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父母和“学习型”父母,差别到底有多大?答案:孩子见。一般都是"懒"父母,懒父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拒绝自己思考,只想寻求解药。
家庭教育的主旨并不复杂,但是却需要用心体察。当父母愿意耐心的体察孩子,尝试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但是大部分有问题的父母都会陷入一个怪圈:一方面为孩子焦虑,一筹莫展,另一方面又时时犯懒,懒的思考更懒的改变,于是就像一追追逐自己尾巴的小狗,不能从这个怪圈中走出来。
生活当中,只要你细心观察,会发现时时处处皆心理,时时处处皆教育。
前两天我和我妈在小区里散步,目睹了这样一幕。一个大约四岁左右的男孩,站在干枯的灌木丛中,两只手各执一支枯树枝。他身边几步远的位置,站着一位年纪不算太老的姥姥或者奶奶。小男孩在灌木丛中突然摔倒,我在一旁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一不小心眼睛扎到那些枝枝叉叉上,实在是很危险。孩子摔倒后并没有哭,站在一旁的姥姥(奶奶)也没有挪地,继续悠闲的磕着瓜子,不知道说了句什么。男孩迅速的爬了起来,走出灌木丛,来到了姥姥(奶奶)身边,他的小脸摔的脏兮兮的,手里的棍子摔掉了一根,还剩下另外一根。他拿着"仅存"的木棍,走到姥姥(奶奶)面前,忽然打了几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和我妈对视一眼,抿嘴笑了。小男孩实际上是因为自己摔倒,受到了惊吓。在刚摔倒时他的注意力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更多的放在了对抗危险上,所以暂时忽略了因摔倒带来的恐惧和愤怒。但是爬起来,脱离了"险境"之后,刚才被暂时隔离掉的恐惧和愤怒就又出来了。所以,他 "后知后觉"的走到姥姥身边发作,用树枝敲打姥姥。我妈笑着低声说:他肯定特别恼羞成怒。我哈哈一笑。
这时,姥姥忽然抢夺了小男孩手里的树枝,扔在了地上,然后一只手拎着小男孩的胳膊,另一只手打了小男孩几下,一边打,一边说:你竟敢打我,快点给我道歉。
我在一旁仔细观察了那个男孩的反应:他刚开始去打姥姥的时候,小脸绷着,一副不高兴的样子,姥姥刚开始打他的时候,他没有马上哭,但是脸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开始有委屈的但压抑的表情,随着姥姥又打了他几下,他忽然咧开嘴嚎啕大哭起来,脸上瞬间布满了委屈和晶莹的泪花。
其实整件事的发生,前后不过一、两分钟,但是这个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插曲,却可以折射出家庭教育的很多问题。
1. 家长如果太在意自己的感受,就容易忽视孩子的感受。
虽然重视孩子的感受,尝试理解孩子这样的话可谓是老生常谈,但事实上,在生活中,大部分家长是做不到的。这个"正确的"理论,只停留在意识层面,而没有获得真正的认可以及完成内化、吸收的过程,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知行不合一,懂很多道理,但是却总做不到的原因。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关系"当中,这个关系,就是我们和别人之间发生的链接。在关系里,我们因为要和别人"接触和碰撞",自然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而这个反应,一般都会附带情绪。当我们有情绪,尤其是像愤怒,悲伤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一般都会更专注自己的情绪,而忽视对方的感受。这就造成了我们总是知道要看到孩子、理解孩子,但是当孩子真的激怒我们的时候,我们还是会更专注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关注孩子。
就像这个案例中的姥姥,当她被男孩打的时候,她感觉到的是愤怒的情绪,她很恼火这么一个"小屁孩"竟然以下犯上,竟敢打她。所以,她在愤怒的情绪下,就很难关注到孩子发生了什么,而只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她着急解决自己的愤怒,所以她会扔掉孩子的棍子,打他几下,可能后面还会强迫他向自己道歉。
只有完成了这一系列动作,她才会感觉自己心里的气撒了,自己舒服了。
当人处在这种负性情绪中的时候,容易造成视野的狭窄,所以如果想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需要学会有效的疏导自己的情绪,或者起码给自己的情绪按下暂停键。当在意识层面有这样的提示,直接根据自己情绪马上做出反应的情况就会少很多。
2. 对孩子的体察,最关键的一点是放下"道理"。
就像文中的姥姥,她训斥孩子的时候说:你竟然敢打我,快向我道歉!这句话背后,其实就是对男孩行为的不认可,即"你打人,尤其是打我,是错的,是不能允许的"。在生活中,家长很容易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就论出个对错是非,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实际上也是一种评判性的态度。所以我的老师李少成才会教导我们:人的一生,必须要过评判关。
我们既在意别人对我们的评判,同时也会习惯性的给别人下各种评判。过分的关注对错,会导致一个结果,即活在道理里,而不是活在感受里。以文中这个事例来说,就是当姥姥过分关注孩子这个行为到底是对是错的时候,就会忽略孩子的感受,忽略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做?
