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最厉害之处是什么?他是否真的勤政爱民?

说到雍正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很多人受电视剧《雍正王朝》的影响,觉得雍正是一个极为勤政、爱民、节俭的伟大改革家形象。真的是这样吗?下面我将细细道来!

要问雍正勤政吗?那必须的!但非要说勤政到把自己活活累死就有点胡说八道的意思了!论勤政,汉光武和明太祖绝对比雍正强出一大截。

雍正是个爱宠狂魔,其宠物所受的待遇估计比当时的中产阶级生活还要好!

至于节俭,雍正的节俭更多的和南齐明帝萧鸾的节俭一样,只是做做样子!(可以去《清世宗实录》了解下!)假如雍正饭桌上拣饭粒是真的,那他拣一万年饭粒所节约出来的国民产值,怕也抵不了他以玛瑙、翡翠与24K黄金制造一个痰盂的花费吧!(腐败啊!排产计划岂止上百!)

雍正还是个爱玩的主儿,喜欢各种汉服和西洋cosplay,花了不少时间来玩。爱玩是要花钱滴,所以雍正虽然不下江南,花钱也不如老爹和儿子,但也算得上奢侈了。

雍正书法不是盖的,我觉得“知道了”三个字就他写得最好看了!有木有?与老十三超级铁,不多说了!

但是,是否这就证明雍正被高估了呢?不,雍正仍旧是容易被低估的。

雍正最厉害之处,不在于是不是勤政,是不是节俭。难道勤政节俭就一定是好皇帝了?(朱由检同志表示不服!.)

雍正是天生的改革派,地主官绅、满清旗人的噩梦,没有门户之见,唯才是举(虽然事后卸磨杀驴也不少),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冷面王(真香)!

康熙时代的重臣,除了大名鼎鼎的索额图、明珠之外,前有图海、岳乐、杰书,后有福全、费扬古,基本上不是宗室,就是满洲贵族,完美体现了满清统治集团的严重封闭性。

康熙任人唯亲,御下宽松,所以晚年官场一片腐败,常年征战,赈灾不利,加上明末小冰期还有余波,饥荒造成的“人相食”之类的纪录不胜枚举。

雍正朝四大名臣:张廷玉、李卫、田文镜、鄂尔泰,只有一个西林觉罗·鄂尔泰是满人,还是汉化程度极高的,只是下级贵族家世,举人出身。

武臣方面,雍正朝三大武臣:岳钟琪、年羹尧、策棱(是个牛人,外蒙独立,功不可没)。两个是汉人,一个是蒙古人,没有一个满人。而乾隆朝的武臣:傅恒、阿桂、福康安、海兰察、明瑞、兆惠、班第……清一色的满人(乾隆对于张廷玉也是用完就扔,田文镜死得早还被指责坟头草太高)。

我们再来看雍正做皇帝的十三年间干过哪些事情:

1723年,即位,上任刚满月就下令让各省官员把数年拖欠国库的银子还上,还不上的就抄家!后面还顺带抄了江宁织造府曹雪芹他们家,《红楼梦》就是这么抄出来的(心疼老曹家,被康老爷子坑得不轻!)!

刚上任就追缴库银,得罪了省部级官僚,成功获得“抄家皇帝”成就。

1724年,施行“耗羡归公”(火耗归公), 清朝官员薪酬效仿明朝,工资少得可怜,官员的高消费生活不能靠正常收入维持,于是对民众有了所谓“耗羡”即正税之外的附加税,默许州县官员在收税时加征银两。

雍正下旨规定,禁止官员直接加收“火耗”银,改由朝廷统一征收,收来的“火耗”银先入国库再由朝廷当作官员补贴(“养廉银”),按级别统一发放!该措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百姓的额外负担,增加了国库收入,制约了官场的贪污乱象。

上任第二年就没收了基层官员的小金库,得罪了基层官僚,成功获得“大清银行行长”成就。

同年,雍正开始了改革的重头戏——“摊丁入亩”,伴随摊丁入亩的是官绅一体纳粮,一体当差。摊丁入亩的意义重大,可以参照王安石的“新法”和张居正的“一条鞭法”。都明白规定了要“丈量全国土地统一纳税”,稍微动脑筋一想,一体纳粮的基础肯定是要知道他家的地有多少,摊丁入亩明面上没有说“丈量土地”,但是切不可以为雍正的改革没有做这件事。

上任第三年得罪了地主乡绅,获得“大清银行财务总监”成就。

这里我再延伸一下:

康熙五十年丁数是2462万,康熙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以后增加的人丁数从此就不交税了(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清朝从此只收2462万丁的税赋,折算成口是6000万口。而实际上,康熙末年全国人口已经有一亿以上。考虑到清朝到了乾隆朝已达3亿人口,这6000万的纳税人口,是绝对养不起负担越来越重的大清国财政的。

(明初实际人口约6500万,在册人口6000万。西晋初年实际人口约3500万,在册人口2400万。这么一看,康熙爷打击豪强,统计户口的手腕还赶不上司马炎!)

