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西汉时期齐国临淄人,接下来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主父偃是汉武帝时期的著名大臣,为武帝献上“推恩令”之策,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加强了汉朝的中央集权。但最后因为嚣张跋扈,得罪太多王公大臣,被汉武帝处死。那么主父偃是如何为汉武帝出谋划策,又是如何被杀的呢
一,早年游学
主父偃早年学习纵横术以提升口才,后来又游历各地,学习儒家及诸子百家学说。但齐地的儒生都看不起主父偃,而且排挤他,迫使他离开齐地。主父偃在齐地生活穷困,不得已前往燕赵之地游历,游说各地诸侯王,但也没有人赏识他,依旧过得十分穷困。
二,进谏武帝
元光元年(前134年),主父偃前往长安游历,游说卫将军。卫将军觉得他很有才能,于是屡次向汉武帝推荐主父偃,但武帝仍然不予重视。因此主父偃在长安过得穷困,又遭人轻视排挤,不得已向汉武帝上书。
主父偃进谏说:臣听说圣明的君主不厌恶严词直谏以增加见识,忠心的臣子也不怕责罚而敢于直谏。现在臣不怕死罪而向陛下进谏,希望陛下能够听从。好战必亡,忘战必危。匈奴之地不能耕种,百姓也不容易臣服。秦始皇不听李斯之言,执意讨伐匈奴,结果所得之地为盐碱地,耗费中原大量物资,使得百姓疲敝,秦朝灭亡。高皇帝不听御史成之言,执意北伐,结果有白登之围。希望陛下停止讨伐匈奴,避免百姓受不了发动民变,重蹈秦朝的覆辙。
汉武帝看了主父偃的上书,认为他很有才能,于是任他为中郎。此后他又多次向武帝进谏,更受武帝重视,升任中大夫。
三,推恩令
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进谏说:“古代诸侯的土地不过百里,其强弱的态势都是容易控制的。现在诸侯的土地多达数十城,土地超过千里,平时就骄奢淫逸,胡作非为。危机的时候就联合起来,共同对抗朝廷。现在用法令削弱他们的封地,诸侯就会联合起来造反,朝廷就会重蹈晁错的覆辙。现在诸侯的儿子众多,但只有嫡长子能够继承封国,其余的儿子没有尺寸之地可以继承,这违背仁孝之道。不如命令诸侯的儿子将封国平分继承,这样既显示陛下仁慈,又削弱诸侯实力。”汉武帝听了十分高兴,于是立即实施推恩令。
主父偃又对汉武帝说:“茂陵刚刚建立,可以把天下的富豪及游侠都迁到那里,这样既可以充实京师,又能避免他们胡作非为。这就是不用诛杀而祸患都自己消失。”汉武帝听了觉得有理,便采纳他的建议。
主父偃向汉武帝进谏说:“朔方一带土地肥沃,背靠黄河,蒙恬曾在那里筑城抵御匈奴。若是重建朔方,可以依靠黄河运输的便利,扩大汉朝的疆土,逐渐消灭匈奴。”汉武帝于是询问众臣的意见,丞相公孙弘对此极为反对,力劝武帝不可。但在主父偃的极力主张下,汉武帝最终同意修建朔方。
四,身死族灭
汉武帝想要立卫子夫为皇后,担心众臣不服,便向主父偃询问对策。后来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武帝得以立卫子夫为皇后。燕王刘定国为人无耻,竟然与庶母及弟妻等人有染,主父偃得知此事,立即向武帝告发,最后刘定国畏罪自杀。朝廷众臣因此畏惧主父偃,向他奉送千金以求自保。有人劝主父偃说:“你太专横跋扈了。”主父偃回答:“我游学四十多年,受尽白眼。我现在受够穷困,已经到了晚年,即使死也不怕,所以倒行逆施。”
元朔二年(前127年),主父偃向汉武帝告发齐王刘次昌胡作非为,骄奢淫逸。武帝便派主父偃为齐相,监督齐王刘次昌。主父偃一到齐国,就召集兄弟朋友,赠送大量钱财,然后说:“我贫苦的时候,兄弟不供给我衣食,朋友不让我进门。现在我担任齐相,你们之中有人跑到千里之外迎接我。现在我与你们决交,以后不要再到我家里来。”
主父偃用齐王刘次昌与其姐姐私通的事来震慑刘次昌,结果刘次昌吓得畏罪自杀。赵王刘彭祖与主父偃有仇,担心他以后来赵国,让自己跟燕王一样畏罪自杀,便向汉武帝告发说:主父偃收受诸侯子弟贿赂,所以献上推恩令。汉武帝听闻此事,又以为刘次昌畏罪自杀也是主父偃干的,便命有司调查。武帝查知主父偃受贿为真,逼死齐王为假,便想放了他。公孙弘则力劝武帝处死主父偃,安抚诸侯,最后武帝听从,将主父偃家族灭族。
总的来说主父偃是汉朝名臣,推出“推恩令”使得诸侯实力大为削弱,加强了汉朝的中央集权。但他为人跋扈,得罪众多王公大臣,遭到他们的攻击。汉武帝为了平息众怒,不得不处死主父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