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李鸿藻,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提到晚清清流派,一般印象就是他们标榜清流,自命清高,眼高于顶,掣肘洋务派,直接加剧中国的落后。清流派首领就是李鸿藻,此人科举正途出身,文化极高,但缺乏政治实践,也看不清天下大势,认为当前危机是背弃祖宗,想要解决危机只能复古。这种书生之见反而加剧中国危机,李鸿藻的经历就是清流派历史的缩影。
一、李鸿藻简介
李鸿藻,河北保定人,1820年出生,自幼学习儒学,对四书五经烂熟于心。1852年中进士,此后历任多地学官;1861年被咸丰帝选为咸丰帝大儿子载淳的老师。被选为载淳老师这是李鸿藻命运的转折,因为载淳就是后来的同治帝。载淳幼年登基,两宫太后是女流之辈虽然实际决策但也不好抛头露面,所以她们就要提拔一大批同治帝的亲信。李鸿藻作为帝师,自然是最先受到照顾的对象,结果同治帝登基的当年(1862),一介教书先生李鸿藻就被升为了内阁学士、户部左侍郎。1865年,李鸿藻升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李鸿藻一直是书斋型学者,在地方也是当学官,从没有直接管理过百姓,丝毫没有政治经验,一介书生强行被提拔为帝国管理者之一,这不得不说是命运的安排。因为由学者直接当政治家,政治经验的缺乏,李鸿藻不懂得治理大国的道理,也看不出清朝所处的“几千年未有之变局”。他的政治经验完全来源于儒家四书五经,认为身正清廉就是好官,洋人蛮夷必须剿灭,却不懂得政治场上的手段和风云,以及清朝所处的国际环境。这种治国经验的缺乏是李鸿藻为何倾向于当清流的原因。
二、清流派的初现
19世纪60年代,清朝成功平定“发捻”等心腹之患,而洋务运动的发展又使得国力提升,清朝贵族就在 “大清中兴”的赞歌中一时苟安,表现就是1868-1871年同治帝、慈禧多次提出要重修圆明园。但他们忘却的肢体之患、肘腋之患一直在发酵,表现就是沙俄窥伺新疆;英国入侵西藏;美国垂涎台湾;日本吞并琉球、染指朝鲜;法国挑衅越南、觊觎滇桂。而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又是多事之秋,爆发了历时两年、跨越九省的丁戊奇荒。在这种内忧外患之下,一大批儒学士大夫崛起,他们为了挽救时局而奔走呼唤,这就是清流派出现的原点。
都察院,初见于明代,清代继承,其实就是历史上的御史台,专门负责督查百官、谏言时政、纠正过失。翰林院始于唐代,名义上是养着一群文人给皇朝点缀文字标榜功绩的宣传部,但也有条陈时弊的职权。本来在传统专制社会下,监察权从属于皇权,而翰林院又都是书生,指望这些人匡扶时弊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的职权大多都流于形式。直到慈禧时代,慈禧摆出了“开明专制”、“询于刍荛”(不耻下问)的样子,鼓励臣下上书言事。御史、翰林这些被压制百年的书生一听说现在太后都鼓励咱们批评时政,所以这些人也就真信了。慈禧的鼓励直接促成了清流派的出现。而慈禧的算盘则是利用他们掣肘洋务派,平衡日渐势大的洋务派官僚。
李鸿藻,1865年、1871年两次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这是都察院的长官,所以慈禧的“开明专制”对李有巨大鼓励。而且1867年后李鸿藻还入军机处参与军机。在军机处的李鸿藻和同为军机的沈桂芬产生了严重矛盾。二人矛盾众多,首先沈桂芬祖籍江苏,李鸿藻是河北,二人之间南北地域黑是根源;第二,政见不同,李以儒学为根据 “锱铢必较”,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沈则长期混迹政治场,没有书生之见,主张顺势而为,比如对日本灭琉球之事,李主张打日本救藩国,沈则主张打也打不过算了吧。李沈之争也成了李组建清流派的又一原因。
三、清流派的头目
清流派形成没有具体时间,一般认为是19世纪70年代,身为军机大臣也是都察院长官的李鸿藻,为了和沈桂芬斗争,李积极引用御史、翰林以为党羽。1875年,李的小弟们在李的授意下,意气风发、激扬文字,以北京旱灾为借口,用汉代发生天灾,天子就罢黜宰相为故事,大肆攻击沈桂芬,沈桂芬因此被革职。李和他的小弟们不仅抨击沈桂芬还兼谈国事、批评时政,因为他们摆出一副抬棺死谏、为民请命的面孔,所以受到了当时士子们的支持,声势颇为浩大,世人称之为“清流派”。
清流派击垮沈桂芬后,开始参与政治。其具体表现为
1、赈灾救灾
发生丁戊奇荒的时候,同治、慈禧却要修圆明园。以李鸿藻为代表的清流派坚决反对修园子。反对再修圆明园、省钱用于救灾之事是清流派发展的高潮。在反对慈禧修园子的同时,清流派大肆弹劾地方官僚救灾不力,逼得地方官僚认真救灾。
2、重视教育
李鸿藻和他的小弟们都是科举出身,对传统文化深有造诣。他们知道要救亡图存就得有人才,所以清流派十分注重教育。李鸿藻的几个得力干将都已精通教育著称,比如张佩纶、张之洞。
3、匡扶时局,其表现就是弹劾
因为乾隆朝以来,清朝官场的贪污腐败尾大不掉,俨然晚清重疾之一。李鸿藻等人以死谏著称,李的小弟张佩纶以弹劾为名,李的另一个小弟邓承修也专于弹劾“为人所惮,号为铁汉”。
4、直言敢谏
1880年发生了“午门案”,受慈禧出宫命令的太监,违反规定,强闯午门出宫,午门守军尽忠职守拒不开门,太监恃宠而骄,结果双方其发生冲突,慈禧偏袒太监,要斩杀午门守军。此言一出,清流派群情激愤力挺午门守军,结果午门守军被改为从轻发落。
5、自主对外
李鸿藻的对外态度无疑代表了清流派的看法。1878年,左宗棠收复新疆,清朝派完颜崇厚去俄国善后,崇厚居然签署了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消息传回国内,举国愤怒,李鸿藻更是频繁上书弹劾,就是在李鸿藻等人的压力下,清朝改派曾纪泽赴俄“虎口索食”,崇厚则被下狱问罪。
中法战争则是清流派主导外事的高潮,最开始清朝对法国灭亡越南是不管不顾的。李鸿藻提出:不救越,则滇粤危。而且李鸿藻还分析了中国必胜的原因,首先普法战争法国战败,实力早已消耗,清朝拉拢德国可以牵制法国;其次中国在主场作战,且经营洋务多年,军力有了提升;刘永福(本来要反清复汉,为了民族大义,加入清军,抗击侵略者)等人愿意效力,证明民心可用。所以李鸿藻和清流派坚决主张对外开战。
总结
在《郭嵩焘大传》中曾评价李鸿藻等清流派“平添混乱”,这种评价太过激进,也有失公允。以李鸿藻为代表的清流派,秉持着传统儒学中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精神,以仁义礼智信为基础,想要救亡图存的爱国热心是值得肯定的。李鸿藻等清流派绝对不是坏人,可历史的讽刺就在于,慈禧却利用李鸿藻等人的正直,将之变为巩固自身权力的砝码,让他们掣肘洋务派,致使党争发生,好人不一定能办好事。也许正是因为李鸿藻的德行无愧于正直,故1897年在慈禧支持下,光绪赠与去世的李鸿藻文正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