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增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项羽麾下第一谋士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知秀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范增的故事。

秦朝覆灭,楚汉争霸,刘邦和项羽对峙三年,百战百败,但最终只赢了一场就赢得了天下,究其原因就是刘邦手下英才无数,项羽再无敌,终究只是个孤家寡人,他手下曾有个奇士,他一身抱负却无处施展,随着反秦大潮的出现他终于看到了希望,古稀之年选择出山欲辅佐君王得天下,他的一生见证了秦始皇从登基到统一六国的全过程。

他就是范增,历史上还有一位奇人,72岁才选择出山,他就是姜子牙,然而他们两个的结局完全不同,姜子牙帮助姬昌夺得了天下,但范增却在半道上身死道消,范增的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悲惨,满腔报复苦苦等了几十年终于看到了希望,但又被生生地打碎,最终的大志也没能实现。出山后他没有选择当时声势浩大的陈胜,而是选择了项家军,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没多久陈胜就被秦国名将章邯打败,项羽才是导致秦朝覆灭的一把刀,范增的能力毋庸置疑。

第一、具有很强的洞察力

范增对时局对事件的穿透能力在当时绝对是一流的,当时陈胜自立为王声势颇大,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范增认为原因是义军缺少一面旗帜,导致队伍后劲不足,缺乏统一人心的标杆,而陈胜当时自立为王,名不正,言不顺,所以他建议项梁拥立义弟使天下人归心,当时的楚人对秦朝可谓是恨之入骨,一听说义帝站了出来纷纷响应,就这样借着义帝的名头和项燕的名望项家军得以迅速发展,成为了当时最大的起义队伍,最终灭掉了秦国。

第二、具有敏锐的嗅觉

当时的刘邦还不成气候,只能依附在项羽帐下瑟瑟发抖,但这只是表象,范增通过刘邦抢先入关这件事敏锐地嗅到了刘邦的不安分,察觉到了刘邦的野心,所以便建议项羽除掉刘邦,随后准备了一场宴席邀请刘邦来赴宴,并在帐外安排了刀斧手,想要在宴席上除掉刘邦,这就是“鸿门宴”的由来,但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一上来就给项羽服软,还送上了礼物,再凭借张良的三寸不烂之舌成功地将项羽打消了杀刘邦的念头,可范增仍不放弃,刘邦看出了这一点,所以便脚底抹油,尿遁逃跑。

天有不测风云,刘邦刚跑出来却碰到了死对头雍齿,刘邦曾放过雍齿一命,雍齿本意没想杀刘邦,只想为难一下他,便说道你跪下求我,我就放你走,可没有想到刘邦求生欲太强,果真跪了下去,真是人不要脸天下无敌,刘邦因此躲掉了这一劫,日后的刘邦不仅成长为了项羽的大敌,更是彻底覆灭了项羽,范增的话完全得到了应验。

第三、谋略过人

在项梁死后范增辅佐项羽,这个时候的项羽还是非常信任范增的,尊称之为亚父,在后来灭秦的道路上范增起了很大的作用,献计献策项羽通通采纳,范增的谋加上项羽的勇一路势如破竹大破秦军,并且在后来的楚汉相争之中让楚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就是这么一个人才却因陈平的反间计让项羽和范增反目,其实陈平的计策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压垮了项羽心中那最后一根稻草。

这种低劣的小计策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之所以能够成功完全是因为项羽和范增之间早已有了隔阂,隔阂的产生是在项羽杀宋义的时候开始的,征讨暴秦时义帝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项羽心中自然是100个不服,在行军途中声称奉义帝之命杀掉了宋义,取代了大将军之位,宋义是义帝的嫡系,项羽这么做的结果就是和异地结下了梁子,而且还是不死不休的那种。

项羽心高气傲,从来没有把义帝王放在眼里,当初义帝雄心只是一个放羊娃,被项羽找到才拥立为王,所以在项羽心中他只是颗棋子,再后来项羽更是杀掉了义帝自立为王,这个举动不仅给刘邦骑兵找到了借口,和范增的隔阂也进一不增大,因为当初拥立义帝是范增的建议,义帝是否被杀,岂止是关系着楚国的兴衰,也关系到范增的福祸,范增本意就是拥立正统,这样天下诸侯才能信服。

义帝熊心是楚怀王的孙子,是当今天下唯一的正统,而项羽杀掉宋义就等于和义帝撕破了脸皮,这是他杀害义帝的先兆,范增肯定看得出来,他必然极力反对,却不被接受,不听他的话而杀死他所拥立之人,项羽与范增的隔阂必定是从此时开始的,物品必定先腐烂了然后才能生出虫子,人必定先有了疑心然后谗言才能听得进去,陈平虽说聪明又怎能理解没有疑心的君主呢?所以说项羽逼走范增不是偶然。

范增最终病死在回乡的路上,落此下场实在是令人惋惜,范曾的才华谋略毋庸置疑,但他的缺点也同样明显,在项羽反杀的鸿门宴上,他看项羽犹豫不决,便干脆越俎代庖布置项庄上场,这就越位行事了,肯定会让项羽感到不舒服,而且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曾多次当着众人的面顶撞项羽,丝毫不顾项羽的感受,时间久了年轻气盛的项羽心里肯定会愤然

同时范增对自己也缺乏必要的自信,明明是一个谋士偏要替项羽决断,明明年事已高偏偏执着于靠不住的功名,不得不说范增的智商确实很高,但是他的情商却让人不敢恭维,他在项羽杀宋义弑义帝的时候就应该早早的离去,但他偏偏被困在了名利的牢笼之中,一代豪杰最终落此下场实在是令人唏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