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有一天孩子在幼儿园发烧了,于是老师打电话给妈妈,妈妈便把他接了回来,原来是感冒了,于是孩子在家里修养了几天便康复了,可是从此就再也不愿意去幼儿园了,早上只要送幼儿园就开始拼命哭闹并且情绪暴躁。
这个小朋友的现象让家长摸不清头脑,孩子本来非常喜欢幼儿园的啊,又有那么多的好朋友,又非常喜欢老师,可为什么一次不经意的生病却突然间让孩子像变了一个人似得,还有的孩子因为一次生病就变的非常的粘人,还有的孩子就是每次幼儿园放假或小长假,就不愿意再去幼儿园了!
其实这些情况或类似的现象,很多孩子都出现过,我们总会说孩子小不定性,大大就好了,其实这些跟孩子小不定性没有多大关系,当然凡事都是事出有因的,至于什么原因让孩子原本喜欢的地方却产生了这么大的恐惧情绪?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产生了这些情况?我们家长该如何正确化解孩子的情绪?该如何正确的解决问题呢?
其实这是一种很常见的分离焦虑,我们在找原因之前,要知道孩子的情绪、思想逻辑是谁来控制的呢?当然,就是我们的大脑!我们所说的每一个字、做的每一个动作、还有你情绪的好坏......所有的一切都源于大脑,我们都知道大脑分为左右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不仅在解剖学中是属于分离的,在功能上也是大不相同的,它们就像两个人一样,它们有各自不同的独特“个性”。
左脑热爱渴望秩序,是逻辑的、求实的、语言的和线性的。右脑是全面的、非语言的,它发送并接受信号,这些信号包括面部表情、眼神接触、语气语调、身体姿势和手势等,右脑不关心细节和秩序,这些事是左脑的任务,右脑专门处理意象、情绪和个人记忆。换句话说,人们的直觉和发自内心的感觉就是来源于右脑。
左右脑就像是两个岸边,它们之间是一条河,而我们就坐在一条小船上行驶在这条河中,当我们的小船游在河的中间的时候,我们是既有理性情感又稳定的状态,当我们的小船离左岸边越近我们就会变得越固执,当我们的小船离右岸边越近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越情绪泛滥。
当然固执和情绪泛滥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们就要让我们的小船尽量的在河流的中间前行。而我们的孩子有时很难控制这条小船,时而靠左时而靠右,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做好孩子的引导工作,确保孩子可以保持在河流的中间部位(帮助孩子保持左右脑协调工作)。
我们现在回到之前的那个生病后突然不愿意上学的例子上,其实这个小朋友在幼儿园发生的经历已经成为了他的亲历式记忆,年龄这么大的孩子都属于典型的右脑主导型,他们还没有掌握用逻辑和文字表达感受的能力,小朋友感受到了强烈的情感,他无法用语言清晰的理解并表达出来,所以就导致了他一系列强烈的情绪及对幼儿园的排斥反应。
这个小朋友把被扔在幼儿园、父母的离开、生病,以及让他不安的情绪或害怕的感觉,都联系在了一起,他的大脑和生病时身体不适的感觉告诉他:“不好的事情是,幼儿园=父母离开=生病=不安=害怕”,从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孩子为什么会有排斥幼儿园的反应了,这样也让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孩子了!
我们知道这个原因之后,解决起来就比较简单了,那我们就用复述故事的方式方法来治愈孩子的情绪吧,因为这招最管用。当孩子遇到害怕或让自己紧张的事情时,往往我们家长们总是会用回避问题或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其实这并不会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因为孩子根本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你的回避会让孩子更难弄明白事情的经过及真相,变得更加迷茫,所以当孩子下次再遇到这些类似的情况时同样会害怕、紧张的,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就让我们尝试着与这个小朋友聊一聊吧!我们把方法告诉了孩子的妈妈,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妈妈在家是如何通过这个方法来让孩子变回从前的吧!
他的妈妈对孩子说:“我知道你这段时间不想去上幼儿园,是因为你在幼儿园里生病了,那么我们一起来回忆下那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我们那天早上一起起床后,一起唱了一首手指歌,我们还在窗户边看到了爸爸开车去上班,然后我们洗刷后去上幼儿园了,在路上你还抓了一只蚂蚁,对不对?”孩子点点头,妈妈接着说:“那我把你送到幼儿园里,离开之后又发生了什么呢?你来告诉妈妈好吗?”
孩子便复述了一些离开后的情况,还说了他觉得自己不舒服就想妈妈了,就哭了起来,妈妈然后说:“嗯,生病了会很不舒服,我知道你的感受,妈妈生病的时候也很不舒服的,但是幼儿园里有你最喜欢的两个老师,我相信他们会照顾好你的,并且老师知道你想妈妈了,所以就给妈妈打了电话,我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就赶去了幼儿园接你了。在我去之前是不是你觉得很想念妈妈啊?很想让妈妈抱抱呢?觉得如果妈妈在你就会舒服很多了对吗?”,妈妈还告诉孩子以后如果需要妈妈时,妈妈也会很快出现在你的身边,一直陪着你!
我们把事情的经过帮助孩子整理出来,让孩子明白情感和身体都经历了什么事,让孩子明白后,我们需要再帮助孩子回忆一下,曾经孩子跟你说的幼儿园中的乐趣事情,让孩子知道幼儿园是安全的,可以让孩子放心的地方,并且充满了乐趣,帮孩子回忆他与小朋友一起开心玩耍的场景,让这些美好的回忆来冲淡孩子心中的不好情绪。
慢慢的这个孩子便对幼儿园重新产生了兴趣,让不安和害怕成为了过去。为什么讲述故事的方式可以调整人的情绪呢?其实这不止对孩子有效,对我们成年人也是一样的有效。
专家解释:为了把故事阐述出来,左脑必须用词语和逻辑把事件整理好,右脑则致力于处理身体感觉、原始情绪和个人记忆,这样我们才能看到完整的图景,传达自己的体验。这正是写日记和讲述艰苦经历强大的治愈作用背后的科学道理。研究表明,仅仅是给真实的感受指定一个名字或者贴一个标签,就可以让右脑中“情绪通路”的活动平静下来。
家长们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呢?是的,人类的大脑非常丰富而多彩,还充满着各种神秘的色彩,我们需要了解这些来帮助自己和孩子的成长!从此之后,当我们再遇到孩子出现类似的情况时,是不是我们解决起来就更加胸有成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