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直自称中山靖王之后,为何始终无人怀疑?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提起刘备,除了仁义之外,其最为为人熟知的标签,无疑就是“皇叔”这层特殊的身份了。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刘备乃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然而刘备与刘胜之间不仅相隔年代久远,且中山靖王刘胜有多达120多个儿子(《汉书》),刘备的身世显然已经无法自证。那么,为何没有人怀疑过他的“皇叔”身份呢?也没有人去求证核实呢?
从中山靖王刘胜到刘备,求证难度已经十分困难
虽然《三国志·蜀书》中明确记载,“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且提到刘备是刘弘之子。然而,由于中山靖王刘胜距离刘弘年代太过久远,这层身份实际上已经很难得以证实。
中山靖王刘胜是西汉景帝的第八个儿子,中山靖王自己则有儿子多达120多个,其中第五个儿子刘贞获封陆城亭侯,就封于陆城侯国(在今河北省涿县),其后裔便形成了中山王的一脉分支,即涿县刘氏,而这个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27年。
汉武帝在位期间,采纳贾谊的意见推行“推恩令”,并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废除了106位诸侯的爵位,史称“酎金夺爵”,而陆城亭侯刘贞便是在这次削藩之中被削去爵位,废为庶人。
也正因此,自刘贞之后这一脉的情况,正史便再也没有记载,也就是说刘备之父刘弘是否为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根本没有明确记载。虽然现代各种刘氏族谱大多对这段空白进行了补充,但各地族谱的记载却多有互相矛盾和错误之处。
目前流传的各种版本之中,以刘少卿的《刘氏新族谱》所载流传最广,即刘备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第17代孙,传承顺序为:刘胜→刘贞→刘昂→刘禄→刘恋→刘英→刘建→刘哀华→刘宪→刘舒→刘谊→刘必→刘不疑→刘惠→刘雄→刘弘→刘备。然而,这种说法同样有漏洞,要知道汉献帝刘协乃是长沙王刘发的十三世孙,如果刘胜到刘备相隔十七代的话,那么刘协便不可能称刘备为“皇叔”。当然,除了《三国演义》之外,正式并未提到刘备的“皇叔”身份,只是表明了其汉室宗亲的身份罢了。
不过,正是由于从中山靖王刘胜到刘备相隔太过久远,且中间还隔了一个新朝,再加上中间又出现了大量史料空白,想要求证实际上已经十分困难,甚至可以说根本不太可能。
刘协和刘备需要这层关系,其他人则不必费力不讨好
在东汉末年那种混乱的局势之下,各股势力可以说是各怀鬼胎,也正是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刘备的这层身份自然也就没有人去怀疑,更没有人跑去求证什么了。
1、刘备需要这层身份。在汉末天下各路势力中,刘备虽然志向不小,但却是起步较晚,且起步较低的一个。因此,刘备不论是为了在乱世中求发展,还是为了将来争夺天下,除了他的仁义之外,显然需要这个汉室宗亲的身份,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招揽人心,才能在与其他人的争夺中不至于太过无力。要知道,自汉武帝时期“废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在君权神授观念的影响下,相较于后世的王朝末年,此时的汉朝皇室,还是具有一定号召力的,否则曹操也就不用“挟天子以令诸侯”了。
2、刘协需要这层关系。东汉末年的刘协,虽然贵为皇帝,但处境却着实不妙,从董卓到李榷、郭汜,再到曹操,他始终只是个受人摆布的傀儡罢了。当然,刘协并不甘心始终作为傀儡,否则也就不会有“衣带诏”这类事件的发生了。然而,受制于曹操的刘协,想要凭借自己摆脱控制显然不太可能,他急需一个强力的外援帮助自己摆脱困境,此时刘备的实力虽然不算太大,但对于并无太多选择刘协来说,这样一个便宜“皇叔”,他自然也乐得承认,而根本没有必要予以戳穿。
3、其他势力漠不关心。对于曹操来说,此时的汉朝天子就掌握在曹操手中,至于多一个少一个汉室宗亲,对曹操并没有什么影响力,毕竟此时的汉室宗亲数量已经足够庞大了,更何况刘备即使拥有了汉室宗亲的身份,也必须听从皇帝的诏令。至于其他的各路诸侯,只是一心忙着扩充自己的势力,对于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显然关注度也没有那么高,毕竟早期群雄之中,汉朝宗室可不止刘备一个,而且多一个宗室与曹操作对,他们也是乐得如此,自然也就不会费力不讨好的跑去求证了。
如上所述,刘备“皇叔”身份想要求证,本就是极为困难之事,虽然无法直接证明皇室宗亲的身份,但同样也无法拿出直接证据来反证。此外,东汉末年的各股势力,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显然也不会费力不讨好的跑去怀疑和求证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