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守城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许多人的观念中,古代战争的主动权往往掌握在进攻方手中。因为在多数情况下,进攻方在兵力、战斗意志等方面都占有优势,能对防守方形成压制。可事实上,史书中关于弱势防守方选择主动出击的记载很常见,其中最为经典的战役当属发生在东晋十六国时期的“淝水之战”。当时作为防守方的东晋以8万北府兵沿淮河西上迎战前秦80万大军,并最终在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击败敌军,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按理说,弱势的防守方在面对来势汹汹的强敌时选择据险防守似乎是更稳妥的选择。《孙子兵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有十倍的兵力就包围敌人,五倍的兵力就进攻敌人,两倍的兵力就分割消灭敌人,有与敌相当的兵力则可以抗击,兵力少于敌人应当撤退远地,避免与敌人正面交锋,弱小一方的军队如果要硬拼,就会变成强大一方的俘虏。由此可见,弱势方主动出击的结果很可能是以卵击石。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古代那么多战役中都频频出现弱势的防守方放弃固守反而采取主动进攻的情况呢?其实《孙子兵法》中也给予了答案,那就是: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战争是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所以没有一套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法则,发生在公元279年的“晋灭吴之战”就很好诠释了这一点。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下令发兵二十万攻打三国时代中仅存的东吴。晋军在战争开始阶段就一路势如破竹,东吴防线被迅速突破。为了阻挡晋军挺进,东吴皇帝孙皓派丞相张悌、丹阳太守沈莹等人率三万吴军渡江迎战。
吴军抵达牛渚(今安徽当涂北采石)后,沈莹认为晋军来势汹汹,难以与之相抗衡。所以稳妥的做法应该是将兵力集中在牛渚一带,等待晋军渡江后再发动决战,“若幸而胜之,江西(长江以西)自清”。沈莹的建议不无道理,当时吴军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若要主动渡江与晋军决战,“不幸而败,则大事去矣”。如果集中兵力防守牛渚沿线一带,逆袭的概率似乎更大。
然而,张悌却否决了沈莹的建议。他对沈莹说:“现在大家都认为吴国将要灭亡。如果等晋军渡江而来,到时候将士们心中惊恐,怕是没等晋军发起进攻,军队就溃散了。所以应当趁现在士气还能鼓舞起来,主动渡江与晋军决战。如果输了,大家一同为社稷捐躯。如果打赢了,我军兵势万倍,乘胜追击,定能战胜强敌。”
张悌的回答其实就已经解释了为什么弱势的防守方反而要选择主动出击。因为军队是由人组成的,每个人都有勇敢的一面和恐惧的一面。在双方实力相差极为悬殊的情况下,主动出击能激起将士们的进取精神,而被动防守则会引发大家的恐惧。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奋起反击。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基本都是弱势方主动出击才实现了大翻盘。
那么在古代战争中,什么情况下弱势的防守方才适合据险死守呢?答案是有希望的情况下。比如当城池遭到敌军围攻,但守城部队知道己方援军正在赶来。在这种时候,守城部队会表现得特别勇敢。反之一旦希望彻底破灭,防守方的战斗力往往就会迅速瓦解,不战而溃。
参考文献:《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