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 爸爸可以这样做帮助发展宝宝语言能力

要培养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就是要同时培养孩子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亲子交流和沟通是最重要的,家长一定要利用自己的优势多和孩子交流。

爸爸经常说给孩子听,增强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

语言是一种社会行为,在早期语言发展的每个阶段,孩子与父母或其他照料者之间的互动都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从婴儿出生的那一刻,爸爸就要经常说给孩子听。虽然刚开始孩子尚无法听懂大人的语言,但是这样的亲子对话就是一种早期的“输入”,能极大地促进孩子的语言理解能力的发展。

做一个主动的交谈对象

心理学有研究表明,婴儿在出生之前听到的“母亲的语言”可以“提前定调”其耳朵接收的声音。婴儿在学会使用单词之前,会不断地通过哭、咕咕声、咿呀声等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感受。这有助于提高婴儿识别和理解语言的能力。所以,当孩子还在娘胎中时,爸爸就要做一个主动的交谈对象,并一直保持下去,经常说给孩子听,保证婴儿能够从大人身上得到足够的语言刺激。

爸爸重复说给孩子听

在咿呀学语期,大人通过重复婴儿发出的声音可以帮助婴儿逐步接近真正的语言,比如,当孩子懵懂地发出“妈妈”、“爸爸”时,可以字正腔圆地跟他重复这些简单的词语,婴儿就可能马上跟着大人重复这种声音。大人模仿婴儿发出的声音会影响婴儿发声的数量和语言学习的节奏。同时,这也有助于婴儿体验语言的社会性。

帮助婴儿理解口语单词

在一项研究中发现,父母对9个月或13个月大的婴儿的发声和游戏做出反应,能够预测婴儿语言发展里程碑的时间,比如最初的口语单词和句子。爸爸可以通过一定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日常生活中的口语单词。比如,可以指着一个玩具说“请把车车拿给爸爸”,鼓励孩子跟踪自己的视线;如果孩子没有任何反应,可以拿起玩具对孩子说“这是车车”。

使用儿语化的语言风格进行交流

和孩子说话的时候,不要担心其他人听起来会有什么感受。在大人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语言的情感比语言的内容更重要。如果仍然采用跟成人交流的语气和词汇对孩子说话,孩子很快就会感到枯燥,更不会认真听大人说话。可以把讲话的速度放慢,声调变高,用比较夸张的、抑扬顿挫的语气,使用简短的单词和句子,不断地重复。这就是儿语化的语言风格。

鼓励孩子说给大人听,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到了1岁左右,大部分孩子都已经开始学说话,哪怕是蹦出几个简单的单词。在语言表达方面,女孩的发育相对而言比男孩早一些。大部分女孩在1岁之前基本上就能清晰地说出几个词语或者短语,比如“妈妈吃”,而大部分男孩可能都要到1岁以后才能达到这个水平。无论女孩还是男孩,只要孩子开口说话,我们就要多鼓励孩子说给大人听,逐渐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认真聆听孩子所说的话

由于刚开始说话的时候,孩子都会表现得很缓慢和吃力,因而有些家长就会迫不及待地帮助孩子说出他们的想法。爸爸一定要有耐心,无论孩子说得多么艰难,不管你有多着急,都要让孩子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到孩子说完以后再去帮助孩子。

经常跟孩子互动交流

倾听大人说的话,可以帮助孩子学习语言。当孩子开始说话时,爸爸可以通过重复最早说出的单词和纠正发音来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在跟爸爸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通过模仿可以学到很多词语和简单的句子。更为重要的是,大人在交流中对孩子的敏感回应和积极关注非常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

利用重塑法进行重新陈述

重塑是一种对儿童所说的话进行改变措辞的方法,通过把话语变成提问的方式,以完整语法的句子形式把孩子不成熟的语言进行重新陈述。比如,当孩子说“猫猫在叫”,就可以问他“猫猫在哪里呢?”当孩子看见面包说“要吃”,就可以说“宝贝要吃面包”。

大声读给孩子听

大人为孩子阅读的频次和方式可以影响孩子的说话能力,最终影响读写能力。大人为儿童阅读分为三种类型:叙述型、理解型和成就取向型。叙述型阅读,集中于描述图片中发生的故事,并鼓励孩子进行复述。理解型阅读,鼓励孩子更加深入地思考故事的意义,并做出推论和预测。成就取向型阅读,直接将故事讲完,在阅读之前向孩子介绍故事主题,读完后向孩子提问。

有心理学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在1到3岁间经常听大人大声阅读,尤其是对话式阅读,那么,他们在2到5岁期间会表现出较好的语言技能,7岁时会表现出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