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为什么会重视燕云十六州?原因是什么

每当一提起燕云十六州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知秀网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

燕云十六州自古就是中原王朝和塞外民族争夺的关键屏障,燕云之地占据居庸关及卢龙塞天险,地势险要不说还易守难攻,一直都是中原王朝必须占据的地方,由于后晋高祖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燕云十六州问题就成为中原王朝与辽的一个重要问题。周世宗柴荣北征虽收回了两州,由于柴荣的突然病逝,导致不能继续北伐,剩余的十四州仍在辽国手中,燕云问题其实这个时候解决是最好的时期,因为此时的辽国也处于内乱之中。

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朝之后,无论是为了自身安全的考虑,还是必须维护中原王朝的尊严,都会采取措施收复燕云十六州,辽国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之后,燕云十六州就成为辽国的保护屏障,有效地阻碍了宋王朝对辽的进攻,而且燕云地区经济发达,物产丰富,成为辽国物资的要产地,这也就是辽国能兴盛200余年的原因。

辽国为什么会重视燕云十六州,而且不肯放弃?

辽国自从耶律阿保机建立之后。就有控制燕云十六州的野心,但是由于中原政权占据燕云十六州,依靠有利地形所以辽国一直不能如愿,辽国占据燕云十六州后,就占据该地地势天险,有利于辽国的安全,最为重要的是燕云十六州一直是汉人在该地区,而且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较快,成为了辽国领土之后,就成为辽国的物资来源地和兵源地。

第一、燕云地区地处长城一带,是中原王朝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天然屏障,再加上秦朝修建的长城,汉人再次多次修建的交通条件,在战略资源等各方面都不发达的古代,已经能够有效地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侵扰。

辽国在获得燕云十六州以后,等于是掌握了长城一带的天险,易守难攻,同样也可以有效地防御中原王朝向北进犯。宋朝消灭南方割据政权后,转而攻打北汉,北汉主刘继元向辽求援,辽景宗派兵援助汉,以防北宋灭亡北汉后继续进攻燕云十六州,守护好燕云十六州,对于辽来说就是守护好阻碍北宋王朝北进攻辽的重要防线。

第二、燕云十六州成为辽国领土以后,对辽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辽国本来是以游牧为生的民族,燕云十六州一直是汉人聚居的地区,辽国拥有之后,辽国人民学习汉人先进的生产方式,思想和文化,促进了辽国的进步,使得原本“地半砂碳, 三时多寒”的辽国也可以“农谷充羡”,为辽国提供了充足的生活资源,对于辽国来说,拥有了燕云十六州,就相当于拥有了源源不断的物资资源供给。

第三、辽国在拥有燕云十六州的原因,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因辽国援助他称帝割让给辽国的,并不是辽通过侵略战争所得,辽国虽然对燕云十六州垂涎已久,但是并未展开争夺,而且获得长城一线以内的土地既不是辽国的一个既定策略, 辽国也没有因此展开任何军事行动,既然是石敬瑭割让的土地,在辽国人看来,拥有燕云十六州是理所当然的,不应被大宋收回。

大宋争夺燕云十六州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宋朝建立后,在经过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的经营,基本已经完成统一大业,与辽国形成对峙的局面,北宋统一之前,双方一直维持和平,因为燕云十六州的问题,打破了两国和平,燕云十六州不仅是北方边境的重要防御体系的一部分,且该地经济发达,人口数量多, 对宋朝来说意义也一样非常重大。

第一、燕云十六州是防止少数民族入侵中原腹地的重要屏障,宋朝收复燕云十六州最重要的原因是边防的需要,北方少数民族以骑兵为主,虽然兵强马壮,但是自秦朝修建长城以来,长城一带就成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侵犯的重要防线,并且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历朝历代也都十分重视长城的作用,一直到唐朝时期,北方边境都比较安宁。

燕云十六州归辽国之后,这个有利屏障落入辽国之手,北宋就失去了保护屏障,北宋与辽的边境便是河北平地,很难阻止辽国的南下入侵,使中原王朝的长城防御体系被打破,燕云地区位于燕山以南,北距长城较远,一向都是汉族聚居区,为中原王朝控扼蒙古高原和东北地区的基地,燕云的丧失,使北宋与辽共有华北平原, 北宋也就无险可守了。

第二、维护中原王朝尊严的需要了,自古形成的夷夏观,在北宋人的心中已经根深蒂固,北宋王朝一直视自己为中原的正统王朝,其他少数民族皆为蛮夷,蛮夷之族不可以与汉族相较,这是北宋人民一致所认为的,作为中原王朝应有的尊严,不可侵犯。

所以对于燕云十六州被辽国所占,一直是宋朝统治者的一块心病,而且,据史料记载,辽国契丹族在唐朝时就已经归附中原王朝,唐太宗贞观二年(628 年),契丹首领摩会归降唐朝,向唐朝贡。唐贞观二十二年(648 年),契丹首领曲据率领兵众归附唐朝,唐太宗李世民在他们的居住地设置玄州,隶属于营州都督府,并任命曲据为刺史。

“契丹辱纥主曲据帅众内附,以其地置玄州,以曲据为刺史,隶属营州 都督府。”

唐朝在契丹本部设置松漠都督府,以窟哥为松漠都督,“又以其别帅达稽等部 为峭落等九州,各以其辱纥主为刺史”, 且赐首领窟哥为李姓,这就标志着契丹一族已正式归属唐朝的行政建制,由唐朝中央政权管辖,此后也一直保持着这种关系。

后梁时期,契丹一族仍向后梁进贡,但是随着契丹势力的增强,地位也不断提升,直至能与中原王朝平等交往,甚至后晋、后汉时超越了中原政权。宋朝建立后,依然想要维持唐朝时“我族中心”主义的观点,但是这种“贡赐贸易”却在宋朝被打破,一向被视为蛮夷的契丹族所建立的政权力量强大起来,渐渐有压倒北宋王朝的趋势,这是宋朝廷所不能接受的。而且随着辽国实力的增强,宋王朝感觉到辽国的威胁越来越大,想通过收回燕云 十六州来维护自己作为中原王朝统治者的强力证明。

唐朝末年,中原又一次进入分裂期,在中原大地上先后建立了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其中,后晋高祖石敬瑭为争夺帝位,以割燕云十六州为条件换取辽的支持,燕云十六州问题便由此而来。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收复瀛洲、莫州,剩余的十四州便成为宋王朝与辽国争夺的焦点。

宋王朝为收复燕云做出了一系列的努力,燕云问题成为宋辽关系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谁也不肯轻易放弃,此后, 宋辽之间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围绕燕云之地展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