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他用写书的方式实现了人生价值

说到张岱,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大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八月二十五日,张岱出生于浙江山阴县。张家有座寿芝楼,墙上挂着一支笔,取下来写字,写啥都应验。没孩子写生孩子,病了写吃啥药。张岱母亲写了想生孩子,神笔让她去某地取颗仙丹,吃了,便生下张岱。张岱初生便患了痰疾(指痰热所致癫狂),吃了好几筐牛黄丸才好。

五岁,元宵节,张岱跟着父亲去龙山看灯,笙歌管弦,沉沉昧旦。正月十六,父亲请织造太监上山顶星宿阁吃饭,走到山底,看到朝廷贴的禁条,太监赶紧笑着说,“遵他,遵他,咱们遵他”。嘴里说着“遵他”,身体却很诚实,一帮人乘轿上山,举目四顾,手可摘星。

六岁,一日,舅舅出一对子,画里仙桃摘不下,张岱对曰,笔中花朵梦将来。舅舅说,你就是咱家的江淹(南朝文学家)。又一日,客来,见池中荷花,出一对子,荷叶如盘难贮水,张岱对曰,榴花似火不生烟。举座击节赞赏良久。

十岁,祖父罢官回家,郁郁寡欢,为了排解胸中郁气,便蓄了很多声妓,诸如可餐班,苏小小班等等。可餐班最好,因班中有人名叫王可餐,故名。苏小小班因班中有人名叫潘小妃,马小卿。

十五岁,祖母去世,祖父遣散诸姬,潜心向学。拥书万卷,诗文日进。

十六岁,张岱陷入彷徨,不知前途何在。此时外公已经死在内阁首辅任上,祖父罢官回家,朝中无人,张岱非常迷茫,遂往会稽山下南镇庙祈神,问前途功名。

二十六岁,张岱于龙山下设斗鸡社,仿唐朝诗人王勃写了《斗鸡赋》,一帮浮浪子弟每天跟他斗鸡,张岱屡屡获胜,赢得古董字画无数。一日读野史,见唐明皇李隆基跟他一样也属鸡,也喜欢斗鸡,结果差点把大唐江山斗没了,遂戒绝此戏。

二十七岁,编纂《徐文长逸稿》。徐文长是嘉靖年间大文豪,放浪形骸,才华绝世,一直是张岱偶像。徐文长一生著述颇丰,张岱祖父说,整理徐文长逸稿“如拾孔雀翎,自当取其金翠,弃其羽毛”。意即徐文长写的文章有好的,也有坏的,要去粗取精,弃劣选优。张岱遂请祖父把关,整理出一部“徐文长精品文”来。

二十九岁,祖父去世。当时张岱正在苏州游玩,祖父有三万卷藏书,上面写满张家几代人批注,可惜都被张岱叔父兄弟和门客奴婢趁乱取走,“三世藏书,一日尽失”。

三十二岁,编纂《古今义列传》,从西周开始,到大明崇祯元年,一共辑录了五百多名“忠义之士”。张岱回忆,小时候读水浒,见宋江这个土匪头子“少有挫折,就为之扼腕叹息”,生怕官兵们把梁山好汉抓了。等到征方腊,梁山好汉死的七零八落,遂“惨然悲悼,不忍终卷”。之所以这么喜欢宋江,便是出于”忠义“二字。有感于此,他编纂了此书。

三十四岁,张岱最喜欢的伶人父亲死了,张岱典当一件貂裘,埋葬其父。

三十六岁,家乡大旱,张岱重金聘请一帮人扮成水浒里三十六好汉祈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人,就去郊外找,去山间找,去邻县州府找,终于凑齐,个个皆如书中描述,有九分相似。祈雨时观者如堵,万人空巷。当时义军四起,人心不安,有人问,你弄一帮土匪祈雨,到底几个意思。张岱一脸懵逼,我只是觉得好玩,没想那么多意思啊。可是又不能说没意思,略一寻思,说,梁山这帮好汉,最后都招安了,成为大宋忠义之士,为首者便是“及时雨”。我用他们祈雨,便是想让上天降一场“及时雨”啊。人们听了,哄笑而去。

