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明朝第四位皇帝,年号洪熙。今天知秀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历史上的朱高炽是在永乐二年被册封为皇太子,然后在父亲朱棣极度不信任的有色眼光下,战战兢兢的做了二十年的皇太子。朱棣在几个儿子中间最不喜欢的就是朱高炽,对他是各种挑刺找茬,可朱高炽就是硬生生挺住了,成为想废都无法废的太子,原因为何?
第一:朱元璋祖制加持,嫡长子身份护体
明朝自建国后,明太祖朱元璋就制定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皇位传承制度,并且以自己为榜样严格遵守,在长子朱标去世后,没有再立成年的儿子为新的继承人,而是立了朱标当时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而朱棣的嫡长子朱高炽就是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八年亲自指定的燕王世子。
根据《明史》中的记载,朱元璋对这位孙子很喜爱和看重,曾夸奖朱高炽:“孙有君人之识矣”,这相当于朱高炽除了法定的嫡长子身份外,还有朱元璋指定和赞扬等几重保护伞,就算朱棣不喜欢这个儿子,也要考虑破坏祖制值不值得?
第二:朱高炽文武双全,而朱高煦喜武厌文
在《大明风华》里,梁冠华饰演的朱高炽看似只是个有着肥胖身材,笑起来无害,喜欢家里长家里短的中年大叔,可实际在真实历史上,朱高炽是妥妥的文武双全。“靖难之役”中,朱高炽曾统帅区区万余守军就独抗李景隆率领的五十万朝廷大军对北平的进攻。
这一次朝廷军队对北平的进攻算是朱棣起兵后遇上的最重大危机之一,老巢要是被攻破,干什么都没用了,可留守的朱高炽却在一个多月时间内,敌我实力相差如此之大的情况下守住了朱棣最后的根据地,为朱棣能最终夺得胜利立下不世之功。
再说文的方面,朱棣执政时期,他自己负责的最主要的对外经略方向是北面的蒙古草原,前后五次亲自出征,把后方全部交给了监国太子朱高炽,而朱高炽无论是在朱棣大军的后勤供应上,还是日常国事的处理上,都能办得井井有条,史载:“东宫监国,朝无废事”。
而朱棣欣赏的二儿子朱高煦却是严重的喜武厌文,他也的确比朱高炽更像朱棣,可治理国家必须要文武平衡,缺那一头都不行,朱棣为了自己的功绩,需要经常出征,那么后方只能是朱高炽这样两手都硬的监国配合才行,朱高煦明显不是合适的处理庶务的好人选。
第三:文、武之争,治国必须依靠文官集团
朱棣出外征战,后方辅佐太子监国,帮助朱棣后顾无忧的主要是文官集团,而他们始终如一的支持朱高炽,排斥争夺皇位最积极的朱高煦,原因当然是朱高炽更像他们心目中的好皇帝,其实在文官集团眼中,朱棣都不是他们认可的圣君,何况和朱棣性格接近的朱高煦?
朱棣的“永乐盛世”必须依靠文官集团,武将只能帮助他开拓,打下来的和即将攻打的,除军事外的大大小小的事务还得文官集团来处理,朱棣在夺取皇位时已经把文官集团得罪狠了,为了他们能不带坏心思的帮助自己办事,只能认同文官集团认定的继承人朱高炽,给他们希望。
第四:皇太孙朱瞻基成了朱棣寄托未来的希望,也给了朱高炽相当的加持
朱棣的确对朱高炽不怎么满意,即便他处理事务的能力超级强,还好的是,朱棣在朱高炽身后看到了希望,那就是朱高炽的嫡长子朱瞻基,朱瞻基或许比朱高煦更像朱棣,而且在朱高炽的影响下,仁义又超过朱高煦,不但朱棣喜爱,连文官集团也能接受。
在儿子身上找不到寄托的朱棣把希望留在了孙子身上,于永乐九年把朱瞻基立为皇太孙,虽然朱瞻基嫡长子的身份本就是当然的皇位继承人,可朱棣还是亲自确认以表达自己的重视,之后,朱棣每次出征都带上朱瞻基,亲自培养未来的接班人,朱瞻基既然被朱棣看成了未来,那朱高炽的皇太子之位也就不用废了。
朱棣创造的“永乐盛世”离不开朱高炽的配合,几个儿子里面,也只有朱高炽能在朱棣出征的时候,整合内部资源给朱棣最大的支持,朱棣不喜欢他也得用他。朱棣登基的前期,或许还真的是想让二儿子朱高煦做继承人,他登基的第二年才册封太子就是为此。
可到了后期,朱棣的这个心思就慢慢放下了,在确定朱高煦确实不如朱高炽的情况,朱高煦的作用也就变了,朱棣后来抬高朱高煦地位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制衡朱高炽,是为自己生前的皇权而考虑,朱高煦在后来其实也知道父亲的心思了,所以为了皇位,甚至想到了造反。
不过朱棣显然不允许他过线,所以在永乐十五年时就强行让朱高煦去了山东就藩,没了朱高煦的制衡,朱棣又害怕朱高炽势力过大,因此除严密掌控人事、军事等重要权力外,还于永乐十八年单独设立特务机构东厂,代替早已被渗透的锦衣卫监督内外,防范朱高炽。
朱棣和朱高炽父子之间就是在配合和互相防范中度过了二十年,朱高炽之所以能保住皇位继承人的位置不丢失,除了前文说讲的几点原因外,朱棣矛盾的心理也是原因之一,他不喜欢儿子,但在自己要努力创造的功绩面前又不得不妥协,没办法,谁让他生的几个儿子里面只有朱高炽能帮助他完成“永乐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