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三国中的程昱?为何地位不高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知秀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程昱是曹操手下为数不多的文武全才,他追随曹操的时间比荀彧、董昭、贾诩、郭嘉等人都要早,一生对曹氏父子忠心耿耿,多次在危难关头立下大功,深受曹操父子的信赖和倚重。但就是这样的一个为曹魏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人,生前的地位却不怎么高,这是什么原因呢?
程昱是兖州东郡东阿县人,他是个大高个,又“美须髯”。在黄巾民变时,他有勇有谋,辅佐地方官保全了本县,因而有了不小的名气。参加过枣酸会盟的兖州刺史刘岱曾想让程昱出来做事,给他一个骑都尉的高官,但程昱没答应。后来刘岱被黄巾军所杀,曹操来到兖州主政,曹操也听了说他的名气,请他出来做事,程昱立刻答应了。有人问他前后为何如此不同,程昱“笑而不应”。曹操与程昱见面后长谈,对他很欣赏,让他当寿张县令。后来曹操南征徐州,为了加强后方留守力量,把程昱调回来,让他协助荀彧守大本营鄄城。
张邈、陈宫趁曹操主力南下之机迎吕布入兖州发起叛乱,“郡县响应”,只有鄄城、范县以及程昱的老家东阿县没有加入,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荀彧认为程昱在本地深得民望,派他到范县、东阿县稳定人心。程昱先到范县,激励范县令靳允坚定守城信心,靳允后来设计将吕布派来夺城的范嶷刺杀,把范县牢牢守住。程昱又到了东阿县,与东阿县令枣衹一起“率厉吏民,拒城坚守”。在荀彧、夏侯惇、程昱、靳允、枣衹、薛悌等人共同努力下,到曹操回军时鄄城三地仍然掌握在曹军手中。曹操见到程昱后立刻握住了他的手,说:“不是将军出了大力,我就回不来了。”曹操提拔程昱为东平国相。
曹操与吕布战于兖州,这一仗打得很残酷,当时兖州一带闹了蝗灾,最大的问题是缺粮。曹操不得已向袁绍求援,袁绍开出条件,说援助可以,但要曹操把家眷送到他那里,实际上就是做人质。曹操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侮辱,但眼下舍此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有点动摇。程昱当时从外面办事回来,听说这件事马上来见曹操,他力劝曹操不要答应袁绍,并表示眼前虽有困难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克服。曹操得到了程昱的支持,打消了原来的念头。程昱立即行动,利用自己在兖州一带的影响力替曹操分忧解难,他四处征集粮食,甚至“掠其本县”,也就是回到家乡东阿县把老百姓的粮食搜刮一空,以充曹操的军粮。
一般人都很看重名声,即使不太看重的也会顾忌在家乡父老眼里的形象,在外面再作恶但一般不会跑到家门口干坏事。程昱把老家整个县都抢了,虽属被逼无奈,但也留下了恶名。这还不算,据史书记载,在程昱弄来的军粮里还有一种东西叫“人脯”,也就是人肉干,这是骇人听闻的事情,乱世里也有人吃人的事,但军队拿人肉做干粮则极少发生,后面这件事影响到了程昱的一生,也影响到程昱的历史评价。
曹操迁献帝于许县后,任命程昱为尚书,想让他协助荀彧处理朝廷事务,但是兖州一带始终有事,曹操又任命他为东中郎将,兼任济阴郡太守,让他“都督兖州事”,官渡之战前程昱被提升为振威将军,是曹军中首批有将军名号的人之一。袁绍发动官渡之战时,程昱手下只有七百人留守在鄄城,曹操考虑程昱手中的人马太少,想给他再派二千人去,程昱分析说鄄城只有七百人,袁绍就不会重视这里,如果增兵袁绍反而会重视起来,后来果然如程昱所料。曹操对贾诩说:“程昱的胆略过于古人。”程昱不仅没有要曹操增兵,反而征集流亡民众,训练出一支数千人的队伍支援前线,程昱在关键时刻又立下一件大功。
其后程昱经常在曹操身边,成为曹操重要的谋士。魏国建立时,曹操拜程昱为卫尉,是部长一级。曹丕禅让后,本来像程昱这样追随曹操时间长、立下大功多、能力突出的老臣,应该有更高的职位,贾诩、董昭甚至王朗、华歆这些人都位居三公了,但程昱仍然是卫尉。其中的原因史书也有交待,认为程昱当年以人脯为军粮,“由是有失朝望,故位不至公”。程昱八十岁时死去。
好人也会偶尔干一件坏事,只要及时反省,并做到今后不做坏事或者尽量少做坏事,仍然可以得到大家的原谅。经常做坏事,以做坏事为乐趣,大部分时候干的坏事比好事多,这种人被称为“恶贯满盈”,这样的人生前再有权势,死后也必然会被唾弃。好人不常做坏事,但一不小心就做了件大坏事,坏到无法让人容忍,很难被人原谅,这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也足以定性一个人,比如那些触及人伦底线的事,做了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抹也抹不掉,走到哪里都会被指指点点,成为一生的噩梦。
不同时代对“人伦底线”有不同的内涵,有些事过去不被人容忍,但随着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的进步,现在也可以容忍甚至被视为正常,但还有一些事如吃人、弑亲、种族屠杀等,无论社会如何进步、观念如何更新,都不会被大家接受。还有一些事虽然不是那么骇人听闻,但也被视为越过了伦理道理的底线,遇到这样的事一定要头脑清醒,千万不能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旦触及到了这些事,对个人来说都将是万劫而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