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室都是满人 他们到底说的是满语还是汉语

对清朝皇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知秀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公元1636年,由关外女真部族建立了清朝并且统一政权。女真族就是我们如今熟知的满人,现在我们有许多清宫电视剧都讲述着当时清朝的故事,剧中的演员说的都是标标准准的普通话,那么在真实历史上满清皇室到底说的是什么语言呢?到底是汉语还是女真族本土的满语呢?或许作为清朝末期皇帝的溥仪才最为清楚。清朝国号的由来是由顺治皇帝入关之后才正式使用的国号,女真族早在努尔哈赤时期就逐渐强大,后续更因为皇太极和顺治等掌权者发展后女真族越发强大,最终清朝正式入关建立清朝,成为当时中原地区的王者。女真族的发源地是在山脉众多的关外,日常使用的语言被称为“满语”。

但是在那个文化落后的年代,要重用不懂得满语的汉人官员是很麻烦的,让全国上下都统一学习满语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当时汉人占清朝的人口比例是很大的。所以当时清朝统治者做出了一个决定,他规定请朝廷的官员一定要识汉语,规定上朝时一定要讲汉语,而下班之后用什么语就没有硬性规定。

但是在这个规定刚刚实行的时候并不顺利,当时很多满族旗人身居高位,他们对于学习汉语的热情并不高,甚至有很多满人根本不屑学习汉语。所以在清朝前期的时候,经常是汉语、满语、蒙古语混合使用,这给清朝政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一直到了直到顺治和康熙时期,这种多语混合使用才得以改善。

溥仪作为清朝的十二位皇帝中最后的一位,他的“皇帝之路”可谓曲折离奇,他对于清朝皇室王族到底说满语还是汉语,是最有公信力的。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溥仪从辽宁的抚顺回到北京,他成为了一个和普通人没啥区别的“平民”,当时的他曾在自己写的《我的前半生》中说他的满文是他学的语言中是最差的。

这让很多人多觉得不可思议,作为一个满族皇帝他居然连自己的母语都不熟悉。这是有原因的,在溥仪的满语老师伊克坦离世后,当时的宣统皇帝曾认为要将英文作为当时清政府的“官话”,并且要求在全国中广泛推广。而溥仪在紫禁城作为皇帝也不过是区区的三年,所以他的满语水平不高也是情有可原的。

那么在溥仪之前,其它的在皇帝又是说的什么语言呢?他们的满语水平是不是也像溥仪一样低呢?《清史稿》还有《清宫档案》中曾有一段对于这个问题的记载:当时的满族皇室皇子每年只能够休息两天,剩下的时间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学习。当时他们学习的内容大多数就是和满语、汉语、蒙古语相关的课程。

所以就是说当时的皇子从刚刚有学习能力开始就要学习三种语言,他们不仅要学满语还要学习汉语和蒙古语。在和汉朝官员打交道的时候就讲的汉语,在和蒙古的军官讨论时就讲蒙古语,只有在和自己民族的兄弟长辈讲话时才说满语。

在当时清朝从政的人除了有汉人、满人、蒙古人之外还有很多来自韩国的人,甚至有许多来自西方的传教士来访清朝。当时清朝历史上的王子王孙都会用多种语言交流。因为满清的创建民族本来就是一个游牧民族,因此清朝掌权者在顺治皇帝之后大多都会使用三四种语言,以面对不同民族的官员。

溥仪皇帝当时主要的语言也并非满语和蒙古语,而是英语。可以说当时清朝统治者说那种语言只要是看情况而定的,在面对不同的场合和语境的时候会选择不同的语言,如今我们从电视剧中看到那些皇帝和宫女说着一腔流利的汉语也是很符合常理的,因为清朝当时还是汉人居多。

结语:综上所述,当时清朝皇室使用什么语言是根据着情况和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的。并没有固定说那种语言,各民族组成的清朝里说什么语言的人都有,为政的大官更是来自各个不同的民族,所以为了能够正常的交流,他们大多会掌握着三四种语言以面对不同的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