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建都南京。今天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
明末清初时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针对明朝官员的收入时,曾感叹道:“自古百官俸禄之薄,未有如此者”。
明朝官员俸禄的多少,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就严格规定的,且自从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将最终调整后的官员俸禄数额规定为“永制”后,直至明亡,就没有怎么改变过。
而且,朱元璋在制定官员俸禄数额时,可不是想着只沿用二百多年,而是想着万世不移。
但显然,把官员的俸禄数量规定得死死地,不让后代子孙根据经济形势、物价形势变动,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
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导致明朝官员的俸禄越到后来越不值钱的主要原因。
当初,朱元璋也考虑到官员生活水准的问题,这位古代治贪最厉害的帝王,并非不知道高薪养廉的道理,他制定的工资标准其实并不低。
洪武二十年,朱元璋定为“永制”的标准是,最高级别的官员,即正一品官员的年薪是1044石禄米,最低级别的官员,即从九品官员的年薪是60石禄米。
换成月薪的话,就是,正一品官员87石,从九品官员5石。
并且,这一次的“永制”基本取消了曾经用纸钞抵扣一部分禄米的方法,改为全部用禄米发放。
明朝时的一石到底是多少斤?现今还略有争议,根据《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中的说法,大概是76.5公斤,也就是153斤。
另外,明朝时是接近600克为一斤,所以,换算成现在的数额,一石是182斤左右。
182斤换算到每天,就是6斤多一点,一个人每天当然吃不了6斤米,但总要折换些油、盐、菜什么的。但不管怎么算,一石米每月养活一个人绰绰有余。
如此,按照洪武二十年时的工资标准,正一品官员每年可以养活87口人,从九品也能养活5口人。
这个标准足够七品以上的官员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了。
那么,为何到了晚明时,顾炎武要那么贬低官员的工资标准?
并且,有一位著名的官员也给了大家一个明朝官员工资低的印象,就是嘉靖时期的大清官海瑞,他的官职可不低,但不贪污的他,却过着很清贫的生活。
如果朱元璋的规定能严格执行下去,哪怕物价有所变化,因为本就是全部用粮食这种硬通货来充当俸禄,对官员们生活所需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如洪武朝时,规定一两银子或相同数量的纸钞、铜钱等于一石米,就算到明朝中、晚期,物价涨到5两银子一石米,全是米当成工资的官员,也不用担心贬值。
所以,说朱元璋苛待官员是错误的说法,在皇权的维护和贪腐的治理上,他确实是苛待官员,甚至可以说是虐待,但至少在工资标准上,他还是懂道理的。
朱元璋曾经尝试过用纸钞代替部分禄米来发放俸禄,可因为对金融经济的不了解,纸钞这种玩意在洪武年间就开始不断贬值。
为了保证官员的基本生活水准,朱元璋没有强行用纸钞取代禄米,即使部分执行时,也只是用很少量的纸钞替代,官员们的富裕生活有一定保证。
不是朱元璋的错,那是谁的错?其实,根子在朱元璋的儿子、明成祖朱棣身上。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洪武三十五年,朝廷下“折色令”,正式用制度的方式把全部用禄米发放俸禄的规矩,改成了部分用纸钞发放。
这次新的政策规定,对高级别的官员的影响最大,因为规定的是,一品官员的工资只有40%是禄米,其余60%是纸钞。
官员级别越低,纸钞的份额越小,到八品以下的官员时,就变成了80%还是禄米,仅仅只有20%是纸钞。
并且,这个比例也不是固定的,越到后来,纸钞的比例越多,官员的工资逐渐变成了绝大部分用纸钞发放。
随着时间的推移,纸钞在不断贬值,官员们也就越来越穷。
纸钞贬值到什么程度?至万历朝时,纸钞从洪武朝时期的,一贯纸钞折合一两银子,变成了一贯纸钞只值四文钱。
而根据《万历会典》中的记载,当时正一品官员每年的俸禄发放是禄米12石,银子215两5钱,纸钞7128贯。
