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蕃是谁?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太和四年(230年),魏人隐蕃假意叛魏降吴,成功潜伏到孙权身边当了细作。那隐蕃的成果如何,对东吴的统治造成了哪些影响呢
一,少有口才
建安十四年(209年),隐蕃出生于青州的一个大户家庭,所以自幼受到良好教育,喜欢读纵横家的书籍,逐渐成长为一个能言善辩、才思敏捷的人。
黄初七年(226年),魏文帝曹丕病死,子曹叡即位。随后吴蜀结盟,共同对抗曹魏。蜀相诸葛亮趁机北伐,一度夺取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威震关中;吴帝孙权则施展反间计,派人假作魏振威将军吴质降吴的书信,以此离间曹叡与吴质的君臣关系,但没有成功。
曹叡决定反击吴蜀,以显示自己并非软弱可欺。随后曹叡认为蜀汉君臣互信且内部稳定,而东吴君臣互疑且内部不稳,决定派间谍到东吴做内应,离间其君臣关系,使得东吴无法配合蜀汉攻魏。然后曹叡就苦思合适的间谍人选而挑中了隐蕃,决定派他到孙权身边当内应。
隐蕃与曹叡是如何认识的史书并未记载,不过曹叡当过平原王,封地在冀州平原郡。而平原郡与青州相邻,隐蕃又以辩才出名,应该在本郡很有名声,所以领郡的曹叡听说过他。本身挑选间谍就是十分隐秘的工作,而此次潜伏又是到吴帝孙权身边,所以曹叡应该与小自己三岁的隐蕃在少时见过几面,对他的口才留有深刻印象,才选中了他。
二,假投孙权
隐姓是一个很罕见的中文姓氏,而隐蕃又是隐姓在历史上少有的名人代表,可见隐蕃出身不高,不是世家大族,而是身份较低的寒门子弟。当时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选官注重门第高低,隐蕃身为寒门子弟,自然很难成为高官,所以他才愿意到孙权那里做间谍,好为国立功。
曹叡找到隐蕃,想让他到孙权那里谋求廷尉一职。廷尉为九卿之一,主管刑狱,为最高司法长官。隐蕃的任务就是在孙吴制造大案,借机牵连东吴群臣,好激化孙权与江东世族间的君臣矛盾,瓦解孙吴在江东的统治。
太和四年(230年),隐蕃假意叛魏,投降东吴。为了引起孙权的重视,隐蕃故意向他上书,称赞孙权是明主,而自己是抛弃昏君前来投靠的贤才。孙权见隐蕃写的很有文采,便立即召他入宫。隐蕃于是随机应变,同孙权讨论时局与政务,讲的头头是道,还多次提到刑狱之事,显示自己是专业的司法人才。
当时右领军胡综就在孙权身边陪他召见隐蕃,于是孙权问他这个人如何。胡综回答说:“隐蕃能言善辩,与东方朔和祢衡类似,但是才能远不及二人。”
孙权又问胡综,隐蕃能当什么官?胡综回答说::“隐蕃的才能不足以治理百姓,不如让他试一下担任小官。”
然后孙权想到隐蕃擅长刑狱,便让他担任廷尉监。廷尉监为廷尉的高级属官,秩千石,职责为辅助廷尉,权力仅在廷尉之下。隐蕃能由一个默默无名的曹魏降人一下就成为东吴高官,可见隐蕃口才之高超。同时说明孙权对江东世族并不信任,所以重用淮泗集团的北来之人打压他们,这才给了曹叡用间的可乘之机。
三,事泄被杀
权以蕃盛论刑狱,用为廷尉监。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称蕃有王佐之才,普尤与之亲善,常怨叹其屈。(三国志·胡综传)
廷尉监隐蕃担积极结交东吴高官,不仅与左将军朱据、廷尉郝普、卫将军全琮等人成为好友,还受到他们的高度称赞,被誉为“王佐之才”。
全琮、朱据都是孙权的女婿,也是受其拉拢的江东世族,所以位高权重。东吴群臣见二人都与隐蕃结交,便也前去拜访隐蕃并与之结交。
郝普原是蜀汉官员,后来投降东吴,所以受到一部分吴人的轻视。隐蕃见郝普正是自己想要取代的上司,还是东吴内部的受排挤人士,尤其对他刻意讨好。郝普则见隐蕃与自己出身相似,都是投降东吴的降人,便没有怀疑隐蕃对他阿谀逢迎的意图,还经常向他报怨自己受到的不公。
黄龙三年(231年),孙权派中郎将孙布向镇守淮南的魏将王凌诈降,请他前来接应,意在诱敌深入而重创魏军。王凌贪功心切,对此信以为真,便决定迎接孙布。此时隐蕃已在东吴潜伏一年,成功结交了大批东吴权贵,正考虑如何瓦解东吴统治集团。
如果隐蕃不救王凌,那淮南魏军就要受到重大损失;如果去救王凌,那自己就要暴露,潜伏计划也会功亏一篑。然而隐蕃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去给王凌报信。虽然隐蕃逃走失败而为吴军捉获,可王凌却发觉孙布是诈降而逃过一劫。
及至事觉,蕃亡走,捕得,考问党与,蕃无所言。吴主使将入,谓曰:“何乃以肌肉为人受毒乎?”蕃曰:“孙君,丈夫图事,岂有无伴!烈士死,不足相牵耳。”遂闭口而死。(吴录)
孙权派人对隐蕃严刑拷打,让他交待还有哪些同党,但隐蕃宁死不屈,始终没有回答。孙权于是派人劝隐蕃,叫他早些交待,不要白白替人受罪。可隐蕃来吴时就抱着必死之心,所以一直不肯说,最后被孙权手下折磨至死。
虽然隐蕃潜伏失败被杀,但他一个人也不肯招供,成功使得孙权对江东世族猜忌更深,怀疑他们之中有不少人是隐蕃的同党。然后孙权就逼死郝普,囚禁朱据,还重用酷吏吕壹,打压了不少东吴老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