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父母分床睡的时间,影响孩子性格成长!

1、美国现代成人“教育之父”戴尔·卡耐基说:为了成功地生活,少年人必须学会自立。铲除埋伏在各处的障碍,家庭要教养他,使他具有为人所认可的独立人格。

对于孩子的独立人格培养的首次最佳时机,就是父母与孩子分床睡的阶段,可惜很多家长在这一阶段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错失教育机会。

举几个例子:

案例1

遇过这样一位家长,在孩子三岁时,她想和孩子分床睡。婆婆知道后,说:孩子还小,等大一些再说。她想想也是,就同意了。两年过去了,孩子五岁,她再一次准备实施分床计划。可是每每提出让孩子独自一个人睡时,孩子就哭闹,说不要,说会害怕……

于是,婆婆就跳出来,哄着孩子,说妈妈不陪,奶奶陪,别怕别怕。

并告诫宝妈:孩子大了就会自己要求分床睡,这事顺其自然就好了,现在不应强求。

这位宝妈一方面不想违背婆婆,一方面又害怕分床晚对孩子心理健康发展有影响,破坏孩子的独立感构建,很烦恼……

案例2

一位辣妈说,儿子4岁多,听从有经验的宝妈的建议,开始尝试和孩子分床睡。分床睡第一天晚上,孩子意料之中地来敲门,一会儿说有蚂蚁爬进妈妈的房间;一会儿又说,自己的超人玩具落在妈妈房间里。爸爸隔着房门对他说:你那点小心思唬谁呢?赶紧回去睡,不然打你屁股。

之后没有听到孩子的声音了。夫妻俩放心地一夜安眠。

第二天早上,妈妈早起,想去看看独自入睡的儿子。结果打开房门,孩子蜷缩在门口睡得正酣。这位辣妈顿时心疼不已,孩子爸爸看到也眼眶湿润,于是,就又允许孩子跟着大人一起睡了……

案例3

有位妈妈在后台留言:孩子9岁多,平时活泼勇敢,常常和别的小伙伴说自己是个小小男子汉。可是一到晚上,就特别怕黑,一定要爸爸或妈妈在身边陪着才敢睡。一提到让他自己睡,他就哭得撕心裂肺,分床计划根本无法实施。孩子现在还是和大人一起睡……

通过以上几个案例,我们不难看出,归根结底,分床失败的所有理由和借口,都是因为不忍心。

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不忍心的类型:

A、不忍心孩子因害怕而哭得撕心裂肺;

B、不忍心让孩子独自面对黑暗漫长的夜;

C、不忍心违背老一辈的意愿。

或许你会不断宽慰自己:我爱孩子啊,怎么可以让他害怕?让他受伤?

就像《妈妈是超人》里的马雅舒,不忍心孩子出现一切负面情绪而不断妥协,但是后果我们都看到了:她的女儿米雅完全无法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所以,我们必须要警惕有些“爱”是会让孩子无力与这个世界相处!

而没能和孩子及时分床睡的后果是会让孩子变得胆小、谨慎、敏感、依赖、顽固、抗挫能力差!

我们举个例子:

曾有新闻报道,南方小城一母亲害怕孩子睡不好,陪睡19年。孩子考上大学后,因无法适应一个人睡觉,不得不休学。

美国育儿作家珍妮·艾里姆说:孩子身上存在缺点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作为孩子人生领路人的父母缺乏正确的家教观念和教子方法。

如父母缺乏坚定的教育理念,孩子就会在父母的妥协中逐渐失去掌控自己人生的船舵。

孩子在适当的年龄分床睡,这是每个人人生的必经阶段。分床过程和结果,对于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心理健康发展、独立人格的培养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所以,不要因为自己的“不忍心”而剥夺了孩子全面健康成长的机会。

2、关于父母的“不忍心”,从现实中的大多数案例看来,更多时候是母亲的“不忍心”。

有心理学家说:孩子无法自己一个人睡,其实是孩子害怕独立,过分依赖母亲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也是母亲害怕失去孩子的一种表现,害怕孩子脱离自己的怀抱,从而失去亲密感。

从母亲的角度来看,面对孩子对分床的抗拒和抵触,我们潜意识下难免会对自己的“好母亲”身份产生迟疑和愧疚;可是,事实上,拒绝和孩子同床入睡,并不代表我们就不是好父母。相反,我们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这很值得骄傲。

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对已经习惯的生活方式的修改,会有期待,也会有担忧。如果还没有基本的自理能力,比如穿衣,上厕所等,那分床对他来说就是一场浩劫,担忧绝对大于期待,他会打从心底里恐惧和抗拒。如果年龄太小,对于和母亲的分别,会让他产生不安,甚至有被抛弃的感觉。

那么,如何降低孩子这种恐惧和不安的心理,帮助孩子顺利分床睡呢?