当年晚冬,张岱住在西湖附近,大雪三日,湖中人鸟俱寂,月明星稀,张岱独乘小舟去湖心亭赏雪,烤着火炉,品着小酒。

没过几天,其父去世。其父也是豪横之人,少年时与朋友拼饭量,先吃一只十斤重肥鹅,后用老鹅汤煮了十大碗冷淘面,朋友甘拜下风。

三十八岁,中秋之夜,聚集一帮好友优伶声妓,一共七百多人,在苏州虎丘寺喝酒唱曲,声如潮涌,山如雷动。半夜饿了,让和尚们煮饭吃,和尚们用大木桶挑饭,供应不迭。众人四更方散,月光如水泼地,人在月中,宛若出浴。

三十九岁,张岱第一次参加省试,因格式不符合规定而落榜。落第后抑郁不平,虚拟了一篇小品文,以二人对话形式讽刺考官有眼无珠,看不懂自己写的文章,不能选拔良才。当然这是所有自诩才子的通病。大明考试形式是八股文,起承转合,非常严格。这也是为了能够有个可操作的评价标准。否则人人剑走偏锋,这个用文言文写,那个用翻译体写,还有用甲骨文写,“文无第一”,让考官怎么判卷子。没有统一标准的考试,便会显失公平。所以张岱落第一点不冤。不按套路出牌,自然风险很大。

四十三岁,八月十三,明月当空,张岱乘坐夜航船和朋友在西湖饮酒,怅然若失,如此好月,难道就这么抱被而眠?话音刚落,岸上一妙龄女子问道,可以载我一程吗。一帮老色鬼当然应允,女子上了船,婉媚可人,一个喝得有点醉的朋友出言调戏,姑娘豪爽如红拂,能跟虬髯客喝一杯吗。女子欣然应允,夜半三更,朋友问,姑娘家住何处。女子笑而不答,上岸而去。

四十六岁,张岱在南京秦淮河见到娈童阿宝, 阿宝妖冶如女,而娇痴无赖,张岱大喜道,你就是西方迦陵鸟(此鸟音声清婉,和雅微妙,为一切鸟声所不能及)。意即阿宝唱歌声音好听,宛若天籁之音。张岱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 人无痴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我的朋友有书画癖,有蹴鞠癖,有鼓钹癖,有鬼戏癖,有梨园癖。

四十八岁,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吊死煤山,清军入关,顺治皇帝继位,江山易鼎,大明亡了。

四十九岁,张岱为避兵乱,隐居剡山,所藏三万余册图书尽毁。二十年前,其祖所藏三万余册图书尽毁,张岱感叹道,这就是我家“书运”啊。

五十岁,张岱穷困潦倒,九月重阳,“午炊不继”,写下《和贫士七首》,其一曰:秋成皆有望,秋萤独无依。空中自明灭,草际留微晖。霏霏山雨湿,翼重不能飞。山隈故盘礴,倚徙复何归。清飙当晚至,岂不寒与饥?悄然思故苑,禾黍忽生悲。

五十一岁,张岱避乱山中,奴仆全都作鸟兽散,抛下他孤凉一身,唯一陪伴他的,便是鬼火一样的残灯和散落一地的残卷,他很想一死了之,又觉得还有啥事没做完,内心非常煎熬。

五十二岁,隐居快园,潜心著述。搭了一座茅草屋,种菜养鱼,抚琴自娱,写下《快园十章》。其一曰:厥蔬维何?冬菘夏瓠。味含土膏,气饱风露。藿食莼羹,以安吾素。日买菜乎,求益则那。又曰:有何可乐?南面书城。开卷独得,闭户自精。明窗净几,蔬水曲肱。沉沉秋壑,夜半一灯。再曰:空山无人,读书深柳。聊用养和,赖此红友。子美掀髯,浮白在手。博浪一椎,取以下酒。

