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汉武帝为什么非要打匈奴?或者说,他为什么必须要打匈奴?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汉武帝初年,西汉人民的生活幸福指数多高,风调雨顺,有吃有穿,十分富有。反观北方的匈奴,动不动就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吃了上一顿难保下一顿,过好这一年又担心下一年。
两种不同的文明决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
大家冷暖自知,各自关起门来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好吗?大汉王朝日子过得香,完全没有必要去消耗自己的大好时光;匈奴是人穷志短、马瘦毛长,根本就伤不起;一声炮响,两方受伤,确实很没必要!
可是,万事万物皆会出现不可控的迷幻状态,大汉王朝和匈奴帝国在汉武帝时期不可避免地走向了你死我活且不死不休的对战局面。
关键是,这场旷世大战还是由汉武帝主动发起和主导的。这就有点让人难以理解了。因为谁都知道,匈奴是马背上长大的民族,他们来去如风、飘忽不定,且地广人稀、不毛之地,攻打他们,往往是很难找到他们的行踪、跟上他们的速度的。且即使打赢了他们,也很难从他们那里获取太大的经济回报。成本极高、收益极低,有一种“大炮轰蚊子”的感觉。
事出反常必有妖!那么,汉武帝为什么要死磕匈奴呢?这种事就跟一个富二代和一个穷小子非要不计代价地拼个你死我活一样,在成本上是极不划算的。也许,换一种更大格局的管理思维,或许能解释这个问题。
汉武帝为什么非要打匈奴?
在介绍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这两种文明的生存逻辑时,就向大家指出了,游牧文明对周围的农耕文明必须要保持足够的侵略性依赖才能维持自身稳定的新陈代谢。
所以,匈奴和中原政权可以说是积怨已久。
无论是战国时期,北方游牧与秦国、赵国、燕国之间的边境冲突,还是西汉时期,匈奴帝国对大汉王朝的屡屡侵犯,都从根本上体现了这是一对“生来八字不合”的冤家。
但是,这种因为两种文明的生存条件而引起的恩怨冲突,真的是汉武帝后来要不惜一切代价弄死匈奴的根本原因吗?并不一定!
因为一个人也好,一个政体也罢,对于外界的矛盾与伤害,其实都是有一定的包容度和免疫力的。但凡受到一点冒犯就要跟别人拼死拼活的疯子毕竟只是极少数。
再说,权力游戏之中,往往只有永恒的利益,而没有绝对的恩怨。大汉和匈奴之间的打打闹闹其实在政治利益的博弈关系中是属于比较正常的。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是利益,其次才是情绪。
但是,当情绪冲突积累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也会上升为人与人之间的主要矛盾的。比如那些情绪崩溃的人通常行事是不顾后果的,他们只会想到情绪的宣泄问题。
匈奴趁着汉初时期大汉王朝还比较体弱多病,没少欺压和侮辱大汉王朝。比如匈奴曾将大汉王朝的老祖宗刘邦围在白登山上七天七夜,收到足够丰厚的赎金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去;比如吕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又公然用公文的形式调戏当时已经守寡的吕雉;还比如他们经常耀武扬威地向汉朝催要汉朝皇室的花姑娘……
这些事情串联到一起,匈奴对于大汉王朝来说,就不光伤害性极大,而且侮辱性也极强了。在这双管齐下的刺激下,大汉政权的爆发只是时间问题和方式问题了。
时间问题,到了汉武帝时期,大汉王朝羽翼已丰,算是条件成熟,这个问题就不再是问题了。方式问题却是一个人为问题,受主导者的性格、实力等因素的影响太大,很难预料。
汉武帝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呢?后世曹操有一句名言叫“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其实汉武帝早就在200多年前把这种性格演绎到了极致。对于汉武帝来说,有冤报冤有仇报仇,那算是很理所当然的事了。他不主动找你的麻烦,你就该烧高香了。像匈奴这种屡屡犯事的对象,早已被他纳入了“教育改造”的名单之中了。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会觉得,汉匈之间这种历史恩怨便是汉武帝下定决心要对匈奴下死手的原因了。但其实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
举个例子,如果是你,在你比较弱势的时候,有一个人经常欺负你、侮辱你,等你变强了,难道真的会想尽一切办法把他往死里弄吗?并不一定!比如老死不相往来、把他排斥在自己的生活圈子之外等很多方式其实是更好的选择,因为你不会因为仇恨而抛弃你已有的生活。
那么,汉武帝为什么会不惜成本地满世界追击匈奴呢?除了恩怨和性格两个方面的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秩序方面的原因。
汉武帝上台后,极力推崇儒家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立了一种新的文化秩序。这种文化秩序用光鲜靓丽的外衣、冠冕堂皇的理论为汉武帝的皇权提供着全方位的服务。
但是,工具也有两面性,即便它让使用者在很多场合都得心应手,但是在某些方面也是要受它的反噬的。
儒家文化讲究天下一统、华夷之辨、尊王攘夷、君权神授等等,这些理念和符号一旦广泛植入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骨子里、思想里,很多事情就变成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你不是君权神授吗?皇帝的权威不是不容侵犯吗?你不是说天下一统吗?你不是讲究华夷之辨吗……那么这些理念,匈奴人一直都在冒犯,而且每一条都冒犯了,你汉武帝难道不应该管一管吗?要是你管不服匈奴人,你又凭什么来让大汉子民们信服?
