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被撵,事由“绣春囊”出现,知秀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晴为黛影,袭为钗副”,袭人与晴雯的性格就如人们眼中的钗黛一样。薛宝钗“随时从分”,林黛玉“目下无尘”,结果是小丫头子们都喜欢和宝钗一起玩,林黛玉抑郁不忿也没办法。
袭人同样如此,贾家上下大多给她好评,贾母选她照顾贾宝玉,也是看重她的周到妥帖。袭人乖巧受人拥戴。反观晴雯,在怡红院“颐指气使”,高高在上,王夫人都看不惯她骂小丫头的样子。
(第七十四回)王夫人听了这话,猛然触动往事,便问凤姐道:“上次我们跟了老太太进园逛去,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正在那里骂小丫头。我的心里很看不上那狂样子,因同老太太走,我不曾说得。后来要问是谁,又偏忘了。
晴雯美则美矣,性格与林黛玉相似就不合适。就像王善保家的告她时说“一个个倒象受了封诰似的。他们就成了千金小姐了”。奴才要有奴才的本分。
袭人有口皆碑,就在于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晴雯有失分寸,难免人前背后露怯。
以王夫人说她骂小丫头为例,既然贾母、王夫人一群人都到了眼前,为什么还不止住喝骂之声?小丫头固然有错,背后有的是机会教导,却不应该被主子们看到。
贾家主子对奴才一贯宽厚,轻易不打不骂。奴才们一代代成长,老的教育小的,免不了打骂惩罚,但都不会当着主子的面教育。稍一不慎令主子觉得跋扈、嚣张而不喜,得不偿失。
细节决定成败,晴雯做事不如袭人有分寸,莽撞跋扈,就算出发点是好的,到底容易寒了众人的心,注定要受到“惩罚”。
(第七十三回)只听外间咕咚一声,急忙看时,原来是一个小丫头子坐着打盹,一头撞到壁上了,从梦中惊醒,恰正是晴雯说这话之时,他怔怔的只当是晴雯打了他一下,遂哭央说:“好姐姐,我再不敢了。”
小丫头自己撞了头,听到晴雯说话,以为是被晴雯打了,哭着说“我再不敢了”。可见她在怡红院的积威之重。
小丫头们对晴雯畏之如虎背后,不是晴雯多厉害,而是其他人拿着晴雯当枪使的冷漠。
怡红院那么多人,小丫头的教导就需要从严。教育她们本不是晴雯的工作,却渐渐成了晴雯的责任。好事大家争抢,遇到管教人,得罪人的事,就都丢给晴雯。
细思小丫头们怕晴雯,会发现晴雯极可能是在怡红院被“捧杀”了。
开始可能大家都管,慢慢觉得晴雯管得更有效果,干脆袖手不管,让晴雯冲在前头得罪人。还鼓掌说晴雯你真棒!
人心难测,一定是吃亏之后才会有的感触。可怜晴雯并不懂。
“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她对任何人都没防备之心。既然是一家人,谁干多谁干少有何区别?谁得罪人又有何区别?
比方她怼小红,一定是听了秋纹、碧痕关于小红进房间给贾宝玉倒茶,认为小红想攀高枝(小红本就是有此心)。
她撵坠儿,也因为坠儿在她的教导下,竟然做出偷东西的丑事。坠儿偷窃丢了她的脸,丢了怡红院所有人的脸。晴雯对“丑恶”零容忍,既然迟早要被撵出去,就私自做主先撵了出去。
晴雯所作所为都不错,错在行事方式太简单粗暴,伤敌一千自损八百。曹雪芹送给她一个“勇”字,既是褒扬她勇敢,悍不畏死的精神,也是贬低她有勇无谋的“匹夫之勇”。
绣春囊出来后,王善保家的立即告倒了晴雯。大观园守门的婆子听说晴雯被撵走,欢呼雀跃“阿弥陀佛,今日天睁了眼,把这一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净些。”晴雯人缘之差可见一斑。
袭人与晴雯都是贾母赐给贾宝玉的丫头。贾母更看重晴雯。按说有贾母撑腰,谁能拿晴雯如何?可晴雯混得人缘比袭人差,口碑比袭人差,她最后被撵走,“失道寡助”四个字就是答案。
晴雯、袭人出身相同,结局不同。王夫人认可袭人,却憎恶晴雯。晴雯心气高被撵走后“一气而死”,既是她被现实丑恶打击的体无完肤,也是她幡然醒悟后的懊悔。
她死前对贾宝玉说“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这句反悔的话包含太多“情绪”,本以为怡红院亲如一家其实都是敌人,无知无觉更受打击。
晴雯遭人“恨”不是她不好。而是她“不在其位却谋其政”,占据了别人“进步”的路而没有危机感。更因为她过于主人翁精神,太不拿自己当外人,以至于人人排斥她,是她失败的关键。她把敌人当成亲人,最终众叛亲离,皆因从来就没有人将她当成家人,而只是对手。
就像那小丫头撞头后哭喊着“好姐姐,我再不敢了”,和晴雯何干?奈何别人认定就与她有关。晴雯又能如何为自己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