所以毋庸置疑,雍正的摊丁入亩,给大清起了续命之功。按雍正的政策延续下去,到了清朝灭亡前夕,实际田亩约1450万顷,在册田亩720万余顷,隐瞒了50%,这时候的清朝已经有4亿多人口。如果还按照康熙爷的路子搞下去,到清末就只有15%的人交税……哦,不对,按照康熙爷的计划,哪里撑得到1912年?1800年都悬!

1726年,听从云贵总督鄂尔泰建建议,开始对云、贵、川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进行“改土归流”,废除当地土司制度,仿效内地改派朝廷官员进行管理称为“流官”,朝廷对当地有直接收税权。此措施加强了清朝对云、贵、川等少数民族集中区的统治,也增加了税收。

上任第四年,获得“土司爸爸”成就。

1727年,“废除贱籍”(作秀的成分远大于实际效果),乐户、娼妓、乞丐、抬轿、捕鱼、媒婆、小手工业者等一大批服务业从业人员,托雍正爷的福可以光明正大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了(雍正帝虽然废除了贱籍制度,但是并没有给这些人相应的土地和物资,也没有指导他们再就业,毕竟除了那些所谓的手艺,他们也不会做别的)。雍正保留了八旗制度(他骨子里还是强调等级观念的),看来是深知手握枪杆子的重要性啊!

上任第五年,“改变了中国一大批人的命运”,获得“观音菩萨”成就。

雍正后期则是在不断为完善和推行新政做努力,包括铲除异己,被人们熟知的对自己的兄弟下手,对自己的儿子下手。(圣母心泛滥的估计会在这儿吐槽雍正!)

1735年,解锁“死神”成就。

为雍正写了这么多,喝口水先......

雍正之后二百年评价一直偏负面(从上至下得罪了个遍,不黑你黑谁?自个儿子都看不下去了!),许多人把锅甩给读书人,说实话这锅他们背不冤,但是我们也不该忘了读书人里面出现了“董狐之笔”和“崔抒弑君”这样的事,中国历史的延续不断记载,读书人的作用最大。

雍正在位期间虽没有出现大规模农民起义,但零散的反抗还是经常发生的。雍正的镇压措施十分严厉,不论具体情节,抗官者即以反叛论处,斩杀不赦,造成了许多滥杀的现象。

同时,雍正在对外交往中也固步自封,阻碍了东西方科技文化交流。他的性情偏急,喜怒无常,手段残酷,造成了许多冤假错案(文字狱)。

雍正还好大喜功,急于求成,因为如此,故河南垦荒,四川清丈,陕西挖井,直隶营田,本意为利民,却劳而无功,反成民间之累。

再有就是雍正的庙号是世宗(庙号大家都懂吧),算是盖棺了,我们可以看看历史上庙号是世宗的有哪些。说几个有代表的:汉世宗刘彻,后周世宗柴荣,金世宗完颜雍,明世宗朱厚熜。世宗乃是守成令主的美号,评价不低了!

如果要在清朝皇帝里排个top榜,雍正最起码是老二,没有雍正,就康熙朝晚年那种腐败的吏治,国库都快被借空了,一旦国家有事,中央政府可是连钱都拿不出来,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情景。

就是在这种烂摊子下,雍正出手,愣是把一个即将要嗝屁的帝国扭转了局面,让乾隆有了瞎霍霍的资本。(大清交给乾隆的时候,国库存银超五千万两,照李团长的话说,没有这点儿家底,我敢和坂田联队叫板?!)

此时乾隆想说:我给儿子留了个和珅,他到底多有钱,我也是死了之后才知道的!(和珅:没我劳心劳肺的去贪污,你能活的这么潇洒?)

我们现代人在评价雍正的时候要注意看雍正在当政时做的事情,对当时的清朝,对当时的老百姓,对今后的中国造成哪些影响,要站在客观真实的角度分析历史,则无往而不利也。

雍正这样一位承前启后,成功为清朝续命百年的皇帝,还是值得夸一下的!至于影视剧嘛,戏说而已,何必当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