很多时候,大领导其实并不好当!因为你的位置越高,你就需要很多文化和规则来巩固自己的权威,就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人力和物力来督促下面的人遵守规矩,同时要花极大的代价去果断平息那些敢于挑战你的权威的恶劣行为。
当汉武帝向全世界宣示了自己“唯我独尊”的形象之后,他就没有容忍匈奴的空间了。汉家百姓必须做顺民,而匈奴人就可以当刁民?你没法为自己的统治思想自圆其说呀!
所以,必须干他!必须往死里干他!这才是汉武帝必须向全世界呐喊的声音。
当然,有些心思缜密的朋友也会问,如果汉武帝干匈奴的主观意愿不是那么强烈的话,难道他不可以找一个客观理由进行推脱吗?确实可以,比如说条件不成熟,同志们再耐心等待一下等等,可惜的是,汉武帝压根不是这样的人,而且当时西汉的客观条件也好得不能再好,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不干都说不过去。
总而言之,汉武帝下定决心要打匈奴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有历史恩怨、主观意愿、客观形势等多种原因,这些因素放到了汉武帝这个火热的男人身上,便像硫、硝、碳混成了炸药一样,那个时代要爆炸了。
汉武帝必须要打匈奴的逻辑分析
汉武帝刚开始提出要和匈奴打仗时很多大臣都不赞同,比如韩安国等,他们认为没有必胜把握且劳民伤财,意义不大!
事实上,当时刚刚经历“文景之治”的大汉王朝其实在军事上确实对匈奴不占优势,因为他们已经几十年没有对外进行大规模作战了,也没有找到和匈奴作战的模式。
起初的几次汉匈交战,基本上都是势均力敌之势,互有胜负,甚至汉军还胜少负多。
那么,从这一点来看,韩安国等人反对对匈奴全面开战,是不是就显得特别有先见之明了呢?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用两条腿去和人家四条腿争高低、夺胜负,不就是得不偿失吗?
站在韩安国等人的立场上来说,他们的考虑确实很有道理。但是,我们并不能说汉武帝下定决心要跟匈奴火拼在逻辑上不可取。这两者之间其实是有一个站位和角度的差别,那就是谋身和谋局的差别。谋身者重利,谋局者重势。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精算师,都会不由自主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成本估算的。打匈奴,难就难在匈奴人比较彪悍能打、速度又快,要么打不赢,要么打不着,确实打得没多大意思。
再说,就算是侥幸打赢了,你占了人家那水草丰美的大草原,也得不到什么有价值的产出。养牛养羊嘛,那不是你们擅长的事情;种田种地嘛,气候环境又会让你们颗粒无收;你就是要硬占着嘛,还得派驻大量的军力和民力,要耗费无数的物力和财力,让你中原腹心的资源流失,否则,人家仗着来去如风的优势,一个不留神,来个回马枪就把地盘抢回去了。
总而言之,跟匈奴人硬怼怎么看都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大炮打蚊子,打中了又能怎么样?把别人打趴下了,自己也只剩半条命,那又何必呢?
