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荣国府的管事家长之一。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探春起诗社后,李纨有一次带小姑子们去找王熙凤要经费,王熙凤不想掏,她说李纨: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
从这段情节里我们知道,贾府有三个人拿二十两银子的月例,分别是贾母、王夫人和李纨。贾母、王夫人自不用说,位高权重的贵妇人,又都是曾经的当年主母,原该的。
在红楼梦里,二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这是刘姥姥一年五口一年的开销,赵姨娘这样的姨娘,即便是为贾府生儿育女,因为身份低微,一个月只有二两银子,仅是王夫人的十分之一。
那么问题就来了,王夫人的月例虽然有二十两,但一百两银子也是她五个月的工资,为什么刘姥姥二进贾府时,她一出手就是一百两银子呢?换句话说,王夫人为什么那么大方地送刘姥姥自己小半年的薪水呢?
要知道,王熙凤过生日贾母想了个凑份子的法子,王夫人才只出了十六两,这里面固然有不敢超过婆婆贾母的二十两的原因,但这也反映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贾府高层主子的日常开销,其实很少用到自己的月例,一般都是官中的钱。
王夫人送刘姥姥一百两银子的背后,有几个不得不说的原因。
首先,刘姥姥之所以能进贾府,其实从根上说,还是因为她女婿王狗儿祖上与王家祖上连过宗。说白了,刘姥姥进贾府打秋风,其实就是奔着王夫人去的。
对此,王夫人当然是心知肚明的,毕竟刘姥姥这已经是第二次来贾府了。第一次她没见,但也让人给凤姐带了话,不能让她空手回去。估计,当时王夫人也没想到,刘姥姥会再次来到贾府。
这一次,刘姥姥不仅见到了王夫人,她还投了贾母的缘,得以在贾府小住几日,体验下贵族生活。这对王夫人来说,相当于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穷亲戚,忽然一日成了婆婆的座上客。
王夫人的心情一定是复杂的,既然被婆婆优待了,自己也不能不有所表示啊,毕竟,这刘姥姥算是她王家的亲戚啊。这种说亲不亲说远不远的沾亲带故,王夫人只有多给的份儿,不可能少给。
所以,她满破着小半年的工资,都拿出来给了刘姥姥,也算是对穷亲戚的一点照顾。
其次,王夫人这个人,未出嫁时,作为王家的二小姐,为人响快不拿大,而嫁到贾府后的她,尤其上了年纪后,“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
这是刘姥姥对王夫人的评价,她一个乡野村妇,从哪里知道王夫人的这些事呢?很明显,王夫人的这些善举,并不是做做样子,应该已经成了她的生活习惯,因为经常如此,所以渐渐地就被传开了。
对他人,吃斋念佛的王夫人尚且如此慈悲宽厚,又是送钱又是送物的,对刘姥姥这个有些沾亲带故的乡下亲戚,她自然也不会见死不救,甚至会给的更多,直接帮助刘姥姥脱贫也未可知。
不少人认为王夫人是伪善,她对金钏儿、晴雯等人可一点都不仁慈,手段不可谓不狠,但这时的王夫人,不仅是王夫人,她更是一位母亲。
对她来说,长子已经死了,贾宝玉这个幼子是她唯一的希望,她当然不希望这个孩子再出任何意外,有些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也是正常的,反应未免过激了些,但这是一个母亲的本能。
就对刘姥姥等人的态度来看,王夫人是仁慈宽厚的,是怜贫惜弱的,她的吃斋念佛并不是伪装,而是实实在在的。
第三,刘姥姥二进贾府,为了哄贾母等人开心,曾编了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老奶奶只有一个儿子,这儿子也只有一个儿子,但这孙子养到十七八岁便死了,后来因为虔诚,又养了一个孙子……这个故事恰恰暗合了贾母和王夫人的心事,“连王夫人也都听住了。”
这个故事的情节,别人听了也许没什么,但王夫人听了一定是五味杂陈吧?这说的不就是她吗?长子贾珠不到二十岁一病死了,于是后来才有了宝玉。
虽然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八成就是刘姥姥编出来为了哄贾母、王夫人等人开心的,但不可否认,刘姥姥精湛的表演,逼真的故事,完全打动了王夫人,即便她知道这也许就是故事,但结局这么完美的故事,吃斋念佛的她,宁愿相信那是真的。
如果说之前的刘姥姥,王夫人对她还不怎么“感冒”,那么讲了这个故事之后,王夫人一定对刘姥姥另眼相看。
没想到一个没见过几面的穷婆子,一个简单的故事,竟然能说到她的心坎上,大约在贾府的这些年,王夫人也没像今天这么感动和开心吧?就像遇到了知音一般。
黄金万两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刘姥姥一个故事,暗暗打动王夫人,她的一百两银子,与其说是施舍给刘姥姥,不如说刘姥姥是凭自己的真本事挣来了这笔银子。
第四,王夫人一次性给刘姥姥一百两银子,其实还有一层深意。平儿曾对她说,这两包,每包里头五十两,是太太给的,叫你拿去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别再求亲靠友的。
这话什么意思呢?至少有两层意思,一层是王夫人直接给到刘姥姥足够多的银子,多到让她可以拿这笔钱去做个小买卖,或者置办田产,这相当于是给了她和女婿家翻身的原始资本。
有了这笔钱之后,起码刘姥姥和女婿一家,以后就有了生财之道,而不是坐吃山空,这样一来,刘姥姥自然也就不会再到处求亲靠友,话说回来,不到山穷水尽,谁愿意舍着老脸手心朝上去求人呢?
这是王夫人的慈悲,也是她对刘姥姥这样的亲戚的一种大方,要帮就帮到位。
还有一层,王夫人可能说得很委婉,就是不希望刘姥姥以后再来贾府,为什么这么说呢?王熙凤虽然说过,朝廷还有三门子穷亲戚呢,可现实是,又有几个富起来的人还跟穷亲戚来往呢?
对王夫人来说,她虽然是王家小姐,但已经嫁到贾府,是威严的当家主母,而刘姥姥又偏到贾府打秋风,对刘姥姥来说是打秋风,可对王夫人这个贵妇人来说,却未免有些打脸啊。下人们会不会议论呢?这穷婆子是谁的亲戚?是太太的亲戚……
王夫人吃斋念佛,宽厚仁慈是真,但她不希望刘姥姥以后再来,估计也是真。毕竟,在王夫人、王熙凤等出身高贵的妇人眼中,刘姥姥这样的穷亲戚来贾府,除了要钱还能干什么呢?
与其让她以后再来,不如一次性给她一笔不菲的“安家费”,足够她去做买卖或买地,即便不如此,只要不败家,也足够一大家子几年的开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