以前张岱读书,必须“红袖添香”,现在读书,只有“红烛为伴”,其中凄凉,不足为外人道。

张岱中年丧偶,年轻漂亮的美妾早已转投他人怀抱,只留下两个“如猿”老妾,干些汲水洗衣烧火劈柴的粗活,一睁眼就跟他要饭吃,“呼米又呼柴,日作狮子吼”。张岱“寒暑一蔽衣,捉襟露其肘。嗫嚅遇人言,自觉面皮厚”。他的好多朋友都做了清朝的官,依然锦衣玉食,妻妾成群。如果张岱出山侍奉新朝,这些富贵荣华唾然可得。但他“恐丧所守,宁使断炊”。宁愿吃不开饭,也不丧失气节,只好“忍看朋辈成新贵,黯居陋室觅小诗”(这两句我写的,有才吧)。

四个儿子各有所谋。老大在外打工,勉强糊口。老二醉心功名,想考进士。这点遭到张岱反对,张岱身为大明忠臣,学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不当清朝的官,但是二儿子根本不听他叨逼叨。你饭都吃不开了装啥清高。老三出去混了游侠(流氓),“性命在朋友”,只有老四陪在老爸身边种地种菜,过生日能给老爸端碗粗酿拜寿。还有两个未成年女儿,每天牵着他的衣角,哇哇大哭,要吃菱藕。

顺治十一年八月二十五日,张岱58岁生日,无酒无肉,连饭都没有,小儿子摘了些野菜,给他煮了碗菜汤。张岱凄然泪下,遂作《饿诗》,中有“翻恨偷生久,多余十一春”。十一年前清军入关,如果在那一年死了,就不会受这么多罪。又戏作《自题小像》: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

六十岁,参与编纂《明史纪事本末》。

六十七岁,张岱连续作《舂米》《担粪》《种鱼》《看蚕》等诗,已经成为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农了。辛苦干活的同时,不忘怀念一下“先前阔”。“余生钟鼎家,向不知稼穑。奴仆数十人,殷勤侍我侧。喜则各欣然,怒则长戚戚”。

六十九岁,自作《墓志铭》。“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年至五十,国破家亡,避迹山居,所存者破床碎几,折鼎病琴,与残书数帙,缺砚一方而已。布衣蔬茛,常至断炊。回首二十年前,恍若隔世”。

张岱自谓,“称之富贵人可,称之贫贱人亦可;称之智慧人可,称之愚蠢人亦可;称之强项人可,称之柔弱人亦可;称之卞急人可,称之懒散人亦可。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文章不成,学仙学佛学农学圃俱不成,任世人呼为败家子,为废物,为顽民,为钝秀才,为瞌睡汉,为死老魅也已矣”。

七十八岁,因编纂明史与査继佐(金庸先祖)交恶。

八十二岁除夕,独饮浊酒,作诗道:岁除无一事,默坐对寒林。剑失空弹铗,弦残无断琴。烧钱饯穷鬼,酹酒腊文心。拨尽松筠火,口占梁甫吟。

八十四岁,张岱写完最后一部书《琯郎乞巧录》,撒手人寰。在本书序言中,张岱写道,世界光明者为日月,人之光明者为智慧。吾生来愚拙,见人有智慧之事,智慧之言,心窃慕之,不能效法,故作此书。虽不能传灯钻锐,大展光明,若能囊萤映雪,微芒闪烁,幸矣。

著名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章诒和说,张岱文章既有傲世的锋芒,又有玩世的谑癖,乃“明清第一散文大家”。他以书写的方式,确立了自己的人生终极价值。哪里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哪里肯定有张岱;曲终人散,风冷月残,有人吹出一缕悲箫,那听客肯定还是张岱。一个多么丰富、美好的男人。若生明清,只嫁张岱。

余秋雨盛赞张岱,博学多才,潇洒幽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