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吴世璠。
清朝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一位12岁的男孩在贵阳登基称帝,年号洪化。这个消息让远在北京城的康熙帝又忧又喜。忧的是,叛贼不灭,竟然呈延续之势。喜的是,这个男孩的登基,意味着另一位枭雄已经去世了。
康熙最在意的那位枭雄,就是吴三桂,而登基的那个岁12男孩,是吴三桂的孙子,名叫吴世璠。因为吴三桂名气太大,后人很少知道他孙子吴世璠的名字。关于吴世璠登基,这要从五年前说起。
清朝康熙十二年三月,康熙下令撤藩。吴三桂表面上同意撤藩,还上书恳请康熙为云南的将士们多分一些土地和耕牛。康熙大喜,不曾想,这只是吴三桂的障眼法,当年十一月,吴三桂举着“反清复明”的大旗,发动叛乱。
清朝初年,三藩盘踞南方,拥有自己的军队。吴三桂作为平西王,势力最大,他的长子吴应熊被留在北京,并迎娶康熙帝的姑姑和硕恪纯长公主,名为额驸,实为人质。吴三桂起兵之前,曾派人秘密到京城接吴应熊逃回云南,吴应熊把自己的长子吴世璠送回云南,自己坚持不愿回去。待到吴三桂叛乱爆发,康熙怒不可遏,诛杀吴应熊和他的次子吴世霖。
吴三桂痛失爱子,更加坚定了他反清的决心。接下来,吴三桂先后策反了靖南王耿精忠、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人,大举攻打清军。康熙帝疲于应对,清朝一度危机四伏。
后来,康熙逐渐解决其他叛军,集中兵力对付吴三桂。吴三桂先前占据的阵地渐渐失守。康熙十七年,吴三桂病重,病逝前,他圆了自己的皇帝梦,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立他的孙子、吴应熊的长子吴世璠为皇太孙。五个月后,吴三桂病逝,12岁的吴世璠成为大周第二位皇帝。其实,当时吴三桂尚有次子吴应麒在世,吴三桂却坚持立年幼的孙子为继承人,这也给后来埋下祸根。
需要说明的是,吴三桂去世的消息,对外界是严格保密的,包括康熙帝在内,都不知道吴三桂已死。吴三桂在衡阳去世前,皇太孙吴世璠还在云南守业。吴三桂派人去昆明请吴世璠前来交代大事,可使者还未出发,吴三桂就已经病逝。
吴三桂的心腹将领们怕动摇军心,秘不发丧。然后派吴三桂的女婿胡国柱去昆明请吴世璠到衡州继位,胡国柱来到昆明后,吴世璠的岳父郭壮图阻止吴世璠去衡州,原因是郭壮图怕吴世璠离开昆明后会脱离自己的控制。胡国柱请不来吴世璠,大哭一场,然后返回衡州。众将士只得护送吴三桂的遗体回昆明。吴世璠最终没有去衡州,只到了中途的贵阳,在贵阳迎接吴三桂遗体后,正式登基称帝,尊吴三桂为太祖。
吴世璠的登基,对战局影响很大,康熙帝虽然担忧,但更欢喜,因为失去了吴三桂的叛军,恐怕再不是清军的对手。而对于叛军来说,吴世璠年仅12岁,根本驾驭不了那些能征善战的将领。康熙趁此机会大举攻打,吴世璠丢失湖南重镇岳州,从此湖南门户大开,清军蜂拥而上,杀进长沙,湖南大部分落入清军之手。
这时,吴三桂的次子吴应麒认为侄子吴世璠不具备帝王之才,想篡取皇位,引起吴氏内部相互倾轧。后来,郭壮图秘密派人勒死吴应麒,吴军内部分崩离析,再无力为战。
康熙二十年,吴世璠被清军一路追打,退居昆明,打算死守。康熙从四面八方调集精兵良将围攻昆明,特别是汉将赵良栋等人的到来,直接把吴世璠逼入绝境。双方相持两个月后,昆明城内断粮,人心惶惶。
康熙二十年十月二十日,吴世璠麾下的余从龙、吴成鳌两位将领偷偷出城投降,并将城中的实际情况告知清军。清军知道城内已达绝境,于是不分昼夜攻城。六天后,城内的将领吴世吉等人意图逮捕吴世璠去投降清军。结果消息败露,吴世璠知道自己横竖都无活路,于是身穿龙袍,走到大殿上举刀自刎,维护了自己的帝王尊严。
最悲壮的是,吴世璠一刀自刎未死,他再次拿起刀对自己喉咙猛刺,顿时血流如注,命绝昆明城,年仅16岁。吴世璠死后,他的妻子郭皇后自缢而死,三藩之乱结束。
在历史上,关于吴世璠的记载很少,因为相比于他的爷爷吴三桂,吴世璠几乎乏善可陈。事实上,从有限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吴世璠虽然少年登基,但他面对乱局还是表现出了将门之后的气度。无奈吴世璠还是太年轻,在造反的这条路上,远不及其祖父。若假如吴三桂没有走上叛乱的道路,吴世璠的命运将会截然不同。历史没有假如,16岁的皇帝用刀扎向自己喉咙的那一刻,不知是否会为自己的家族惋惜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