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轼(1665-1736年),字若瞻,一字伯苏,号可亭,瑞州府高安县艮下村人,系坡山始祖茂公派下第十六世孙。清朝中期名臣,著名史学家,乾隆帝师傅。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康熙三十三年,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居官廉洁,刚正不阿,颇具惠政。历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颇具惠政,世人颂其“束其励行,通经史百家”。乾隆元年,卒,时年七十二岁,谥号文端。次年归葬故里,乾隆帝御赐“帝师元老”。
人物生平
朱轼在高安可算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显赫人物,公元1665年生于高安村前艮下朱家的清贫人家。他从小聪敏勤学,7岁时,有人指木匠锯板,叫他作“八股文”的“破题”,他应声答道:“送往迎来,其所厚者薄也。”破题是八股文的开头部分,要为圣人立言,要提起下文,朱轼的破题从表面上看,讲的是锯板,送过去拉过来,使厚的木材变成薄板;从句里面的意思看,破题中活用了古人的话,也可理解为人情冷暖,随着地位情况的变化,深厚的友情也会变得淡薄,这就含有更多的哲理,为下文的展开铺了路,难怪族中长老称之为“千里驹”了。
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进士。由庶吉士改授湖北潜江知县,有惠政。陕西学政、奉天府尹、浙江巡抚、左都御史。雍正时,充圣祖实录总裁。行取授刑部主事,督学陕西。累官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与怡贤亲王共治畿辅营田水利,蓄泄得宜,溉田六十顷。卒,谥文端。任浙江巡抚时,首创用"水柜法"修筑海塘,为治理沿海水患功垂后世。康熙推崇朱熹学说,朱轼为当时朝廷御用程朱学派的重要代表。朱轼生活俭朴,高安民间旧时流行的酒席"朱公席",待客时多为四盘两碗,据说是朱轼宴请乾隆时所创。 轼工古文,学宗横渠,著有周易注解、周礼注解、仪礼节略、历代名儒循吏传等,《清史列传》及文端公集,并传于世。
乾隆元年(1736年)九月,朱轼积劳成疾,病逝于京都。
个人作品
《清史列传》、《周礼注解》、《周易注解》、《文端公集》、《春秋钞》、《历代名臣传》、《历代名儒传》、《仪礼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