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褚去世后,他的儿子许仪为什么会被钟会杀了呢?

在汉末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都有不少勇冠三军的猛将。 就蜀汉来说,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都是久经沙场的名将。就东吴来说,也有甘宁、太史慈等猛将。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曹魏来说,除了张辽、张郃、于禁、徐晃、乐进这五子良将,还有典韦、许褚这两位偏向于护卫曹操的猛将。其中,就许褚来说,在东汉末年追随曹操,自典韦战死沙场之后,许褚主要负责曹操的护卫工作。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时,许褚发现欲谋害曹操者,将刺客全部杀掉。公元220年,当曹操去世时许褚哭至吐血,魏文帝曹丕其迁作武卫将军,负责皇宫护卫。公元226年,魏明帝曹叡继位时封其为牟乡侯,不久去世,谥曰壮侯。那么,问题来了,许褚去世后,他的儿子却被钟会斩杀,并且当时还无人求情,原因到底是什么?

首先,太和元年(227年),曹叡即位后,又进封许褚为牟乡侯,邑七百户。虽然许褚的去世时间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大概是在魏明帝曹叡在位时,许褚病逝。因为许褚为曹魏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对于曹操的护卫,可谓居功至伟,因此,许褚的儿子许仪,得以官至牙门将,继承其父牟乡侯爵位。许仪(?-263年),谯国谯(今安徽亳州市古城镇)人。

在许褚之后,许仪并没能立下什么战功。直到公元263年,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时,许仪才得以登场。在魏灭蜀之战中,司马昭派遣了三路大军,分别由邓艾、诸葛绪、钟会执掌。其中,钟会率领的大军可谓主力主公蜀汉的汉中防线。彼时,钟会命令许仪作为先锋,以此在前面开路,自己则率领大军在其后面行军。因此,对于许仪来说,在魏灭蜀之战中还是得到了重用,作为大军的先锋,许仪完全可以借此机会立下战功,从而不辱没许褚之子的名声。

但是,当经过一座桥时,钟会的战马蹄陷入坑中。对此,在笔者看来,这很可能是因为许仪的失责,也即在开路的过程中没有发现桥梁的问题,才让钟会的战马陷入坑中。于是,非常愤怒的钟会,不顾及许仪先父许褚的功绩,将许仪斩首。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还没有人为许仪求情,所以许仪还没能在魏灭蜀之战中立下什么战功,就被主帅钟会给斩首示众了。

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钟会此举,无疑是小题大做,目的就是借着斩杀许仪这一行为,以此树立自己在曹魏大军中的威信。景元年间,钟会力挺司马昭伐蜀计划,拜镇西将军、假节、都督关中诸军事,主持伐蜀事宜。等到魏灭蜀之战正式爆发时,钟会得以执掌曹魏主力。但是,和曹魏五子良将不同,钟会之前的定位偏向于军师,突然间被任命为主帅,自然会遭到部分将士的质疑。

同时,除了缺乏军中的资历,钟会当时还要和邓艾相竞争,因此,钟会的内心是比较着急,希望可以树立自己在曹魏将士中的威望,以此增强麾下将士的凝聚力,从而攻必克,战必胜。正是这一背景,促使钟会对罪不至死的许仪斩首示众。许仪既没有临终脱逃,更没有勾结蜀汉,虽然作为开路先锋有失职的地方,但是,一般这种情况,钟会顶多将其贬职就可以了,也即许仪所犯的错误,和当年马谡的错误,完全是天壤之别。

可是,钟会却直接将其斩杀了,这说明钟会就是希望借此立威。对此,在笔者看来,或许是钟会的手下也明白他这么做的真实意图,自然不愿意为许仪求情了。因为自己一旦替许仪求情的话,不排除也会搭上自己性命的可能。另一方面,许仪虽然是许褚的儿子,不过许褚已经去世多年,尤其是许褚的故旧同僚,大部分也在公元263年之前就去世了。比如已经非常长寿的司马懿,于公元251年就去世了。

最后,因此,许褚的威名,也不能帮助许仪逃过一劫。除此之外,在笔者看来,钟会随从司马师征讨毌丘俭,司马师去世后,钟会献策于司马昭,粉碎曹髦的夺权企图。随军平定诸葛诞叛乱,屡出奇谋,可谓司马懿家族的心腹。而就公元263年的曹魏,司马氏取代曹氏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的了。对于许仪来说,很可能因为父亲许褚是曹操的心腹,所以在立场上偏向于曹氏。在此基础上,钟会作为司马氏的心腹,选择斩杀许仪,或许也是为了借此警示依然忠于曹氏的力量,促使这些势力倒向司马氏。

从这一点来看,钟会将许仪斩首示众,司马昭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有人替许仪求情,或许会被误会其偏向于曹氏,这在司马昭已经执掌大权的背景下,无疑是非常危险的,也即很可能遭到司马昭的猜忌,所以这些将士为了明哲保身,没人提许仪求情。不过,一向忠于司马氏的钟会,却在蜀汉灭亡后拥兵造反,最终被杀。而就许仪来说,虽然被钟会所杀,但是其子许综却获得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同情,得以在西晋建立后继承了许褚、许仪的爵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