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百姓穿合裆裤 皇帝和贵族们为何一直穿开裆裤

知秀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古代普通百姓穿合裆裤,而帝王等贵族却为何一直穿开裆裤?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关于内裤的故事,历史上有两个传闻。一个故事说,汉灵帝是开裆裤的发明人,另一个故事说,霍光发明了“死裆裤”。

汉灵帝是东汉倒数第二位皇帝,汉献帝的父亲,大名鼎鼎的昏君。

昏君的标配当然少不了好色,传说汉灵帝为了“办事”方便,搞了一系列花活,比如“裸游宫”。但也不能总是让宫里的女人们光着呐,大臣们需要进宫公干怎么办?

汉灵帝脑瓜灵,他想了个既可以遮羞,又能方便自己及时行乐的办法:宫中所有女人一律只许穿开裆裤。

霍光是汉昭帝的辅政大臣,一个大人物怎么也跟小内裤干上了呢?

原来霍光的外孙女上官氏嫁给了汉昭帝,但很长时间小皇后却一直没有生孩子。霍光觉得汉昭帝身处鲜花丛中,自然要讲究雨露均沾,外孙女不能独霸恩泽。

于是霍光想了办法,让宫中的女人们全都穿上“绲(gun)裆袴”。

啥叫“绲裆袴”呢?绲裆袴也叫“裈”(kun),它有前后两片细绢布,并用带子将它们系在一起,以起到遮羞的作用,是死裆裤的雏形。

很显然,绲裆袴有两个麻烦,一是上厕所不方便,二是急死汉灵帝之流。

如此一来,汉昭帝就不能随心所欲,只能老老实实等到晚上陪上官皇后。

即使这两个故事都很扯淡。汉昭帝要是不喜欢上官皇后,你就是用铁裤衩也白扯。上官皇后不育的原因只有一个,汉昭帝没有生育能力。

汉灵帝虽昏庸,但其实在好色方便,他远不如汉桓帝。再说了,开裆裤古已有之,一直到近代社会才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合裆内裤。

其实,人类最早根本没有内裤,甚至没有裤子。

古人的服装叫“衣裳”,上衣下裳。裳,就是指裙子一类的服饰。在古文的解释中, “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也就是说,裳,最初的功能就是遮羞的。

古人认为“箕踞而坐”是失礼的行为,原因就在这里。 “箕踞”就是叉开双腿而坐,由于古人没有裤子,这种情况下该挡的地方挡不住,很不雅。

最早的裤子其实是“护膝”,用于避寒,这才激发了人们对裤子功能性的需求。

后来护膝越来越长,形成两条独立的“套腿”。为了便于穿着,人们又在两条套腿之间做绳带连接,这就具备了“开裆裤”的特性。

不过,开裆裤虽然解决了御寒的问题,却依然没解决遮羞的问题。

这个问题对贵族阶级没问题,因为他们外面有“裳”,注意点形象就行。可对普通老百姓来说问题就大了,穿着宽大的“裳”,还怎么干活?

脱了“裳”又不雅观,怎么办?于是“绲裆袴”出现了,两片布用绳带连接在一起,很短很轻便,既遮羞又便于劳作,有点像今天的大裤衩子。

《史记》记载,卓文君被司马相如拐跑后,卓王孙为了惩罚女儿,宣布跟她断绝父女关系。这一来,家徒四壁的司马相如只好带着卓文君开了个小酒馆。

“乃令文君当垆,相如自著犊鼻裈,涤器于市中。”

司马相如穿的“犊鼻裈”,据大学者颜师古考证说就是“绲裆袴”,其形如牛鼻子。

由此可见,绲裆袴在西汉时期已经在普通老百姓中很寻常,是他们劳作时的常规着装。

所以,千万别误以为合裆裤是贵族的标志,恰恰相反,它是劳动人民的产物,贵族只穿开裆裤。也因此,合裆裤被称为“穷绔”。

绲裆袴虽然具备了合裆裤的雏形,可毕竟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死裆裤,那么这东西究竟是什么时候固定成型的呢?

很遗憾,没有固定的说法,它本就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演变的过程,很难有一个清晰的时间线。

有一个说法是,合裆裤其实最早源自于游牧文明。

由于游牧文明长期骑马的生活特性,臀部一直与马存在摩擦,穿开裆裤太“费皮”,于是便有了合裆裤。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合裆裤也被中原文化所接受,在军队和普通百姓间流传开来。

当然,这仅是一种说法,我个人倾向于合裆裤应该是多点开花,源自于各种不同工作特性的人群,是刚需刺激的必然产物。

既然是劳动人民的刚需,帝王等贵族阶级则没有这个需求,所以,他们一直穿开裆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