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茂是常遇春之子却是个纨绔,最终被夺爵发配

常茂(约1356-1391),明朝开国名将常遇春的长子,祖籍安徽省怀远县,其荫父功,继承郑国公爵位。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常遇春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爱将之一,在明朝立国过程中战功赫赫,朱元璋便曾说道,“计其开拓之功,以十分言之,遇春居其七八”。可惜的是,常遇春在统一天下前夕不幸病逝,常茂正是凭借父功得以受封郑国公,成为明朝开国六国公之一。然而,常遇春勇猛无比、战功赫赫,儿子常茂却完全就是个纨绔子弟,结果最终自己把自己给作死了。

常茂生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乃是常遇春的长子,常茂兄弟几人的名字皆为朱元璋所赐,由此可见朱元璋对常遇春的宠信。洪武二年(1369年)七月,年仅四十岁的常遇春于柳河川突然病逝,这一年常茂才刚刚十三岁。

洪武三年(1370年)大封功臣,虽然常遇春已经病故,但念其功劳卓著,加封其年仅十五岁的长子常茂封为郑国公,岁禄二千石。要知道,明朝开国功臣之中,能够得以封为国公者仅六位,而常茂寸功未立便得以封公,完全凭借的就是父亲的战功。

常茂不仅年少骤贵,而且由于明朝开国功臣多有联姻,常茂的亲戚团体同样十分强大,太子朱标乃是其姐夫,洪武中期以后的大将蓝玉是其亲舅舅,而同为开国六国公之一的宋国公冯胜则是其老丈人。

自常茂出生以来,朱元璋先是忙着和陈友谅、张士诚争夺江南,之后又忙着北伐元朝,常年在外征战的常遇春,根本没有时间管教几个儿子。

如今,常茂年纪轻轻便位居国公,再加上庞大的亲戚集团,在明初可以说根本无人敢惹,如此情形下,导致常茂完全变成了一个纨绔子弟,《明史》便称其“骄稚不习事”。

冯胜作为常茂的老丈人,眼看着自己这位女婿平日里实在不太像话,也曾想过对其予以管教,然而年纪渐长的常茂哪里听得进去,不仅毫无改进,甚至还出处跟老丈人对着干,反而导致两人关系极为紧张。

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了消灭盘踞辽东、拥兵二十余万的元太尉纳哈出,朱元璋以冯胜为征虏大将军,颍国公傅友德、永昌侯蓝玉为左右副将军,率领步骑二十余万出征辽东,而为了让二代将领们加以历练,朱元璋还令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李文忠之子)、申国公邓镇(邓愈之子)随行。

面对明朝大军,纳哈出自知不敌,再加上部将全国公观童投降,以及降将剌吾的劝说,纳哈出最终选择投降。得知消息后,冯胜便派蓝玉率轻骑前往受降。

蓝玉见到纳哈出后,摆酒设宴招待纳哈出,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在宾主尽欢之际,蓝玉脱下衣服给纳哈出穿,蓝玉此举本是好意,却没想到这却是对方的忌讳。纳哈出不好拒绝,只好说喝完酒后再穿,但蓝玉却执意不肯,双方竟然就此僵持了起来。万般无奈之下,纳哈出只好扭头跟左右侍从窃窃私语,询问对策。

当时,常茂亦陪坐在一旁,眼见纳哈出与舅舅僵持在那,然而由于语言不通,根本听不懂纳哈出与属下的对话,正在其心急如焚之际,其麾下一个粗通蒙语的赵姓指挥偷偷靠近,告诉常茂说,“纳哈出这是想要复叛逃跑”。

常茂一听,二话不说便带人扑上去绑缚纳哈出,纳哈出大惊失色,慌忙跑出账外寻找马匹逃跑,常茂见状拔刀便砍,砍伤了纳哈出的臂膀。消息传出,纳哈出部下顿时一片骚动,随时有复叛的可能。

眼见酒宴乱成一团,都督耿忠为免事态扩大,连忙拥着纳哈出去见冯胜。在冯胜的好言劝慰之下,这才稳住了纳哈出,接着又派观童去稳定纳哈出所部,这才有惊无险的完成了招降事宜。

对于常茂的冲动举动,冯胜不敢有所隐瞒,回朝之后便将其所作所为与捷报一起呈了上去,常茂认为冯胜这是有意针对自己,加上当时恰好有人弹劾冯胜不法之事,常茂竟然也上书揭发冯胜不法之事,翁婿两人彻底闹翻。

根据《明太祖实录》的记载,“郑国公常茂坐前惊溃虏众,罪当诛”,朱元璋念在常遇春的功劳上,这才免其死罪,只是将其革除国公爵位,发配广西龙州。而冯胜也被解除兵权,就此闲居凤阳。

即便被罢免发配,常茂却依旧不老实,又在龙州“激变”了当地土官。当初,龙州土官赵贴坚去世,由于其死后无子,照例应当由其侄子赵宗寿承袭其位,且获得朝廷认可。

然而,赵贴坚的妻子黄氏却将女儿嫁给了常茂为妾,借着常茂的权势独揽龙州大大权。虽说妻女继承丈夫的权位,在土官中不是没有,然而此举毕竟有违朝廷诏令,更是激怒了赵宗寿,兵变一触即发。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常茂突然暴毙,之后黄氏和赵宗寿为了争夺权力,相互上书攻讦,更是有人捏造流言,声称常茂乃是诈死,赵宗寿知道实情。朱元璋听后大怒,责令赵宗寿献出常茂赎罪,并命杨文、韩观出兵讨伐龙州。

得知朝廷大军开到,赵宗寿不战而降,之后经过详细调查,证实常茂确实已死,朱元璋这才将军队撤回。

题外话:根据明初焦竑《国朝献征录》的记载,常茂并没有暴毙而亡,而是逃走了,并隐居于广西桂林恭城县的一个村落中,当地常姓村落的百姓便自称是常茂的后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