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商对孩子有影响吗

培养高情商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做的4件事情。我不要他了,我就是不负责任,你起诉我吧,是因为儿子的考试成绩没有达到95分以上。

这段新闻引起了人们的热议,男孩仅仅因为成绩没有达到预期,就被妈妈一气之下扔在了高速入口。

想想孩子在高速路上,会是多么难过和恐惧!

我们不是完美的父母,自然也没有理由要求孩子成为完美的孩子。

在养孩子这条路上,只有避免了一些坑,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

父母的耐心是孩子成长的养料

最近我在知乎热榜上面看到一个话题:你见过哪些父母惊艳你的教育方式?我看了很多的答案,其中一个回复让我很有感触。

作者讲述了一次坐飞机的经历,她旁边坐了一对母女。

小女孩在飞行过程中有点晕机,母亲便拆开了一个纸袋子让小女孩拿着,并和作者商量了一下是否能调换座位。

换了座位后,小女孩拿了一包饼干出来,表达了感谢。

然后,小女孩问妈妈,自己为什么会难受,为什么飞机能飞起来?

小女孩的妈妈耐心地回答她的问题,遇到自己无法解释的,她也很干脆地说:

“这个难到妈妈了,妈妈也不知道,我们先记着这个问题,等下飞机了用手机查一查好不好呀?”

这位妈妈的做法,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方式了,孩子在小的时候,一旦发现了新事物,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需要父母投入太多的耐心。

我在网上看到很多评论,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提问时,都会用一种敷衍的态度来回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到了他们那里,成了一种负担。

父母的养育方式,决定了孩子的成长环境。

胡适曾经说过: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孩子是独立的个体

纪伯伦有一首诗,叫做《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在诗里面写道: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这首诗被人们广为称赞,他写出了父母与子女最合适的关系。

我们可以用任何理由去爱孩子,但爱不是控制和侵占,他的人生有自己独特的意义。没有哪个父母,有权去剥夺。

“你不是我的希望,你是你自己的希望。你可以做一个全新的梦,那梦里不必有我。然而我爱你,我的孩子,仅此而已。”

我们的确赋予了孩子生命,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过分地干涉孩子的人生,他们终将会有自己的一片未来。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这大概也就是为人父母的伟大之处。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里,可以看到自己的价值。而他们,也终将会在自己的成长里,去探索自己的人生。

孩子不是父母的出气筒

我在一本育儿书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男人被老板批评,回到家后,发现妻子把饭烧糊了,便开始大发雷霆。

妻子训斥儿子没有把垃圾桶拿到门外,最后,儿子气冲冲地跑到屋外,把正趴在门厅睡觉的狗狠狠踢了一脚。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都会急于树立一个权威的形象,这也是我们常说的专制型养育。

如果孩子从小被自己的父母这样管教,那么他的人格是难以健全的。

小时候经常被妈妈打,总是活在恐惧中,不知该怎么和妈妈讲话,怕她会打我。

父母的易怒和抱怨,都在把孩子推向一个不安全的环境里。

从小成长在不安全环境里的孩子,容易变成低自尊的人。低自尊的孩子在长大后,难以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

每个人都有自尊,与年龄、性别无关。父母即使明知犯了错,也不和孩子道歉,这其实是强权意识在作怪。

习惯在孩子面前高人一等,自然觉得道歉是丢脸的行为。

尊重是相互给予才能获得的,父母施加权威只能被称为压制,对孩子的身心成长没有好处。

看见孩子的所有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暖心广告,视频的内容是一家四口在吃饭时,哥哥向妈妈汇报了自己的成绩,因为考得还不错,所以露出骄傲的神情。

考了60分的弟弟却在一旁低着头,不敢说话。

视频里的妈妈并没有勃然大怒,想起小儿子在深夜依然学习的场景,她把原本要说出口的责骂换成了鼓励的话。

弟弟苦闷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最终一家人开心地享受了一顿晚餐。

试想一下,如果妈妈没有控制住自己,在看到成绩后严厉指责起来,那这顿晚餐还有谁会安心享受。

孩子的成绩固然重要,可他背后的努力更应该被看见。我们不能因为一次错误就否定孩子的全部。

发现孩子的优点不是难事,重要的是父母要有这个意识。

当孩子消极、痛苦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帮助和理解。

父母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不要为自己带孩子不够完美而自责。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和孩子一起终身成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