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宋代张择端(约公元1111-1125年)所绘,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宋朝时的广告形式,幌子、旗帜、招牌和灯箱、彩楼的表现,在长534.6cm,宽25.8cm的长卷中,除景物的遮挡外,画面上有各家商店设置的广告招牌23处,广告旗帜10面,灯箱广告4块,大型广告装饰彩楼、欢门5座。宋代是中国汉文化成熟时期,商业繁荣,当时的广告文化相当发达。下面知秀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我要研究中国的广告历史就必须从商人阶层的出现谈起,夏、商、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三个朝代,周朝时期“周民中一部分会做买卖的人是商朝的遗民”,他们被迫集中在洛阳,被另眼相看,既失去了土地,又无政治权利,为了维持生计,只好东跑西跑做买卖,所以后来把这些做买卖的人叫商人。这种为周朝贵族所不齿而又为平民所不能为的行为成为商朝遗民主要从事的行为,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农轻商,也许是从这时候开始的吧!
周朝末年历史上称作春秋战国时代,那时我国已有商贾之分,既行为商坐为贾。东汉班固等编撰的《白虎通》中有这样的话:“商之为言商也,商其远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谓之商也,贾之为言固也,固其有用之物,以待民来,以求其利者也。行曰商,止曰贾。”故通物为商,居卖为贾。按地区的远近和供求的实际情况,带货物前往进行交易的称为商,把人们需要的货物,在固定场所销售并谋取利润的称为贾。由于二者经营方式的不同,传播商品信息的方式也不一样,于是产生了几种不同的广告形式。
在清明上河图约275cm处,是图中的焦点,桥上有两个地摊,商贩正在叫卖,吆喝着争拉买主。这是吆喝广告。吆喝是最早的广告形式,屈原在《楚辞?离骚》中记载:“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并在《楚辞.天问》中提到:“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师望、吕望指的是姜太公,他在朝歌店铺里卖牛肉,周文王如何能够认识他呢?是因为他高声叫卖吆喝招徕生意的结果。吆喝既推销了牛肉也推销了姜太公自己。
《楚辞》中记载的一段是中国叫卖广告的最早表现形式,这种叫卖或吆喝形式推销商品,一直流传至今。不同的行业,叫卖声也有各自行业的特色,各有各的调门,各有各的韵味。有的借用乐器伴奏,有的利用扬声器各显神通。相声大师侯宝林,在他的相声段子里经常表现这一题材。
由于吆喝不但费口舌,声音也传不远,于是“音响广告”就应运而生了。《诗经》中的《周颂?有瞽》一章里就有“磬圉,既备乃秦,箫管备举。”的诗句。即拨郎鼓,据汉代郑玄注:“萧,编小竹管,如今卖汤饧者所吹也。”唐代孔颖达疏解亦云:“其时卖饧之,吹萧,以自表也。”也就是说,在西周时小商贩们就懂得以吹乐器吸引人们的注意而招揽生意。
我在去四川九寨沟的路上,看见一个卖麻花糖的,手里拿着一个小铁锤,敲一个弯曲的铁板,发出“当当”的声音。我问:“你不吆喝,人家怎么知道你卖麻糖?”她说:“我一敲,人家都知道,这是敲麻糖。”今天我们在某些地区还可见到货郎的“拨郎鼓”,理发的“唤头”,卖油郎的“油梆子”,收破烂的铜钹等都是音响广告的形式,今天的商家为了招揽顾客在门前摆上音响播放流行歌曲也是如此。
在清明上河图约127cm处有行驶于汴河上的漕运船只,泊于码头,脚夫装卸东南之货,旁边有一小酒馆,凉棚前斜插一竹竿悬彩旗两串,棚柱上挂酒幌一只。幌子原指布幔,后被引申为扩展的各种行业标记的专称。如酒幌、煎饼幌、理发幌、马具幌、膏药幌等。
约在286cm处,桥头有一酒楼,前面装饰彩楼,上悬五条幅旗,上书“新酒”。约在472cm处,画面城内有一条横贯东西的大街,街中最大的脚店为“孙羊店”,歇山顶,楼广三间,皆客满,门前扎结彩楼,前设欢门,彩楼西角斜插一竿,悬五条幅旗旗帜广告,书“孙羊店”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