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7个月~9个月宝宝常见的异常

1岁7个月~1岁9个月的宝宝已经学会在大人的搀扶下上下楼梯了,有些宝宝还学会跳起来或倒着走路了,这时家长对宝宝的看护可能会有所松懈了,这样就会使宝宝发生不必要的意外,因此家长还是注意对宝宝合理的看护,同时也应注意以下异常情况的出现:
(1)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指腭扁桃体的炎症,为这个时期宝宝的常见疾病。因为扁桃体炎起病急,多伴有发热,发热前有时会怕冷,宝宝就会出现浑身发抖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细菌毒素侵入血液所造成的。除了发热外,宝宝还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全身无力等症状,为了预防宝宝患上扁桃体炎,家长要注意宝宝的作息。如出现以上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让宝宝多喝水,吃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2)小儿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这个时期宝宝最常见的急腹症。起病急,变化较快,需要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宝宝患上急性阑尾炎最明显的表现症状就是腹痛。一般开始是心窝处或脐部钝痛,容易与单纯的胃病相混淆。但几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部,表现为持续性疼痛,宝宝此时可能会用弯腰来缓解疼痛。除疼痛外,在起病的初期,宝宝还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之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宝宝的体温会很快的上升到38~39℃或更高,脉搏也会变快。家长在发现宝宝以上的症状之后,就要立即送医院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3)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是这个时期宝宝最常见的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种类很多,其表现随心脏畸形的性质和程度不同而不一样。多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都会出现生长发育不良,体格瘦小,活动量小,容易疲倦等症状。此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宝宝患上感冒、支气管肺炎等疾病的概率也较高,因此需要家长重视。专家指出,家长不能单凭症状表现来判断宝宝有无先天性心脏病,而应该及时带宝宝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检查。除了医生进行体格检查外,心电图、胸部X线片及超声心动图是诊断宝宝患先天性心脏病必不可少的无创性检查方法。通过这些检查可进一步了解心脏、血管畸形的部位及其严重程度,必要时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了。
(4)疟疾:宝宝患上疟疾的病因主要是疟原虫,通过蚊虫的叮咬进入到人体的血液而引起发病。此病的潜伏期比较长,在感染后6~30天内开始出现症状,有高热和间歇性的寒战,并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腹部疼痛、关节疼痛等。有时还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并波及肾、肝、脑和血液,使宝宝出现生命危险。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宝宝有疟疾的症状,需要马上请专科医生治疗。根据感染程度的不同,一般患上疟疾的宝宝在1~2周就可完全恢复。宝宝被刀割伤的处理。这个时期的宝宝容易割伤,常见引起切割伤的有刀、剪、金属片、玻璃碎片、草叶子边缘等。家长遇到宝宝
切割伤,首先要保持镇静,不要慌张。仔细观察伤口的数量、部位、形状和大小;对于较小的表浅切割伤,一般在家中自行处理就可以了。首先清洁消毒伤口,如为玻璃割伤,要先检查清除玻璃碎片,然后将伤口周围清洗干净,再挤出污血,并用消毒液将伤口周围消毒,次序为先用碘酒消毒创面,再用75%乙醇(酒精)脱碘,特别要注意消毒时应从伤口向外清洗。对于小于1厘米的非关节部位的伤口,一般不需缝合,直接用创可贴和无菌纱布包扎就可以;但对于较深较大的切割伤口,或发生在四肢关节、颜面部的伤口,都需要立即送医院做清创缝合治疗。
本文由知秀网提供 摘自《0-3岁宝宝的健康检查》 作者:刘青 刘宏 孔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