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有多狂?他的狂体现在哪些方面?

说到龚自珍,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提起晚清诗坛的健将,龚自珍的知名度数得上前三,他的一生中留下了数百首诗歌。

这个人有多狂呢?

他的“狂”体现在生活方方面面。

“飞靴”事件

正当万马齐喑、异常烦闷的暴风雨来临前夕,晚年龚自珍自京城南下,居住在昆山羽琌山馆。

好友魏源在扬州仓巷有一座絜园,每次经过扬州,便寓居于絜园秋实轩。

龚自珍为絜园题写过一副对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总一代典,成一家言。”

从中可以读出很多含义。

有一次,龚自珍与客人在秋实轩高谈阔论,手舞足蹈间,竟然将靴子踢飞了。

送客时到处寻找靴子,怎么也找不到。

几天后,才发现靴子在帐子顶上。

学问上的狂

龚自珍一直渴望能有经世济民、安邦定国的机会。

他投身于科举,固然这是读书人的唯一途径,但更是为了借此进入国家权力的核心,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清道光三年,叔父龚守正任会试同考官,龚自珍照例回避,不能参加会试,母亲段驯还专门写诗来劝慰他。

己丑年四月二十八日,龚自珍应廷试,第一个交卷出场,友人恭维他“君定大魁”。

他却嗤鼻说道:“看伊家国运何如。”自己能否夺魁,却是关乎清王朝国运的事。

可见龚自珍抱负之大、自视之高。

对于科举,龚自珍有自己的看法。

有一次,他去拜访身为礼部尚书的叔父龚守正。

叔侄尚未寒暄几句,就有人通报,有一位门生求见。

来人新近点了翰林,正春风得意呢。

龚自珍只好暂去耳房回避,外间的交谈倒是听得很清楚。

尚书问门生最近忙些什么,门生回答,也没啥要紧的事,平日只是临摹字帖,在书法上用点工夫。

尚书夸奖道:“朝考无论大小,首要的是字体端庄,墨迹浓厚,点画工稳。若是书法一流,博得功名直如探囊取物!”

门生正恭聆教诲,龚自珍却忍不住在隔壁哂笑道:“翰林学问,不过如此!”

听到这话,那位门生很是窘迫,慌忙告辞。

尚书勃然大怒,将龚自珍训斥了一番,叔侄间闹翻了脸。

龚自珍未入翰苑,抑郁不平,他干脆让女儿、媳妇、小妾、婢女都每天临池,专练馆阁体。

若是有人说翰林如何了不起,他便嗤之以鼻:“如今的翰林还值得一提吗?我家的女流之辈,没有一人不可入翰林。不凭别的,单凭那手馆阁体的毛笔字,就绝对够格!”

消费上的狂

从青少年时代起,龚自珍就随从父亲奔走南北,与硕学名士、潦倒文人、草野侠客、山林隐士、市井小民、勾栏妓女都有往来。

他挥金如土,待等囊中羞涩,又向友人告贷。

在扬州,不但吃喝都在好友魏源的絜园,甚至连身上的衣服、脚上的靴,也是魏源的。

有一次,他从金陵回扬州,身上的白狐裘上半部挺新,下半截却都是泥污。

原来,那两天雪雨交加,寒风彻骨,朋友送给他白狐裘御寒,他身材短小,又不知裁改,拖在泥水中竟浑然不觉。

生活上的狂

这位思想家、大诗人是不喜欢盥洗的,甚至一连几天都不洗脸。

魏源让仆人端了脸盆恭伺,他竟大发雷霆:我一向不喜欢盥洗,你让仆人这样做,不是轻侮我吗?

魏源只好赔着笑脸道歉。

读书习惯上的狂

龚自珍爱读书。每天早晨,“仆人置槃香一,淡巴姑一,巨罂旁置一烟筒而计甚巨,山民日坐其间,无他事焉”。

看书看得倦了,即沉沉睡去。虽穿衣戴帽,仍不管不顾。

仆人如果要为他解脱,反而被他呵斥驱赶。

这才真正是手不释卷。

龚自珍作文写诗时嬉笑怒骂、纵横恣肆,字里行间激情洋溢,在生活中也是“性不喜修饰,故衣残履,十年不更”,被称为“龚呆子”,更有人说他是狂士、怪物。

然而他怪得有理而有节。众所周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的名句。

假如他始终拘拘谨谨,能在近代中国“大变忽开”之际,写出如此振聋发聩的诗句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