但事实上,我们首先是活在感受里的。就像这位姥姥,她也首先是对孩子打她的行为感受到了不舒服,不高兴,她才会有接下来的评判。如果她被打了还很开心,恐怕得出的就不是这个评判了。
同样,孩子也是活在感受里的,所谓家庭教育中对孩子产生的伤害,实际上也是感受上的伤害,比如家长的某些行为让孩子感觉到很受伤。所以,忽略感受而一味的强调对错,实际上是非常不恰当的做法,而且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
从这一点延展开来,就知道为什么父母总是磨破嘴皮,苦口婆心给孩子讲一堆大道理,但是孩子却好像毫不接收的原因了。因为当孩子的感受没有被理解,情绪没有被处理的时候,谈他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实际上除了让他感觉到二次创伤之外,毫无意义。
其实这个道理并不难理解,因为当我们情绪激动的时候,如果有个人过来给我们讲一堆道理,或者让我们承认自己错了,我们也会很难接受,甚至感觉自己更愤怒更委屈了。推己及人,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孩子。
只是知易行难,我们仍然需要从心里真正认可这一点,才能慢慢改变原有的模式。
3. 体察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读懂孩子真正的需要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耐心的体察。因为ta的认知、能力和水平都非常有限,对自我情绪的管理和自己情绪的表达能力都很不足,所以,家长的看到和引领就显得尤为关键。
之所以说很多父母的教育水平实际上非常低下,原因就是过于简单粗暴,这个简单粗暴,就源于自己思想的懒惰。
相比较一通打骂,或者喋喋不休的讲一些"正确但无效"的道理,细心体察和耐心引领,需要家长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智慧,更需要父母本身的自我成长和人格的完善。所以,很多成年人从心里并不愿意费这个劲,所以,他们才会一方面苦口婆心,另一方面,又对孩子无力应对。
任何人,包括孩子,他们的行为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就像文中这个孩子,他之所以会拿着棍子打姥姥,实际上背后是他自己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摔了一跤的恐惧和对自己摔跤的挫败感,而做出的一种合理的补偿。
这个幼儿的行为并不难理解,因为我们只要稍微往自己身上思考一下就会很容易理解。当人有失误的时候,出于对自己的保护,往往都会下意识的在外面找一个"替罪羊",埋怨对方让自己生气,这样可以有效的化解自己无法面对自己错误的挫败感。
这么说很多人不服:我就不是这样,我每次出了问题都是先查找自己的原因。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那么首先恭喜你,说明你是一个内归因的人,这样的人虽然一时会有痛苦——因为需要面对自己的错误和挫败,但是从长远来说,正是因为有面对真实的勇气,所以才更能获得长久的成长。
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我们的内归因,也不是天然形成的。归根到底,人,是习得性的动物,我们的行为、认知等,都是在后天习得的。而习得,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反复强化的条件反射机制。
所以想让孩子在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引领下,就习得这种品质,或者靠讲道理,灌输思想,甚至打骂的方式让孩子接受这个"正确"的做法,实际上是不现实的。
看懂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读懂孩子真正的需要,就离解决问题仅有一步之遥了。
4.家长看不到孩子的需求,实际上是因为自己本身还有心理的"坑洞"
除了没有意愿改变自己的家长,大部分父母都是愿意做出改变的,只是发现自己很难做到。这个难做到,其实就源于自己本身未成长的部分。
就像文中这个姥姥,为什么她被小孩打的时候她会那么愤怒呢?第一,肯定是源于她的认知,她觉得孩子是不能打大人的,打了就是"忤逆",这个评判性的认知根深蒂固,她就会对孩子的行为非常反感。第二是源于她自己的情绪被小男孩激发了。在被小孩打的过程中,一定是她自己的"情绪按钮"被触发了。我们可以大胆的推测一下,曾经的她,应该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这个家庭暴力,不是指她一定遭受过什么非人的待遇,而是她的感受,至少家庭环境是不宽松的,养育者给予的爱和接纳是不够的。所以这个小孩的遭遇很可能就是曾经她的遭遇的翻版——一个人成年后的行为模式,一定会带着原有经历的烙印。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其内心深处是有一种恨意的。因为ta有太多的委屈被压抑了。所以当ta成为"权威"时,就很有可能由"被害者"变身"施暴者",发泄自己深层次的恨意。
当然这一点是几乎无法觉察的,如果不经过深入的学习和自我觉察,只会认为是对方激惹了自己(谁让小孙子拿棍子打我,他当然应该被惩罚)。
所以说,每个不能有耐心看到孩子的人,其实ta自己本身也伤痕累累。这就是为什么要反复强调,做父母的首先要健全和完善自己的人格的重要原因。如果不完成自己的个人成长,不愿意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人格,那么他们怎么可能做到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呢?
