩这时还是哥俩好,等到李显后悔翻脸的那一天,李旦只会是这皇位的祭品。要不得这皇位,这皇位有毒,李旦再次发挥了“禅让的美德”,直接将自己再次称帝的可能给亲手掐死了。
后来,李重俊因为谋反而死,安乐公主李裹儿趁机陷害,李旦也因为自己之前的“怂”,成功的避祸。“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就连朝臣都不相信,李旦会因为皇位搞事情,毕竟这皇位还是从他的手中让出去的,并且还不止让了一次。
李旦成功的凭着自己的求生欲,让世人觉得自己无害,甚至连儿子李隆基造反时都不敢让父亲知道,就害怕李旦会反对他的起事。
等到大局已定,政权重新回到李旦这一嫡支时,李旦再也没有了任何的威胁。但多年在逆境中挣扎出来的求生欲,依旧让李旦不敢放松。李旦一摆手说不要这帝位,一边却满怀期待的等着别人来劝他登基,毕竟儿子再有能力,老子还活着呢,只要李旦一天不死,李隆基就永远是儿子。
李旦羞答答的登上了皇位,内心却炸开了花,但在继承人方面却愁秃了头。皇位是三儿子李隆基打下来的,但是最有资格做太子的却是老大。李旦在心里为自己默默的掬了一把伤心泪,没把三儿子哄好,他再来一次兵变咋办!
危险的皇帝职业,李旦走的小心而又清醒
皇帝可能真的是一件高危的工作,不知道别人当得怎么样,李旦是真的提心吊胆。但他又做得很好,他的清醒让他永远不会迷失,他的求生欲让他时刻谨记自己的危险处境。
当初母亲武则天假装要将皇位归还李旦,若是他开心的接了,又怎么能在她的手中善了。他比哥哥李显要看的清楚,在政治上他也没有那么天真。但也正是有了垂拱二年的那次经历,他才不敢在母亲真正的要将天下还给李唐之时,才会表现的那么激励,才会那么的害怕。万一又是虚晃一枪,岂不是要命。
李旦真的是太小心了,甚至在母亲身边的侍女看中他时,他也不敢接受这从天而降的艳福,生怕这是母亲的探子,也生怕自己的最后一方净土也被武则天掌握了。
哪怕是他真正的当了皇帝,李旦也依旧小心翼翼,明明爱权,却又不敢流露,只能小心翼翼的藏着自己的心思。
已经再次登基的李旦让谁当太子,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只是朝堂上弄权的太平公主,必须要找人制衡;而有拥立之功的李隆基也在旁边虎视眈眈,一不小心没有弄好,太平与李隆基说不定会再次联起手来。那不如就让两人没办法联手好了,李旦内心的小算盘拨得飞快,表面却一副纠结的样子。
在朝堂上,他玩起了“三十六计”,有事情先问太平公主,再问李隆基。姑侄两人有了利益冲突就只能是对手,尽管表面上维持亲戚的脸面,背地里为了各自的利益争的头破血流。有事情先让两人消耗一下,起了矛盾自己再出面,既当老好人维护了自己的形象,又能够趁机将自己的政治主张推行。
李旦小心翼翼的维持自己的形象,小心翼翼的维持着朝堂上两方势力的平衡,小心翼翼的在别人能够容忍的方面,将自己的权利发挥到极致。在李旦的左右妥协之下,他愣是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唐妥协出了一个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