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不是说,孩子的数学启蒙越早越好呢?
答案是否定的。先看一下这个例子:
一位奶奶经常向周围人炫耀:“我家孙子可聪明了,能从一数到30了。”你还别说,小家伙话都说得不太利索呢,但只要奶奶起个头,就能流利地接着往下数数不打磕巴。但孩子确实明白数的概念吗?不一定。一次,小家伙要吃旺仔小馒头,奶奶边打开袋子边说,“只能拿三颗啊。”小家伙点点头,伸出小手抓了一大把(少说也有六七颗)。奶奶急了,说:“宝贝儿,这都多少了呀,多出好几颗呢。”小家伙看看自己的小手,似懂非懂地说:“三颗?”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其实并没有数的概念,即连最基本的数字与数量之间的对应,孩子都还没有弄明白。孩子之所以能数数,确切地说是在背数,更多是跟着大人的机械性地重复,因为祖孙俩的日常互动之一就是数数。从这个角度来看,孩子的记忆力不错,但还看不出其数学能力有多好。
生活中类似的情况还是比较多的,应该说,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上面,一些父母比较心急,带着孩子抢跑了,对此,我们应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不当的方式可能导致孩子走弯路,还可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破坏孩子对数学的兴趣。通常我们看到,家长对于孩子的数学启蒙存在这样两个误区:一是过于盲目,二是揠苗助长。这是因为他们忽略了这样几点:
一方面,数学是一门应用科学,最好是能从生活实际入手,从孩子(而不是大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且数学内部知识之间有紧密的逻辑性和连贯性,平时父母在引导孩子时最好能有一定的导向、遵循一定的规律,即平时里父母在对孩子看似随性的引导中要明确先教什么、孩子需要些什么等,而不是看到什么就教什么,想到什么教什么。
具体就上面这个例子,奶奶适当教孩子数一数不是不可以,不过,还需要联系孩子的情况和实际生活,不妨先教孩子认认数,形成对数与形、数与量的初步认识。如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孩子了解什么是“1”多少是“2”,几个是“3”,具体可在孩子平时所见的人事物中有意识地加入量的概念,如一个人,两条狗,三颗草莓……,还可念一些儿歌或编一些比较好记的顺口溜帮助孩子理解和记忆数量关系,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当然,最好是结合实物或动作,如边念顺口溜边掰着孩子的手指头,这样做能帮孩子直观地建立数与数量的关系。
须知,孩子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将外界新加的数学知识纳入到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并内化为自己的认识的过程。故而,大人要从简单的知识入手,当然这个简单不是大人自以为的简单(如数数、背口诀等),而是相对于整个数学知识结构来说的,如一开始的数与数量的对应关系、相等关系、对比多少关系等等。
说到这,想到很多父母询问的关于如何帮孩子学好数学的问题,可以用心理学家强调的“联结”来回答。数学知识之所以复杂,其实,就在于引导者忽略了单个知识与其他知识甚至整体知识结构的内部联系,导致孩子获得的永远是单个、孤立的点,故而孩子会觉得这个东西怎么这么难啊。因此,父母在培养孩子的数学智能时,千万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一定要有整体观,要引导孩子多思考现在所学知识跟之前的知识有着怎样的联系,怎样切入理解更容易等。
另一方面,大人还有必要先了解孩子的思维发展特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如,重视可操作性等)引导孩子。要知道,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思维发展主要遵循着从动作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变化的过程。一般而言,三岁之前的孩子以动作思维为主,3-6岁的孩子大都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小学阶段孩子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导形式并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也就是说,对3岁之前的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最好是能让他动动手、多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让孩子在动手操作+眼见为实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如,带着孩子乘坐电梯时,可跟孩子玩玩倒数(电梯下降)与正数(电梯上升)的游戏,或是平时引导孩子给家人分发水果,带着孩子上超市时不妨让孩子认一认钱上的数字,帮着大人取一取物品……总之,将数学启蒙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数学包围孩子的生活,而不是脱离生活单纯地让孩子学数学。
