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西域佛教王国于阗国是个怎么样的存在?为什么灭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知秀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该国君主国姓为尉迟,因仰慕唐朝,有两位君主改姓李,他们分别是尉迟僧乌波(李圣天)、尉迟苏拉(李从德)国祚长达1238年。
亲历于阗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中叙述于阗:“自兹已降,奕世相承,传国君临,不失其绪”。可知尉迟氏家族在长达千年的时间里,控制着于阗政权。古代居民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1006年被喀喇汗国吞并,逐渐伊斯兰化。11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
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西域小国,于阗国具有它特殊的神秘色彩,从两汉时期到隋唐年代,它一直都是西域南道的强国。
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发源昆仑山的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都经过于阗国,而且河中出产世界闻名的和田玉。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体的于阗国,是西域最早获得中原桑蚕养殖技术的国家,其纺织品后来远销海内外。这个由尉迟氏建立的佛国,历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
到北宋仍有极强的辐射力,与中原王朝联系不断,朝贡不绝。其王朝历经13个世纪,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命的附属政权,国祚之长与生命力之惊人在整个世界史上也极为罕见。但是就是这样一个闻名遐迩的西域古国,人们却找不到它的国都在哪里,有专家猜测于阗国的国都就是如今的约特干遗址,但是始终没有得到确切的证明。
于阗在清朝时期被称为“和阗”,现在又被称为“和田”。和田河畔的麻扎塔格山是一座神秘的大山。大山上的麻扎塔格古堡蕴藏着历史的巨大玄机。麻扎塔格在维吾尔族语中是坟山的意思,因为山上安葬着伊斯兰教的殉教者。山上因为有汉代的古城堡以及唐代的寺院,所以文献中又把这座山称作神山,宋朝的时候还把它叫做通圣山。
庥扎塔格古堡的修建时间是汉朝,两宋时被世人废弃,因为于阗李氏王朝的统治只持续到宋朝。这个以唐朝宗亲自居的王朝尊崇佛教,所以堡垒旁边的寺院得到了保护,但是很快伊斯兰教与于阗佛教的争斗使这里留下了千古坟山的称号。除了坟山,这里还有一个巨大的难解之谜。
《宋史》称这里是通圣山,处在塔克拉玛干的最中央,它能通向何处?这里的“圣”又是指的什么?是不是传说中的天国,还是存在另一个神秘的所在,可以通过这座山到达哪里?傲立的古堡和神山一起默默守候着自己的故事,等待人们各执一说,纷繁猜度。
于阗国的佛山牛角山,如今的名字称作库玛尔山,就是蛇山的意思。学者们曾经推测,此山就是于阒古国著名的佛教圣地牛角山,因为山上的两座山峰,就像牛头上的两个对称的犄角,历史上曾经把这里叫做瞿室陵迦山。
公元960年,喀喇汗王朝的木萨汗宣布伊斯兰教为国教,信奉佛教的于闻国和信奉伊斯兰教的喀喇汗王朝之间,爆发了持续近40年的宗教战争(喀喇汗于阗战争)。
战争初期,于阗国占据优势,他们打退了喀喇汗王朝的进攻以后,挥师西进,曾一度攻占喀什噶尔。虽然在援军的支援下,喀喇汗王朝夺回了喀什噶尔,但也没有扭转战局,阿里可汗本人也死在与于阗的战争中。
于阗国财力、物力、人力皆不及喀喇汗王朝,旷日持久的战争,使其实力大损,逐渐处于劣势。玉素甫·卡迪尔汗时期,喀喇汗王朝最终完成了对于阗的征服。关于于阗国灭亡的确切时间,史无明载,应在993和1009年之间。因为在和田文书中有公元993年“甘州可汗与于阗王书”,说明当时于阗还没有灭国;据《宋史·于阗传》记载,1009年,于阗黑韩王派遣回鹘人罗厮温等前往中原朝贡,说明此时于阗已经亡国。
于阗在黑汗王朝的统治下,语言和人种逐渐回鹘化,并陆续皈依了伊斯兰教。后经蒙古察合台后王、叶尔羌汗国及和卓回王的统治,到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入清版图,光绪九年(1883年)置和阗直隶州。民国改县。今人口约四十万,汉人不少,市区建设日趋现代化,但缺乏民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