当时的米价已经涨到4至5两银子一石,以4两银子买一石米算,正一品官员每年的俸禄实际上已经变成了72石米,比起朱元璋时期实发的1044石,降低了14.5倍。
月薪变成了6石,按照养活一人一月需要一石米计算,正一品官员只能养活6口人,更低级别的就不用说了,难怪海瑞会穷。
万历朝已经如此,天灾连连,兵祸连连的天启朝,崇祯朝越加不用说。
从纸钞代替部分禄米的“折色令”下达时,朱元璋其实已经驾崩四年了,之所以还沿用洪武年号,是篡位的朱棣不承认建文帝朱允炆的年号。
因此,明朝官员凭借名义上优厚的工资,却过不上富裕的生活这事,朱元璋不背锅,是朱棣钻了“永制”的空子。
朱元璋只严格规定了俸禄的数额,却没有说明一定要用米这种硬通货发放,让朱棣找到了在不改变官员工资数额的情况下,用纸钞来剥夺官员一部分财富的方法。
至于朱棣为什么要这么做?大概是“靖难之役”刚结束,他缺钱花了。
执政进入正轨后,他继续南征北战,大修运河,迁都北京大修皇宫等等行为,更是需要用充足的金钱来保证。
他派郑和下西洋的一个最主要目的,其实就是帮朱棣搞钱用,还是吃独食,把所有的官员、士绅、商贾抛开。
朱棣为了维持开疆拓土的钱财所需,害苦了所有的明朝官员,他们的俸禄中纸钞的份额越多,俸禄也就越来越不够用。
朱棣死后,以仁厚著称,且跟文官集团关系相当不错的明仁宗朱高炽为何不取消“折色令”?返还给支持他上位的文官集团原本优厚的工资待遇?
首先是他执政时间短,其次是,明朝的财政收入从朱元璋时期开始,其实是越来越低的。
明朝的商税几乎没有,主要是收取农税,但明朝能收取税收的土地却是越来越少,除了常见的兼并外,皇族藩王的封地也占据了相当的数量。
根据《明史·食货志》中的记载:“(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核天下土田,总八百五十万七千六百二十三顷”。
但到了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仅仅109年后,可征收税赋的土地就变成了“四百二十二万八千五十八顷”,足足减少了一半多。
一直到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因张居正的改革,重新清算土地,才恢复到“总计田数七百一万三千九百七十六顷,视弘治时赢三百万顷。”
但到天启朝,崇祯朝时,这个数量又没了,崇祯皇帝都穷的穿打补丁的衣服。
说远了,回头说明仁宗,到他执政时,因为朱棣为收买各地藩王,让他们主动交出护卫兵权,不但赏赐出去了更多的土地,还因为朱棣的开疆拓土,朝廷财政收入没能恢复到洪武时期的数额,他也就没底气恢复全部用禄米发放官员工资的规定。
越到后来的皇帝们,越无法从这种恶性循环中摆脱出来。
明朝的官员也知道这个弊病,如《明史·食货志》中记载:“嘉靖八年,霍韫奉命修会典,言:“自洪武迄弘治百四十年,天下额田已减强半,而湖广、河南、广东失额尤多。非拨给於王府,则欺隐於猾民。”
但知道归知道,谁敢剥夺或少赐予新出生皇族藩王的土地?张居正也没敢啊。
到万历皇帝给他喜欢的儿子、福王朱常洵赐藩时,给予的土地,光河南的还不够,需要划拨用临近省份的土地。
如此,在纸钞越来越贬值的情况下,明朝中央财政又因土地税收的减少,不但无法恢复到朱元璋时期,官员工资实发禄米的规定,也无法给越来越庞大的官僚集团涨工资。
且因为单纯依靠工资收入养不活一家老小,想过上富裕生活的明朝官员们,不得不去贪腐,或巧立名目,压榨百姓增加自己的收入。
故此有了本文开头,引用的顾炎武的感叹。他还在自己的著作中表示:“今日贪取之风,所以固胶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
明朝官员因工资收入不能养家去贪腐,是挖明朝财政收入的墙角,巧立名目去压榨百姓,更是逼得老百姓不得不奋起反抗,明朝也终于倒在农民起义的大潮中。
在明朝官员的工资收入降低一事上,朱元璋倒是不需要背太大的锅,正式以纸钞代替部分工资是朱棣干的事。
朱元璋的责任大概是,藩王制度让后世的皇帝们只能捏着鼻子忍受财政的减少。
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喜欢啥事都搞个“永制”或“祖制”出来,不让后代子孙根据社会形势和经济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
他主张的“八股文”也让明朝的读书人不善于改变,明朝实在是亡于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