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岳飞吗?知秀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这是岳飞的《满江红》,壮志豪情,慷慨激烈,一统家国的乐观主义在这首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写下这首词时,他不会想到,自己的一生没有马革裹尸,反倒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01
岳飞,字鹏举,生于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南宋中兴四将之首,著名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他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天生神力,20岁的时候,就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武艺高强到有以一当百之能。少时有义节,自幼熟读兵法,胸怀一腔热血报国之志。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军侵略大宋,宋钦宗为了求和,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岳飞学艺归来的途中,看到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不仅心生愤怒,誓要从军报国,收复失地。但是又担心妻儿母亲无人照顾,不由得陷入了两难之地。岳飞母亲知道岳飞的想法后,她虽为妇人,但是身有节气,曾经为了更好的教育岳飞,还曾学过“孟母三迁。”
为了鼓励岳飞参军报国,岳飞的母亲还在岳飞背后刻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后世还将此事传作一段佳话。之后,岳飞便背着母亲的愿望,含泪告别家人,踏上了从军之路。
02
岳飞参军之后,凭借着勇武和谋略,一路披荆斩棘,立下不少汗马功劳,朝廷也对他非常重视,并委以重任。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军南下攻打宋朝首都,掳走徽、钦二帝,和后宫嫔妃,大臣三千余人,东京城被付之一炬,导致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耻”。这一战,使得天下为之震动,无数忠义之士或自杀殉国,或报国参军。宋朝上下第一次空前团结。此时正在军中征战四方的岳飞得知此消息,目眦尽裂,仰天长啸,发誓要杀尽金人,报仇雪恨。
宋高宗赵构继位之后,时年25岁的岳飞向他上书北伐,书中数千字,字字慷慨激烈。他怀着一片报国之心,憧憬着北伐的场景,但不料,赵构回答他说:“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并将他革除军职,驱逐出军营。然而,岳飞抗金报国的决心并没有被动摇,他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并得到重用,重新开始了军旅生涯。
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军直捣黄龙,进攻皇帝赵构所在的临安。面对来势汹汹的金军,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岳飞临危受命,在离城三十里处的清风亭决战金军,此一战,岳飞大败金军,敌人仓皇逃走,岳飞率军追击,致使敌人横尸十五里。同年五月,岳飞率领岳家军驻扎牛头山,俯窥建安城,并派兵骚扰建安城中的金军,历时半个月的战争,最终斩敌无数,收复了建安等地,杀得金军一听到岳飞和岳家军的名字,便胆战心惊,后来也流传出了那句千古名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03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岳飞上书请求收复襄阳六郡,被准许,遂率军出征,此战,岳飞16岁的儿子岳云大放异彩。襄阳六郡,被岳飞轻易收回。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进军襄阳,准备直捣中原。三月,岳母病逝,岳飞得知此事以后悲痛不已,自行解职,扶母灵柩至庐山安葬。并上表朝廷,乞守三年终丧之制。
然而在朝廷的催促之下,岳飞忠孝两难全,再次回到军中,七月正式北伐。在岳飞的带领之下,宋军势如破竹,杀的金军闻风丧胆,一路收复了上津五县、长水、福昌、灵宝、颖昌、伊阳等地。岳家军所到之处,城中百姓无不携带箪食瓢浆,欢迎王师,岳飞之名,响彻天下。
在这样的情况下,金人见岳飞无法战胜,便开始散布岳飞功高震主的流言,并放走了被俘虏的秦桧。秦桧回到宋朝后,利用手中的权力,时常栽赃诬陷岳飞,但岳飞有军权在身,且支持者颇多,一时无法动他。于是秦桧便将手伸到了他身边的人身上,如韩世忠等人,但每一次都被岳飞保了下来。
绍兴十一年八月(公元1141年),岳飞被陷害,以至于失去军权,成为了闲职,此时的岳飞自请回乡闲赋养老。然而秦桧并没有放过他,岳飞遭诬陷谋反因而进入狱中,他的儿子岳云,和身边的亲信也都被抓了起来。令人震惊的是,诬陷岳飞谋反的人,主谋有九个都是他麾下将领。对此专家表示,不要考验人性。
这九位主将背叛岳飞的原因无非两点。首先,他们中大多并非都是岳飞的嫡系下属,大多还是隶属于朝廷,因此对于岳飞并没有多少信服感,其次岳飞在百姓心中声望极高,遭致这些人的嫉妒,从而被举报也不无可能。其次,当时岳飞已经下狱,岳家军群龙无首,秦桧正当宠手中权力过大,负隅顽抗不但不能解救岳飞,还有可能害得自己也身陷险境,为自保他们也不得不构陷岳飞。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证词,成为了对岳飞定罪的关键。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岳飞被赵构下令处死,其子岳云和手下张宪也都被斩首示众。岳飞死前,悲愤不已,并在纸上写下八个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死时,年仅三十九岁。
结语
岳飞无愧于民族,无愧于天下,他千古流芳,被后世所铭记,所尊敬。如今的岳飞墓前,秦桧夫妇被反捆着双手,低着头,跪在墓前。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祭奠岳飞,为岳飞所鸣不平,那九位举报岳飞的将领们,也永远和秦桧一起,被钉上了耻辱柱,遗臭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