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李牧和王翦的读者,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单独抗秦,秦国鲸吞天下大势已定,大一统只是时间的问题。兴许是老天的眷顾,天纵英才于六国,其中典型的代表是廉颇,信陵君,李牧,项燕等,在他们的领导下抗秦战争取得了回光返照的胜利,为六国续命近四十年。上述英才中的佼佼者当属赵武安君李牧,长平之战赵国精壮悉数阵亡,邻国趁火打劫,北境匈奴寇边频频,赵国长期疲于应付,国力日衰,将乏兵疲,他仍能大破匈奴。后更有赵将扈辄折兵十万于武遂,兵力近乎枯竭,李牧仍连却秦军,令天下大震;成为了秦人眼中不可逾越的高峰,一时间令秦王政食不甘,寝不寐。《韩非子·存韩》有记载“秦王饮食不甘,游观不乐,意专在图赵”。
秦王政不会就此罢手,公元前229年,秦国经过长时间的精心准备,乘赵国天灾之时,出动数十万精锐由名将王翦领兵,再次进攻赵国。王翦灭赵《史记》有多处记载。
【十八年,翦将攻赵。岁馀,遂拔赵,赵王降,尽定赵地为郡】——《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後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李牧死后三个多月王翦迅速击败赵军,俘虏赵王和将军颜聚。“岁馀,遂拔赵”说明王翦灭赵耗时一年多,与李牧对战将近一年。没有史料记载这一年中发生什么,也没有双方交战的详细过程。世人皆言李牧和王翦战成平手,更有甚言李牧败于王翦,毕竟李牧死于秦国和王翦的反间计。但是笔者认为双方平手论和王翦战败李牧论皆荒谬不已,事实应该两人的巅峰对决,王翦处于下风,李牧当胜。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双方实力极不对等,王翦倚强凌弱不胜当以战败论之
赵国有四大劣势,一者长平之战损失惨重,赵国地处四战之地,战乱频繁,国力不增反降。长平之战前赵国国力尚不及秦国,更何况临近亡国前夕呢?二来赵国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又于武遂被秦军斩首十万,白起经略赵国除长平之战歼灭赵军四十多万外,未曾有一战斩首赵军达十万之巨。后李牧两败秦军,损失亦大,李牧最后一战中,兵力基本枯竭。三是赵国朝堂黑暗,昏君当道,佞臣横行,将领在战场上极易受到掣肘。秦国政治清明,君臣同心,幕僚得力,前线但遇不利,智囊团高效运转,应用外交和计谋力挺前方军事行动,尤其是反间计屡试不爽。最后是赵国天灾不断,饥民四起,国家更加虚弱不堪。
【五年,代地大动,自乐徐以西,北至平阴,台屋墙垣太半坏,地坼东西百三十步。六年,大饥,民讹言曰:“赵为号,秦为笑”。以为不信,视地之生毛。】——《史记·赵世家》
李牧就是在这种绝境下,抗秦一年之久,王翦占尽优势仍奈何不得李牧,实难称得上平手。以强击弱不胜当是败,以弱敌强不败既为胜。
第二,王翦意欲击败李牧于战场,奈何不遂其愿终使计
王翦与李牧交战一年后才使用反间计,就充分说明王翦一开始是想在战场上击败李牧。军人的最高殊荣源于战场上的建功立业,这对于王翦来说也不例外。更何况一系列的天灾给赵国带来了二次创伤,使原本遭受战争劫难的赵国雪上加霜,秦国此时伐赵,就像提千斤之椎击一浓疮一样简单,王翦此战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于他而言,击败李牧功成名就或许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是经过一年的战斗,李牧让他失望了,无奈之际又不甘心,亦不肯轻易认输,就借用战场之外的力量为自己挽回战场上失去的颜面与优势,所以反间计就应运而生了。如果王翦本着速战速决和减少损失的原则进行这场对决,就应该于战争之初的几个月使出反间计除去障碍,又何必与李牧进行旷日持久的决战,徒增秦军伤亡,靡费钱粮无数,如此作为于秦国和自己又有何益处呢?所以王翦最初想和李牧在战场上一决高下,结果却处于下风和不利势态,便祭出秦国屡试不爽的致胜法宝——反间计。
第三,据史分析推测李牧击败过王翦
现留存的关于战国时期的史料主要有《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其中以《史记》最为出名,是考究战国历史的首选史料。但是《史记》对于有些事件记载过于简略,错误也是颇多。主要原因是始皇帝焚书坑儒,烧毁诸子百家典籍和六国史料,司马迁编《史记》中的战国部分史料,主要参考资料就是秦国史书《秦纪》,因为秦史讳败,对于秦国败于六国的战例少见于史料,有些就是一笔带过,叙述极为隐晦,甚至不标注年月,双方统帅,己方出兵人数,以及自身的伤亡情况,但是秦国对六国的胜利往往是大书特书,歼敌数量亦是十分详尽,且秦军大胜《秦纪》往往标注“斩首”多少人,对于六国对秦胜利《秦纪》往往用“大破”、“破”、“走”等一些不痛不痒的隐晦词。这一点司马迁在《史记·六国年表》有详细说明。