孩子的年龄不能过小;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要根据自己家孩子的适应能力来决定。

一般来说,在3-9岁这个阶段内完成分床就可以了。

小于3岁,不利于孩子身心发育;超过9岁,影响他们正确性别意识的形成,造成性格缺陷。

分床之前,先教会孩子最基本的自理能力;

比如,穿衣、上厕所、叠被子、关灯开灯等。

分床前和孩子说一声,给予一场仪式,做好一切准备;

首先,有分床念头的时候,要找机会和孩子提出来,不管孩子当时接受还是拒绝,这个过程孩子会有心理准备,知道迟早这一天要到来。

其次,借助一些绘本,让孩子正面认知分床睡这件事的重要性和有趣。比如安博·斯特尔的《我不想一个人睡》。绘本中给孩子提供了不少分床睡前后的心理变化以及独自面对黑暗入睡的小技巧。

接着,在孩子有了心理准备之后,分床前期工作,尽可能让孩子参与进来。比如购买床、布置孩子的房间等。

有人说,调动一个人的热情积极性、让他充满期待和成就感,就是让他参与到事件准备工作中来。所以,家长可以带孩子选购自己的床、被褥,以及让孩子参与布置自己的房间。对有自己熟悉元素的环境,孩子往往能很快适应。

最后,建议正式分床的时间点,可以选择在孩子生日那天,在给孩子过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一份陪睡礼物,比如毛绒娃娃等,宣告并鼓励孩子独自入睡。这场仪式会给他带来极强的仪式感,他会以此作为自己成长的标志,更容易接受这件事。

3、开始分床睡后,为了让孩子避免中途发生一些意外事件而前功尽弃,家长们可以把握这些小技巧:

A、头两周,给孩子讲睡前故事,陪孩子入睡;

开始分床睡头两周,家长可以在孩子房间陪伴入睡。给孩子讲讲睡前故事,或者悄悄话。这样做可以安抚孩子独自入睡的恐惧情绪,给孩子建立安全感。等孩子入睡之后,家长再离开。

B、在床头放一盏小台灯;

在孩子床头放置一盏光线温和的小台灯,可以通宵开着,避免孩子半夜醒来,由于伸手不见五指而产生恐惧,再者,灯光的柔和也可以缓解孩子的焦虑。

C、尽量让孩子睡前排空小便;

如果孩子可以一夜睡到天亮,这无疑可以推动孩子分床睡成功的进度。因此,睡前尽可能让孩子排空小便,避免半夜起床。

D、家长房间不要锁门;

刚开始分床睡,不管孩子适应能力有多强,心里多少会有一点不安。为了让孩子放心,家长可以明确告诉孩子,自己的房门开着,如果他有需要,喊一声,爸爸妈妈就会出现;或者他也可以到爸爸妈妈房间里来找你们。这样,孩子就会安心,知道爸爸妈妈随时都会在。

E、适当地半夜“查房”;

“查房”主要是为了避免孩子半夜踢被子着凉,再者,孩子知道爸妈会半夜查房,随时关心自己的状态和情况,会减少焦虑感。

F、让孩子知道自己温柔而坚定的态度;

如果孩子出现半夜跑回爸妈房间的情况,要把他送回自己的房间,并告知:我们都有自己的床,你应该在自己的床上。如果孩子不配合,家长切忌妥协,大不了就回到他房间重新陪他入睡,等他睡了再离开。

总之,要让他知道爸妈的立场和坚持,温柔而坚定的态度,会让孩子分床睡这件事事半功倍。

4、总结

帮助孩子顺利分床睡,除了做好前期工作降低孩子的恐惧和不安,还要家长们有超强的执行力和坚定的教育态度:耐心、坚决。切忌由于心软而处处妥协。

从短期来看,你也许是“狠心”的;从长远来看,这是你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爱的礼物。

这份礼物,让他有了“在什么阶段应该做什么事”的意识和态度;教会他自强自立;

有时候,父母适当的“狠心”一点点,孩子反而会成长得比想象中更阳光、更茁壮、更具魅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