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的咸丰皇帝是个怎样的人?

咸丰,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道光帝第四子,生于北京圆明园。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和知秀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咸丰帝的好色是出了名的。他继位之时,刚刚20岁,正是性欲旺盛、精力充足之年,实在难于免俗,亦同其他封建帝王一样,沉迷于酒色之中。

虽不是极端荒淫的皇帝,但确是一位风流天子。一首清宫词,形象描绘了咸丰帝的酒色生活:

羊车望断又黄昏,懒卸新妆掩苑门。风逗乐声歌燕喜,不知谁氏已承恩。

“声色之好,本突过前朝。”咸丰周围不乏貌美的嫔妃。仅有档案可查的皇妃即有最初的嫡皇后萨克达氏、后来晋封的皇后钮祜禄氏、懿贵妃那拉氏、丽妃他他拉氏及婉嫔、玫嫔、祺嫔、吉贵人、璷(fū)贵人、禧贵人、庆贵人、容贵人、玉贵人、璹(shú)贵人等。

清王朝入主中原之初,任性的顺治帝曾纳汉族女子石氏、陈氏、唐氏、杨氏。其母孝庄皇太后为保证皇子皇孙皆为纯正的满蒙血统,在清宫神武门内悬挂谕旨:“有以缠足女子入宫者,斩。”

曾有奸侫察知咸丰热衷汉族女子,不惜重金从江浙购买美女,献与咸丰。碍于祖训,咸丰帝干脆将四名汉族女子安置于圆明园内并加以位号,称为“四春”,即牡丹春、杏花春、武陵春、海棠春。

吴士鉴所作“圆明园四春”有云:

纤步金莲上扣墀,四春颜色斗芳时。

圆明劫后宫人在,头白谁吟湘绮词。

咸丰留恋在圆明园内的生活,因紫禁城耳目众多,规矩也多。在圆明园里,除了他的亲信,就没外人了,玩起来也更加肆意。大概自咸丰五年至十年期间,咸丰帝可谓“尽显风流矣”。

许多人认为,咸丰帝只知道吃喝玩乐,十足的酒色之徒,还有人说他是战乱皇帝。总之,把他说得一无是处。这样的观点,对咸丰帝公平吗?

其实,在即位初期,咸丰确有重振朝纲、励精图治的锐气和雄心,只不过他没有好运气,没赶上好时候。

他既没有康、雍、乾三帝的雄才大略,也没有坐享先帝之成的福气。从他父亲手里接过来的不是辉煌昌盛、欣欣向荣的大清国,而是一个满目疮痍、日益衰败、内外交困的烂摊子。朝廷之上,又没有几个勇于任事的忠荩能臣。

以太平天国为代表的农民起义,英法等国发动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愈来愈坏的吏治官风……此番种种,对于一个刚刚20岁的青年来说,想要支撑起这个烂摊子谈何容易?

也许,正是这些磨灭了咸丰帝的锐气,转而开始穷奢极欲,迷恋于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生活,“以醇酒妇人自戕”。

实际上,咸丰帝的一生中也有可称道之处。世人只知康熙铲除权臣鳌拜,嘉庆扳倒和珅,却很少有人知道,咸丰帝曾智罢权臣穆彰阿、耆英的事迹。

穆彰阿,满洲镶蓝旗。道光朝后期,他是集朝中大权于一身,“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人物。清朝不设丞相,但却有这么个说法:凡大学士兼首席军机大臣者可为真宰相。穆彰阿就是这样的存在。

道光帝生性多疑、优柔寡断,在他的身边需要一个刚正不阿、敢于建言的宰相,然而,穆彰阿作为首辅,却一向处事圆滑。

每遇皇帝垂询,都会尽力揣摩帝意迎合。他的门生故吏遍布朝廷上下,当时称为“穆党”。道光朝晚期,吏事败坏,国事日非,穆彰阿难辞其咎。

耆英,清朝宗室。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鸦片战争中,调任广州将军,授钦差大臣,督办浙江洋务后授两广总督兼办通商事宜。

然在此期间媚外苟和,屈膝投降,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的屈辱条约,举国上下,恨之如仇。

对于这两个权臣巨奸祸国殃民的行为,咸丰帝在当皇子的时候就已经十分清楚,但始终含而不露,颇有嘉庆帝之风。

咸丰继位后,并没有立即动手,而是做了10个月的充分准备后才动手。道光三十年十月二十七日,咸丰帝为结发之妻孝德皇后举行了隆重的册谥礼,翌日以册谥礼成,颁诏全国。

正当一系列重大礼仪活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时,咸丰帝突然颁发一道破例未经军机大臣拟旨,而由他亲笔撰写的上谕,名为《罪穆彰阿、耆英谕》。

这种突如其来的做法,连他的列祖列宗都很少用过,震惊朝野。在这道谕旨中,咸丰帝历数穆、耆二人种种罪行,针针见血,切中要害。

考虑到穆彰阿系三朝旧臣,若一旦置之重法,朕心实有不忍,著从宽革职,永不叙用。

耆英虽无能已极,然究属迫于时势,亦著从宽降为五品顶戴,以六部员外郎后补。

此谕一出,京城内外,朝野上下,一片赞扬声。人们奔走相告,拍手称快,压抑心中多年的闷气、怨气一扫而空,称颂国家有幸,新君圣明。

尽管咸丰帝即位初期很想有所作为,但这时的清王朝如同大厦将倾,独木难以支撑。内忧外患,积重难返,终于使他无可奈何,锐气大减。

最后面对外敌入侵,竟放弃都城逃跑,死于他乡,给他的列祖列宗,也给中国人民丢了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