【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为其有所刺讥也。……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学者牵於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悲夫!】 ——《史记·六国年表》
所以分析战国时期历史有时就不得不参考《战国策》了,刘向著《战国策》主要的参考资料也是秦国史料《秦纪》,其内容与《史记》记载的战国史有很多相似地方,很多记载能与《史记》对应,也记载了很多《史记》中没有的内容,唯一缺点就是作为国别体通史,《战国策》所讲述的事件都没有标注年份,想知道具体事件的年份也只能对照《史记》中的相关事件来推测了。李牧击败王翦的结论主要是根据《战国策》的记载,结合《史记》的相关内容,具体分析得来的,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一)李牧在最后一战中击败王翦
李牧于最后一战击败王翦可从《战国策》中略窥一二,相关记载如下:
【韩仓果恶之,王使人代。武安君至,使韩仓数之曰:“将军战胜,王觞将军。将军为寿于前而捍匕首,当死。”武安君曰:“繓病钩,身大臂短,不能及地,起居不敬,恐惧死罪于前,故使工人为木材以接手。上若不信,繓请以出示。”出之袖中,以示韩仓,状如振捆,缠之以布。“愿公入明之。”韩仓曰:“受命于王,赐将军死,不赦。臣不敢言。”武安君北面再拜赐死,缩剑将自诛,乃曰:“人臣不得自杀宫中。”遇司空马门,趣甚疾,出諔门也。右举剑将近自诛,臂短不能及,衔剑征之于柱以自刺。武安君死五月,赵亡。】——《战国策·秦五·文信侯出走》
以上史料的释义为:“韩仓果然向赵王大进李牧的谗言,赵王使人取代李牧统帅之位,令其速返邯郸。然后派韩仓胡乱找茬数落李牧: ‘将军得胜归来,大王向你敬酒贺功,可将军回敬大王时,双手紧握匕首,其心叵测,其罪当诛!’武安君急忙分辩说:‘臣胳膊患了曲挛之疾,伸不直,而我的身躯高大,跪拜之时不能双手够地,臣深恐对大王不敬而触犯死罪,便叫木工做了一个假臂,大王若是不信,臣可示之于王。’于是从袖中取出假肢给韩仓看。那假肢状如木橛,缠以布条。李牧恳求韩仓向赵王加以解释。韩仓却不理睬,冷言道:‘臣只是受命于王,大王赐将军死,绝不容恕,我不敢为你多言。’无奈,李牧朝北向赵王遥叩感谢往昔知遇之恩,抽出宝剑准备自杀,可转念一想:臣子不能自杀于宫中。于是他快步走出司马门。当他前行走出门之后,李牧右手引剑自杀,可是胳膊太短,宝剑无法刺透,于是以嘴含剑,将剑柄抵在柱子上自刺而死。李牧死后才五个月,赵国就灭亡了。”
《战国策》中的秦使反间计令赵王派人接替李牧兵权,并最终杀害李牧,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後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其将颜聚,遂灭赵。”完全呼应。
《战国策》中明确记载李牧在最后一战中战胜秦军的内容就是李牧战胜秦军,赵王向他敬酒贺功。而李牧最后一战对战的秦国统帅就是王翦。也就是说王翦攻赵,李牧带兵抵抗,在前期的接触战中赵军占了上风,李牧对王翦是局部战争的胜利,不能像宜安大捷那样全歼秦军,也不能像番吾之战那般击溃秦军,但阻止秦军灭赵的战略计划,并在战术方面上给予王翦很大的打击。赵王为李牧敬酒贺功,祝贺的是什么呢?祝贺的正是战胜王翦统领的秦军。李牧一连串的胜利于赵军可谓是军威大振,于秦军却是士气低落。王翦为扭转不利局势,被迫在战场之外下手,用计除掉李牧。史料上虽没有明确记载李牧击败王翦,但是据此分析,这也似乎成为王翦败于李牧的铁证。
(二)宜安之战王翦可能败于李牧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王翦恶之,乃多与赵王宠臣郭开等金,使为反间,曰:“李牧、司马尚欲与秦反赵,以多取封于秦。”赵王疑之,使赵葱及颜最代将,斩李牧,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大破赵,杀赵军,虏赵王迁及其将颜最,遂灭赵。】——《战国策·赵四·秦使王翦攻赵》
根据上述史料中 “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王翦恶之。”的递进语境关系,我们也可以看出,攻赵的主帅一直是王翦,战败于宜安的桓齮只不过是其副将和下属,所以桓齮的战败王翦是要负责的。《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鄴,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鄴安阳,桓齮将。”可以充分说明王翦的统帅地位。王翦把全部士卒合并成一支军队,王翦统率全军,过了十八天、遣返军队中斗食以下的无功人员,十人中推选二人从军,攻下邺邑,(此次军事行动是)桓齮为主将。桓齮十三年和十四年对赵国的战争实际是以王翦为主帅的秦军对赵国进攻作战的延续。王翦恶之,也说明王翦对于李牧的忌惮。
