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诏事件后,刘备叛逃,曹操没有撤销他的豫州牧和左将军,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曹操当时之所以没有马上罢免刘备的官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保留刘备的官职,比罢免他的官职,意义更大。
公元200年,汉献帝刘协不满曹操的跋扈,于是便以鲜血书写下诏书,藏在衣带里,秘密交给了国舅董承,希望董承可以帮他诛杀曹操。
此后,董承联系了刘备、种辑、吴硕等人,秘密准备刺杀计划。然而这个计划还没开始,便已经泄露了出去。最终,曹操率先发动,诛杀了董承等人。唯有刘备侥幸逃过一劫,最后逃往北方,投靠了袁绍。
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衣带诏’事件。
衣带诏事件,是汉朝末年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自此之后,汉献帝彻底成了曹操手里的傀儡,再无任何实权。而且,北方的袁绍,也因此决定和曹操开战,最后导致了那场著名的官渡之战的发生。
但是这次事件当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让大家出乎意料:刘备叛逃之后,曹操并没有马上借天子的名义,罢免他的官职。而是等到五年之后,才罢免了刘备的豫州牧;八年之后,才罢免了刘备的左将军之职。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要想说清楚这件事,我们得往前推一下,从刘备当初获得这两个官职说起。
公元194年,也就是衣带诏事件发生的六年之前。当时的徐州牧陶谦,为了维护徐州的安定,邀请刘备入徐。此时的刘备,经过十多年的打拼之后,麾下有数千军队,但是没有地盘。所以对于陶谦的邀请,刘备没有拒绝,而是欣然前往。
到了徐州之后,经过近一年的战斗,刘备帮陶谦稳住了徐州的局势。作为回报,陶谦向中央朝廷上表,请求册封刘备为豫州刺史。但实际上,这个豫州刺史只是一个虚名。因为当时的豫州,正处于分裂状态。陶谦所能控制的,只有小沛地区一带。至于豫州的其他部分,此时都被其他军阀分割占领。
不过对于当时的刘备来说,这其实已经足够了。刘备此时最需要的,就是一块根据地,以及一个可以扩张的名头。有了豫州刺史这个官职,他就可以合法地去讨伐豫州的其他军阀。这对刘备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这个时候,两个意外的发生,彻底打乱了刘备的计划。就在刘备得到豫州刺史的同时,陶谦死了。与此同时,曹操奔袭洛阳,将汉献帝接到了许昌。
陶谦死后,深知自己的下属后代,无法稳住徐州,于是便想要让刘备接手徐州。但刘备也不傻,知道以自己目前的能力,根本无法掌控整个徐州,反倒是会成为其他强大势力眼里的肥肉。所以,陶谦死后,刘备虽然短暂接管了徐州,但并没有对徐州形成有效的控制。不久之后,刘备邀请另一位强大军阀吕布,前来徐州,和他一起控制徐州。
然而刘备没有想到的是,吕布这个人,野心太大。吕布到了徐州之后,很快反客为主,占据了徐州,而刘备则是依然只拥有小沛这一块地盘。此后的两年里,双方围绕着徐州的控制权,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与此同时,曹操将汉献帝接到许昌之后,开始以汉献帝的名义,对其他军阀授予官职,笼络人心,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此期间,曹操便上表汉献帝,请求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封宜城亭侯。刘备获封之后,对曹操也是心怀感激,双方的来往开始逐渐频繁,渐渐进入了蜜月期。
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刘备在和吕布的争斗当中,已经彻底落了下风,麾下军队也被吕布打散。此时的刘备,已是别无选择,只能前往许昌,去投奔汉献帝。
当然,名义上刘备是投奔汉献帝,但实际上刘备投奔的,还是曹操。
得知刘备前来投奔之后,曹操其实是大喜过望的。因为的曹操,情况其实也不算特别好。虽然已经掌握了汉献帝这张王牌,但比他强大的军阀,还是有好几个,随时都有可能灭了他。至于刘备,虽然被吕布打败,但他却拥有很高的声望,更是法理上的豫州刺史。
掌握了刘备,曹操便有了插手豫州和徐州的机会,并且拥有一个优秀的向导。对于这样一个人,曹操自然是要竭力拉拢的。
所以,刘备投靠曹操之后,曹操不但给了刘备粮草,让刘备重新收拢之前溃败的军队。同时还再次上表汉献帝,请求改封刘备为豫州牧。
刘备豫州牧的官职,就是这么来的。