所以,成长,不是孩子的专利,而是父母的必修课。
5. 科学的帮助孩子疏导情绪,引领孩子以更加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
说了这么多,那么面对孩子的情绪,到底应该怎么引领呢?
以文中的小孩为例,姥姥如果首先愿意相信孩子的行为不会是无缘无故,而一定是事出有因,就可以先问问孩子:你怎么了?你为什么要打姥姥啊?
也许孩子年纪小,不会表达,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先安抚孩子的情绪,观察ta的表情,蹲下身,和孩子交流。比如,姥姥看到你现在皱着眉头,好像有点生气,你是哪不高兴啊?可以跟姥姥说说嘛?
当家长能以这样的方式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孩子首先感觉到的是自己的情绪被接纳,这对于ta化解自己的情绪很有必要。如果这个时候,继续跟孩子沟通,最好让孩子自己说出来。因为能够准确描述自己的状况,对孩子来说也是一项很有益的练习。
这时候,当孩子感觉到自己被看到的时候,他可能就会说出来了:刚才摔了一跤。
这时候家长可以继续引领,摔了一跤是不是很疼啊?哦,姥姥也很心疼你。那你现在怎么想的啊?是不是有点生气啊?为什么生气呢?是因为觉得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吗?你是因为摔跤埋怨自己了吗?摔跤是不是刚才让你感觉很害怕啊?姥姥特别理解你,因为以前姥姥也摔过跤,吓了自己一跳。还很想哭呢…..
这些问题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是提供一种思路:即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被接纳和理解的,从亲人那里没有得到指责和挑剔,而是对自己因为摔跤带来的恐惧和挫败感有了更加明晰的认知。
有了情绪上的稳定和更加清晰的认知之后,就可以对孩子进行更加积极和富有建设性的引领了。问问孩子,自己生气的时候,除了打姥姥,还有更好的方法吗?下次能不能直接告诉姥姥,姥姥我刚才摔了一跤,很害怕,我想让你抱抱我呢?如果是姥姥摔了一跤,很生气,可不可以打宝宝呢?如果姥姥打了你,你是什么感觉呢?你会怎么跟姥姥说呢?还有,摔跤了,但是姥姥看到你很勇敢,自己爬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你当时怎么想的呢?如果下一次你再不小心摔跤,会怎么做呢?如果看到别的小朋友摔跤,你会怎么做呢?
同样,家长多以提问的方式,引领孩子主动思考,除了直接反应打人以外,还有别的处理办法吗?如果换位思考,孩子是什么感受呢?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怎么处理呢?
这些问题都是一个方向,家长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和孩子交流,但是大的原则是接纳孩子的情绪,看到孩子的恐惧和挫败感,引领孩子找到更具有建设性的方向处理类似的问题。
也许有的人会说,至于这么麻烦吗?不就是摔了一下吗?
我的答案是,非常至于。对于越小的孩子,越至于。因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秩序建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张白纸的孩子,需要由父母帮忙引领,建立规则,学会合理的梳理自己的情绪,成长具有建设性的思维方式。而这些东西,不是讲大道理可以实现的,而恰恰是在生活当中,以每一件小事为切入点,润物细无声的引领孩子。而且,早期家长付出的"麻烦"越多,后期就"省事"的越多。所以,至不至于,你来选择。
所以,家长是个技术活,能和孩子同频,这个"技能",需要你用心灌溉,努力成长,才能做到。今天,你get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