(三)番吾之战李牧很可能击败过王翦
关于番吾之战的描述,《史记》上有多处记载。
【三年(秦王政十四年),秦攻赤丽、宜安,李牧率师与战肥下,卻之。封牧为武安君。四年(秦王政十五年),秦攻番吾,李牧与之战,卻之】——《史记·赵世家》
【赵悼襄王元年,廉颇既亡入魏,赵使李牧攻燕,拔武遂、方城。居二年,庞暖破燕军,杀剧辛。後七年(赵王迁二年,秦王政十三年),秦破杀赵将扈辄於武遂,斩首十万。(赵王迁三年,秦王政十四年)赵乃以李牧为大将军,击秦军於宜安,大破秦军,走秦将桓齮。封李牧为武安君。居三年(赵王迁六年,秦王政十七年),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史记》对番吾之战的时间记载有自相矛盾的地方,《赵世家》中记载的是宜安之战后的第二年,也就是赵王迁四年(秦王政十五年),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是“居三年”,也就是宜安之战后又过了三年,也就是赵王迁六年(秦王政十七年)。
1.如果番吾之战发生在宜安之战的第二年,也就是赵王迁四年(秦王政十五年)的话,又怎么得出李牧在番吾之战中击败王翦呢?
根据《秦始皇本纪》中的“十五年,大兴兵,一军至鄴,一军至太原,取狼孟。”可知,十四年宜安大捷后,十五年秦国再次出兵,一路兵马开至邺城(今安阳地界,战国为魏国故地,后为赵所有,“魏与赵鄴”),另一路开至太原,攻克狼孟。符合番吾之战“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的事实。“南距韩、魏”就不能理解为在南方抗拒韩魏两国的进攻,只能理解为在南方抵御来自韩魏方向的秦军。这可做番吾之战发生在宜安之战的第二年的证据。
【十一年,王翦、桓齮、杨端和攻鄴,取九城。王翦攻阏与、橑杨,皆并为一军。翦将十八日,军归斗食以下,什推二人从军取鄴安阳,桓齮将。十二年,文信侯不韦死,窃葬。其舍人临者,晋人也逐出之;秦人六百石以上夺爵,迁;五百石以下不临,迁,勿夺爵。自今以来,操国事不道如嫪毐、不韦者籍其门,视此。秋,复嫪毐舍人迁蜀者。当是之时,天下大旱,六月至八月乃雨。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王之河南。正月,彗星见东方。十月,桓齮攻赵。十四年,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破之,杀其将军。桓齮定平阳、武城。韩非使秦,秦用李斯谋,留非,非死云阳。韩王请为臣。十五年,大兴兵,一军至鄴,一军至太原,取狼孟。地动。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初令男子书年。魏献地於秦。秦置丽邑。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地动。华阳太后卒。民大饥。十八年,大兴兵攻赵,王翦将上地,下井陉,端和将河内,羌瘣伐赵,端和围邯郸城。十九年,王翦、羌瘣尽定取赵地东阳,得赵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从《秦始皇本纪》中我们可以发现,从秦王政十一年开始,王翦、桓齮、杨端和三人的黄金组合,就开始对赵国用兵,十二年无战事,十三年,桓齮攻赵平阳,杀赵将扈辄,斩首十万。十四年桓齮攻赵军於平阳,取宜安,后被李牧击败,也就是宜安之战。但是被李牧击败于宜安《秦始皇本纪》中没有记载,算是对秦军失败的一次讳言,十五年也就是番吾之战,没有提及是谁出战,也没有交代战争结果,很显然又是一次失败后的讳言。十六年派兵接收韩国南阳地区,腾暂时代理郡守。十七年内史腾灭韩,十八年王翦,杨端和,羌瘣三人组合领兵攻赵。十九年灭赵俘虏赵王。
从十一年的攻赵之战到十八年的灭赵之战,除了十五年的番吾之战,秦国每次的军事行动都详细记载了统帅。而且对赵的军事行动往往不是一人领兵,而是三人组合出兵(十四年宜安之战例外),多方向进攻。从十一年到十八年秦国五次对赵用兵,王翦和杨端和有记载的出战是两次,桓齮三次。桓齮战败后的第二年也就是番吾之战虽没有记载统帅,笔者猜测,王翦和杨端和位列其中的可能性很大。桓齮攻赵,功勋卓著,他败亡后,作为名将的王翦肯定不能置身事外,缺席番吾之战的指挥。五次出兵,唯独番吾之战没有记载秦军统帅是不是让人觉得很蹊跷?是不是秦史为讳言某个人的失败而故意漏记?又会是谁让秦史意识到其重要地位,而不敢直言他的失败呢?很明显是王翦无疑,为什么不可能是其他人?因为连斩首十万赵军的桓齮都不值得秦史为其讳败,跟何况毫无名气的杨端和与羌瘣呢?