韩安国等人代表的其实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谋身意识。这种意识主要基于客观现状,再进行合理的分析,特别注重自身既得利益的保护和发展。这种意思在逻辑上通常是严丝合缝的,一般人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
但是,汉武帝最后为什么非要对匈奴开战呢?因为坐在他的那把龙椅上,他就已经身不由己了,再加上汉武帝本身就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甘心守成的人,他要做文治武功的万世表率,光谋身解决不了他的问题,他得谋局,要谋求为这天下创造一种大势出来。
后世那些人为什么一提到汉朝,就会热血沸腾地喊出: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就是汉武帝所需要的效果,也就是那种飘渺虚无的“势”。
势,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没办法用客观、物理方法去衡量,通常产生于谋篇布局的动作之下。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精神和文化、一个趋势和轨道、一个信念和信仰。
对于汉武帝来说,人家匈奴从你太爷爷开始就一直欺负你们老刘家及你们老刘家的子民。还隔三差五就趾高气扬地来要这要那,花姑娘、金银财宝、战略物资,一样都不能少,少了就给你摔脸子。并且要完了东西也并不是就不抢劫你们了,该抢还是抢……这实际上已经造成了汉武帝失势的困境了。
不把匈奴问题处理好,他的权威上不去,他的功绩也上不去,他的那些统治思想也没办法真正深入人心。你说什么要唯我独尊、要尊卑有序、要尊王攘夷……人家都会觉得,你汉武帝就是一个只会窝里横的懦弱者,不会真正地信服你。
你要做千古一帝,你就必须创建一种能够的传承千年的秩序和文明;你要百代明君,就要完成百年大计,打造百年盛世……总之,你想得到什么,决定了你要付出和承担什么。
汉武帝不想走祖辈的老路,要打造新的格局就必须造出一种对他有利的新的形势。当时,对于他来说,是他最好的造势平台,因为攻打匈奴对他来说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好处:
首先,匈奴人一直不带爱相,狠狠地教训他们,有利于内部人民的情绪宣泄与团结;其次,打赢了便是旷世奇功一件,自己的历史地位得到了保障;然后,攻打外虏、巩固国防,一直都是调动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高效途径;最后,通过发动外部战争,能够及时转移和淡化内部矛盾,能够有助于刚刚确立的儒家统治思想定型。
当然,从敌我关系这个角度上来说,一个文明如果不能判断另一个文明是否会对本文明发起攻击,趁着自己强大的时候去攻击甚至消灭对方,永远是成本最低的防御策略。这也就是所谓的防患于未然的思想。
后来,太子刘据仗着父母的宠爱,再加上他生性温和仁厚,常常劝谏汉武帝不要连年征伐。汉武帝就推心置腹地对他说:“我如果不为汉家订立制度,后代将没有东西可以依鉴。这些武力上的事情我帮你做了,你就可以做一个太平天子。”
可见,汉武帝一直在想做一些能够一劳永逸、长治久安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和经验是可复制、可传承的。这就是前人造势,后人顺势而为的意思。
总结一下,其实在汉武帝时期,在打不打匈奴这一件事情上,并没有谁对谁错的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对错这种事情很难说清楚。只不过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背后,我们需要看到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然后从这两种思维模式之中去找到各自的优缺点,并发挥拿来主义,为自己所用!
汉武帝死磕匈奴的历史影响
汉武帝一朝,为了打匈奴,彻底掏空了汉初几十年修养生息的民生成果,还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因为战争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日费千金,汉武帝能够折腾几十年不崩盘,这在历史上已经是独一档的存在了。
关键是,汉武帝付出这么大的代价,依然没有彻底消灭匈奴,只是极大地打击了匈奴的实力,在西域树立极高的威望而已。
那么,大家是不是又开始觉得汉武帝打击匈奴的回报率不高了?这还是一个思维和角度的问题。从直接成本来看,多少还是有点不划算,把自己搞得倾家荡产,险些家破人亡,结果也只是博得了一个两败俱伤,实在算不上什么很高的回报。但是,从间接收益来看,汉武帝征讨匈奴的历史意义和价值无疑是彪炳史册的。
首先,华夏民族的版图意识被大大地拓宽了。汉武帝将中国的版图扩大了一倍,虽然有些地方也是来来回回地得而复失,但是在华夏儿女之中却因此种一下了一颗意识的种子,内心里会有一个声音:那是中国地。这其实也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儒家思想的一次重要稳固与升华。
其次,汉武帝打通了西域,建立了一条著名的“丝绸之路”,这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与促进作用是无可估量的。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后世,隋炀帝修建苏杭大运河,促进南北融合,同样具有这样伟大的意义,只奈何他亡国了,这一伟大创举的功绩被忽视和覆盖了。
然后,汉武帝通过为征讨匈奴筹集军饷费用而发明的一系列管理措施,同样成为了后世的模板,比如盐铁国营等等。要创立这种管理模板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你没有任何参考和借鉴,从头到尾都要从无到有,稍有不慎,很有可能一步走错步步错。
最后,自然要说说最重要的意义了,那就是汉武帝是真正为华夏民族赋予文化内核的人。我们的民族被称为汉族,我们的人们被称为汉人,我们的服装被称为汉服,我们的语言被称为汉语、我们的文字被称为汉字……其实都是因为汉武帝,是他将“汉”这个字与我们的民族符号融为一体。
非凡的气魄、不屈的斗志、崇高的尊严、不容侵犯的主权、睥睨天下的勇气、迎霜斗雪的强劲……在汉武帝征伐匈奴的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充分地向全世界展示了儒家思想的顽强性和科学性。自此之后,华夏文明的核心思想彻底植入了华夏儿女的血脉之中。
纵观整个华夏民族,在西汉之后,历经劫难,但总是能够大难不死,总会不停地涌现各种先贤、先烈来力挽狂澜,来救民族于危亡。九死犹不悔,虽千万人吾往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成了一个民族共同的使命,其实它的本质逻辑和发源点不就是汉武帝时期“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吗?
赋予一个民族或者团队真正的文化内核,这才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事情!但是,对于那些仿效汉武帝的朋友们,我依然要小心地奉劝一句,千万要小心谨慎,因为汉武帝那样的人,他的格局和运气都是千年一遇的,没有他那个金刚钻,不要轻易去揽他那个瓷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