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通行本共120回。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其作者以“大旨谈情,实录其事”自勉,只按自己的事体情理,按迹循踪,摆脱旧套,新鲜别致,取得了非凡的艺术成就。下面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时值春天,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外出踏青。《红楼梦》中,贾府的贵族女子也不例外,他们也会在春天踏青、郊游,观花赏柳。
分享几段大观园女子的春游图。
1、宝黛桃花树下读西厢。
三月中浣,早饭后,宝玉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偷偷看《会真记》。书中讲述了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这本书属于禁书,不允许少男少女读。宝玉看得入迷,“一阵风过,把树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
宝玉小心地拾起花瓣,用衣襟兜着,将花瓣抖在池塘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地上还有许多花瓣,这时,黛玉来了。
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上挂着花囊,真是韵人韵事。手内拿着花帚。
黛玉刚刚葬花回来。她见宝玉拿着书,就要看。贾宝玉还不给,在林黛玉的要求下,不得不给黛玉看。林黛玉把花具都放下,开始读书,越看越爱。宝玉和黛玉两个少男少女就在桃花飞舞的时刻里,并肩读书。他们被书中的故事吸引,被美丽辞藻陶醉。殊不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桃花装饰了你们俩,你们装饰了别人的梦,浓缩成一幅画。
2、黛玉葬花。
宝玉和黛玉读完西厢后,一起将落花收起,装在这绢袋里,埋进花冢。使花之香魂随土而化……
芒种节,也是花朝节,这天花神退位。黛玉再次葬花。她边哭边读一篇《葬花词》祭奠落花和花神。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闺,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
黛玉葬花是古往今来最美丽的画卷之一。看到许多黛玉葬花的画,可是哪一幅都感觉没有林黛玉的神韵。
黛玉见落花而感怀身世。她伤的是落花,也是自己悲惨的身世。“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黛玉悲哀地感觉到:落花的结局就是自己的结局。黛玉更悲伤的是,落花有自己心疼,而自己还不如落花。“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闺中女儿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3、宝钗扑蝶。
芒种节时,大观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大观园姊妹们“打扮得桃羞柳让,燕妒莺惭”。宝钗忽然发现前面“一双玉色的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
宝钗意欲扑了下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扑。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引得宝钗蹑手蹑脚地,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宝钗扑蝶,是宝钗放下心中壁垒,不再受端庄的束缚,释放天性的唯一一次机会。反映了宝钗少女的天真活泼,给人以美丽、轻快的感觉。
此时正是花朝节,是女儿的节日。扑蝶是活动之一。宝钗扑蝶,让人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薛宝钗。
赏春、踏青,有欢喜,也有悲哀。也许这就是春天,乍暖还寒的时候,倏忽冷,倏忽热,倏忽花开,倏忽花谢。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有喜有悲、有苦有甜。无论是繁华还是苍凉,看过的风景就不要太留恋,万花纷谢的春天离去了,还有稻花十里的夏天。
赏花、踏青,唯美的春天,还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