幼教专家认为,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孩子开始数学启蒙,最好从4岁左右开始,这是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已经积累了一些数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孩子思维发展进入了具体形象阶段,通过大人恰当的引导,孩子能比较容易地掌握数学概念和数学关系。
对这个阶段孩子进行数学启蒙,最恰当的方式是以形象、具体的题材切入,从孩子的日常生活或感兴趣的事物入手,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孩子塑造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有一个例子很说明问题:
公交车上,妈妈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老师教了什么呀?”孩子回答:“3个苹果和4个苹果合在一起是几个苹果?”妈妈问:“是几个呀?”“7个。”妈妈很高兴,想要考考孩子,又问:“那三加四是几呀?”孩子答不上来。妈妈不能理解,三个苹果和四个苹果知道,三加四不知道,奇了怪了。
一点也不怪,因为孩子现阶段只能直观地思考问题,如,他是在掰着手指头一根根点数的过程中得到这个答案的,或是他在脑海中想象出了三个苹果和4个苹果摆放在一起得出来的。但对于“3+4”的运算,首先需要孩子从3个苹果、3个人、3只狗等等中抽象出“3”这么一个概念,然后还需要孩子了解“相加”的概念,才能够计算出结果来。这是一个抽象思维的过程,孩子目前的思维能力还达不到。
其实,妈妈不要着急,不妨耐心地等一等,等待孩子自己的发展节奏到来,或者如我们之前所说,多给孩子一些具体形象、符合孩子生活经验,更能被孩子接受的引导和启蒙,孩子也就更容易掌握进一步的知识,较快上升到另一个思维发展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孩子的数学启蒙教育,最好是从家长开始的,即是平时的生活中、在日常的引导中开始的:如从每日吃饭时家人的人数与碗筷的对应关系、鞋架上父母和孩子各自的鞋子的数量关系,到市场买菜菜摊上蔬菜的种类,扑克牌的不同花色、数字的接龙补漏等,都可以成为父母与孩子进行数学游戏的最好方式。
当然,有时间也可以陪孩子读一些有趣的绘本,从中或许你能发现更多有趣的方式,找到更适合自己和孩子互动的游戏。
2.藏在绘本中的数学游戏
不知你发现没有,给低幼宝宝看的绘本其实十分适合拿来给孩子做数学启蒙,比如孩子们十分喜欢看的小熊宝宝系列,因为其涉及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吃饭睡觉洗澡如厕穿衣交友等,在帮助孩子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同时,也很适合拿来开发孩子的数学智力。因为这类图书角色情节大都比较简单,整本书注重突出动物主体,其中就隐藏着数与量的对应关系,还涉及比较、分类、排序等。如与孩子一起观察大家排队玩滑梯的情形,父母就可以引导孩子说一说谁先谁后。
在观看小动物散步的同时,孩子与父母还可以数一数不同的小动物各有几只呢。
类似的绘本还有很多,如《好饿的毛毛虫》,在与孩子认识不同的水果时,随便数数它各吃了多少数量吧。当然,最好是平时父母上市场买水果也能带上孩子,考考孩子认识多少种水果、问问孩子都是些什么颜色,甚至还可请孩子帮自己挑选水果,相信在得到父母充分肯定的情况下,孩子是十分乐意帮忙的。
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
【日】安野光雅
全书以两个小矮人做引路者,在给孩子讲故事、出谜题、做游戏的过程中,用简单科学的方向孩子阐述了13种基本数学思想,带领孩子走近数学。值得一提的是,这套书不仅仅是为了向孩子讲如何得出结果,如何计算,更重要是在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孩子去思考,带领孩子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需求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本书的作者是国际安徒生奖得主安野光雅,他在人文、数学、建筑、文学等领域都有颇深造诣,从中我们不仅能欣赏到绘本之美,还能感受科学魅以及绘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这三本以数学为主题的绘本中,安野光雅从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事物入手,用生动优美的图画,风趣幽默地呈现数学原理和概念的由来,通过有趣的游戏、手工和故事,让数学变得简单、好玩,引导孩子自己动手、思考、发现,启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
启发《数学启蒙》系列绘本
【美】墨菲等 著
这套绘本共分为3阶,由美国著名童书作家墨菲等创作,并邀请了多位国际知名插画家绘制,每本都经过一组数学老师精心审批,内容有系统性,让孩子能循序渐进地了解数学,且所涉及的内容全都贴近孩子的生活,每一阶还配一本亲师手册,协助家长精准掌握每本书的数学概念,轻松与孩子互动。
当然,数学启蒙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数学认知模式,即培养孩子在动手动脑探究问题的过程主动思考、勤思考、爱思考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所要做的是鼓励孩子多尝试、不怕困难,多从成功中摸索经验获得快乐,从而让孩子爱上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