获封豫州牧之后,刘备带着曹操给的粮草,回到了小沛,收拢残兵,重整旗鼓。不过,此时的刘备,依然没有抵抗吕布的能力。所以当吕布再度来袭之后,小沛也被攻破,就连刘备的妻子,都成了吕布的俘虏。
不过,就在刘备刚刚被打败的时候,曹操已经率兵来援。此后,经过一场大战,曹操和刘备合力击败了吕布,控制了整个徐州。当然,以曹操的性子,自然不会为他人做嫁衣。所以,打下徐州之后,曹操让自己麾下的将军车胄,做了徐州刺史。至于刘备,依然是豫州牧,并且仅仅只能控制小沛地区。
面对这样的分配方式,刘备虽然心有不甘,但也没有办法。毕竟,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让曹操这会儿实力强呢?不过对于刘备来说,能够重新占领小沛,拥有自己的一块根据地,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至少,自己以后还能以小沛为基础,去攻占整个豫州,这个结果也算是不错。
但是,这场仗打完之后,还有一个小问题:曹操其实不愿意放虎归山,就连小沛这块地盘,曹操其实也不愿意给刘备。但刘备既然是法理上的豫州牧,曹操也没法直接撕破脸。所以,曹操接下来就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直接将刘备带回许昌,让刘备没机会在小沛发展。这样一来,时间长了,小沛自然也就归曹操所有了。
在曹操的要求下,刘备也没有选择,只能暂时前往许昌,去朝见汉献帝。但是,请注意,此时的小沛,乃至整个豫州,从法理上来说,其实都是刘备的管辖范围。
回到许昌之后,刘备既然打败了吕布,自然要再次加官进爵。接下来,曹操再次上表,请求封刘备为左将军。
于是,此时的刘备,便有了豫州牧、左将军、宜城亭侯这三个官方身份。而这三个身份,在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一直是刘备行走江湖的招牌。
这三个身份,绝对算是相当高的了。汉朝一共就只有十三个州,刘备做了豫州牧,相当于是其中一个州的老大。类比现在的话,等同于省长或者省委书记。而左将军这个官职,也不是什么杂牌将军,而是汉朝八个正牌大将军之一。类比现在的话,大概相当于是上将级别。
此时的刘备,显然是汉献帝最佳的求救对象。他是刘氏宗亲,和曹操有利益冲突,身份和位置还够高。最重要的是,刘备在外边有军队,可以作为呼应。所以当衣带诏传出来之后,身为国舅的董承,自然会去找刘备。而刘备为了自己能够拿回豫州,乃至更大的野心,自然也愿意参与这场刺杀曹操的行动。
但是恰在此时,另一位强大军阀袁术,又有了新的军事行动,想要从小沛附近经过。曹操很清楚,只有刘备亲自前往小沛,才能镇住场子,阻击袁术,于是便让刘备回到了小沛。而重掌军队的刘备,如同猛虎归山,也开始按照先前的谋划,行动了起来。
按照刘备的想法,他首先要做的,是刺杀那位徐州刺史车胄。杀了车胄之后,他就能重新控制徐州,可以和曹操争锋了。但遗憾的是,就在刘备行动同时,许昌那边便事情败露,董承等人全部被杀。刘备身在小沛,身边有军队保护,暂时逃过一劫。但在这之后,曹操自然率大军来袭,刘备根本抵挡不住。
最后,刘备只能选择存人失地,率领逃离小沛,逃往北方去投靠袁绍。
这就是刘备叛逃的全部经过。
刘备叛逃之后,对于曹操来说,固然可以直接取消刘备的所有官职。毕竟,此时的汉献帝,已经成了他手里的一个傀儡。但问题是,取消刘备的官职,有什么意义吗?
显然,完全没有意义。
刘备本来就没占据豫州,就算解除了他豫州牧的职位,也没什么意义。剥夺刘备左将军的职位,也无法剥夺他手下的军队。至于爵位,那就更没意义了。
而且,如果罢免了刘备的职位,那接下来的这些职位给谁,也是一件很头疼的事情。曹操不可能允许其他人去实际控制豫州,更不可能让其他人独立控制一支军队。贸然剥夺刘备的官职,非但对刘备没有任何影响,反倒会影响舆论,让大家觉得曹操过于跋扈,已经完全挟持了天子。
此时的曹操,马上就要和袁绍决战。这种时候,曹操是万万都不敢因为这种小事,而失去舆论的支持。
所以对于曹操来说,与其剥夺,不如选择暂且保留。这样一来,既能显示自己的宽宏大量,也能将这张牌留到以后的关键时刻,再打出去,起到更好的效果。
随着刘备投奔袁绍,不久之后,曹操和袁绍彻底撕破脸。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由此开始。四年之后,随着曹操兵围邺城,袁氏集团的统治核心被摧毁,北方大患就此解除,豫州也成了曹操的实际控制地盘。直到这个时候,曹操才任命王思为豫州刺史。
又过了三年之后,曹操在北方大破乌桓,辽东太守公孙康投降。为了安抚公孙康,曹操这才剥夺了刘备的左将军头衔,然后将这个头衔给了公孙康。
当然,对于曹操的剥夺,刘备肯定是不承认的。此后的十多年里,刘备依然以这两个招牌混江湖。直到刘备攻下四川,自称汉中王之后,才自己摘掉了这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