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仪最后为何会落得一个自尽的下场?发生了什么?

杨仪最后为何会落得一个自尽的下场?发生了什么?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杨仪,字威公,襄阳人。杨仪在早年间一直在荆州刺史傅群手下担任主簿,建安二十二年杨仪离开了傅群前往投奔关羽。关羽刺史担任襄阳太守一职,之后关羽将杨仪任命为功曹,话让他作为信使派他去面见刘备。一番交谈下刘备发现杨仪对政治国家军事大计很是精通,非常喜欢他,征召他为左将军兵曹掾。同年刘备与曹操在汉中发起汉中之战,这场战争以刘备的胜利而结束。在占领上庸之后刘备进位汉中王,杨仪也被升任为尚书。

建安二十六年刘备即皇帝位,成功建立蜀汉政权,年号章武,与孙权、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之后他以为关羽报仇为名义发兵征讨东吴,史称夷陵之战。章武二年,刘备在夷陵之战中被陆逊打败退至永安,刘备病逝后刘禅继位,诸葛亮殚精竭虑辅佐朝政。为了实现兴复汉室的目标,诸葛亮于建兴三年用两年多的时间休养生息,使得蜀汉的实力大涨。杨仪被诸葛亮任用为参军,代行相府事宜。建兴五年诸葛亮上书《出师表》,然后与赵云率军进驻汉中,杨仪也一路跟随。之后杨仪被封为长史,加绥军将军。在诸葛亮北伐期间,杨仪不仅帮助诸葛亮制定规划,筹措粮草,让诸葛亮没有后顾之忧;还将军中的礼节与制度都安排好。

跟随诸葛亮北伐的还有魏延,魏延在大破费瑶和郭淮后被提拔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而且授予假节,进封为南郑侯,在北伐队伍里,是仅次于诸葛亮的存在。杨仪与魏延虽然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魏延虽然作战勇猛,但是性格孤傲,素来与长史杨仪不和,二人都互相看不惯对方。诸葛亮虽然心有想法但也不忍心责怪他们。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在临死前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这条命令不但没有避免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矛盾,反而还挑起了魏延与杨仪之间的争斗。杨仪之后率领部队退回成都,魏延带着自己的军队快马加鞭赶在了杨仪的前面,烧掉了回函中的栈道。回到成都之后杨仪与魏延都上书举报对方谋反,最后马岱在杨仪的派遣下斩杀了魏延并将他的头颅带到了杨仪面前,还诛灭了魏延的三族。

在那之后杨仪觉得自己劳苦功高,应该接替诸葛亮掌握朝政,让他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诸葛亮在生前早就定好的自己的接替人,是被他看不起的蒋琬。蒋琬于是为尚书令、益州刺史,而杨仪被命为中军师,遭到了闲置,杨仪也成为了一个官位高没有实权的,被架空了的人物。从那之后杨仪经常发泄牢骚,自认为比蒋琬资历老,才能超过蒋琬,最后确实蒋琬后来居上。最后费祎秘密举报了杨仪,建安十三年杨仪被贬为平民,流放到汉嘉郡。杨仪对自己被流放的事情感到非常不甘心,选择上书诽谤,最后以自尽收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