2.如果番吾之战发生在“居三年”即赵王迁六年(秦王政十七年),王翦败于李牧的证据就更为明了。
因为《战国策·燕三·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中有记载“今秦已虏韩王(《秦始皇本纪》中提到的韩国灭亡,即“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尽纳其地,又举兵南伐楚,北临赵。王翦将数十万之众临漳、邺,而李信出太原、云中”。这就说明李牧南距韩魏方向的秦军就是王翦的数十万大军了,王翦败于李牧就再明显不过了。史料中提到“今秦已虏韩王,尽纳其地” 发生的时间,就是“居三年(赵王迁六年,秦王政十七年),也是“秦攻番吾,李牧击破秦军,南距韩、魏”的番吾之战。
第五,对“王翦使反间计杀李牧,说明王翦强于李牧”的反驳
有人认为李牧在政治上是小白,远逊王翦,笔者则认为这是不经分析的主观臆断。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伸,从来没有剥离政治斗争的战争,统兵将领本身就是集政治和军事一体的存在。没有相应的政治能力,想成为统兵大将也不是那么现实,自古至今都是如此,这也是当代中国为什么把公职人员,尤其是军队公职人员的政治能力培养作为第一要务来对待。所以认为李牧是政治小白的网友,首先就犯了基本的逻辑错误。
秦王政和王翦行反间计诬陷李牧,称不上是政治手段,只能算是权术,也就是政治活动中那些见不得人的下三滥手段。虽说战争不论手段,只论胜负,但是王翦用权术胜李牧也不能说明其权术水平强于李牧。因为李牧身后是昏君佞臣,王翦身后是明君贤臣,没有小人拆台,尤其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秦皇虽多疑,但不至于昏聩,像赵王迁那样临阵斩将,此外,秦国重要贤臣乃是丞相李斯,整体而论,秦国政治清明,赵国政治黑暗,王翦所处的政治环境要比李牧强的太多。
此外政治权术能力再强的人,没有一个好的政治环境,即使天纵英才也是白搭,典型的案例就是俾斯麦时期的德国,俾斯麦作为19世纪最为杰出的政治家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无人出其左右。俾斯麦任德国首相时其政治能力得到充分释放,铁血政策统一德意志,大权在握身处政坛顶峰,使德国走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快车道。权术手段极为娴熟,不但威廉一世对他言听计从,而且纵横欧洲大陆数十年无敌手,几乎将向来精于外交权术的英国挤出欧洲大陆。可是,他在执政后期摊上了个有点昏庸的主——德皇威廉二世(德意志帝国亡国之君),从此被迫走下政治神坛,回家赋闲。俾斯麦晚年失意,我们能说他政治能力不行吗?能断定他不懂权术?古往今来,一个人的政治军事能力能否得到施展,跟他所处的政治环境息息相关。
长平之战后,白起意图乘胜追击,进攻邯郸,灭亡赵国。但是韩赵也如法炮制了秦国的反间计。
【韩、赵恐,使苏代厚币说秦相应侯曰……於是应侯言於秦王曰:“秦兵劳,请许韩、赵之割地以和,且休士卒。”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武安君闻之,由是与应侯有隙……秦昭王与应侯群臣议曰:“白起之迁,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馀言。”秦王乃使使者赐之剑,自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如果王翦使反间计杀李牧就能说明王翦强于李牧的话,那么苏代游说范睢使反间计,先是逼迫白起撤军,解了邯郸赵国之危,最后更是利用白起和范睢、秦王的矛盾谗杀白起,如此功勋岂不是比白起还要厉害得多?这显然是荒唐不堪的。
王翦作为四大名将与白起、廉颇、李牧并列,并不能说明其军事素养有多高,只能说他在灭亡六国的战争中建树最多,位列四大名将更多的原因是借助秦国强大的国力,建功最大,甚至比肩白起。单论军事素养,笔者认为他与擅长以弱胜强的李牧不是一个档次的,如果王翦不在秦国为将,他很可能在四大名将的榜单上“名落孙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