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知秀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贾诩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在三国时期,曹魏曹操被称为“奸雄”,一是因为他反复无常,疑神疑鬼;二则是由于他心狠手辣且足智多谋,他曾说出“宁肯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话来,所以背叛过他的人都测测发抖,然而有这么一个“负心汉”,不但活得很好,而且成为曹操手下第一谋士,成为曹魏开国功臣,他就是贾诩。贾诩究竟是何人?做了哪些事?为何能有如此大的成就?
贾诩早期效力于董卓。贾诩人称“奇谋百出,算无遗策”。
董卓死后,李榷郭汜两人慌了神,着急收拾好行李返回西凉逃命。这时贾诩赶来献计李榷、郭汜:长安城内正在商议,要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阁下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幸运般成了事,那就可以征服天下;倘若失败,那时候再逃走也不迟“。
在贾诩的计策下,李榷郭汜得以把持朝政。李榷郭汜认为凭借贾诩的功劳,封上一个“侯”也不为过。然而贾诩百般推辞,坚决不受。这时候迟钝到李榷郭汜也对贾诩心生畏惧。
贾诩母亲去世后,贾诩辞官回家。贾诩离开,李榷郭汜二人便矛盾激化、甚至开始交兵。
建安二年(197年),贾诩投奔同乡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张绣同荆州牧刘表联合。从此,他们就成了曹操的眼中钉、肉中刺,必须要除而后快。
建安三年(198年)三月,曹操南征张绣,张绣兵败。张绣带着贾诩投降曹操,由于曹操独有的兴趣爱好,张绣不堪受辱,又反悔带着军队偷袭曹操,从而导致了曹操长子曹昂、著名猛将典韦阵亡,曹操也被打的手足无措。
建安四年,袁绍欲招降张绣,张绣本要应允,却被贾诩当着他的面回绝。并说出了回绝的理由:袁绍不能容人。可见其眼光之毒辣。
接着他又说出了投降曹操的好处:第一,曹操此时挟天子以令诸侯,没有比他更加名正言顺的了;第二,曹操此时的兵力弱于袁绍,曹操现在更乐于拉拢盟友,且一定用心对待;第三,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
张绣听从了贾诩的建议,投降了曹操。曹操得知后大喜,亲自接见贾诩,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双方结为了亲家。
此后,贾诩便真正开始在曹操门下效力。有了贾诩的加入,曹操可谓是如虎添翼。建安五年,发生了三国史上最为关键的一战:官渡之战。袁绍倾尽全力与曹操一决雌雄,此时曹操不论是兵力、实力上都远不及袁绍,却与袁绍相持了半年之久。
从大局上看,倘若战况如此下去,曹操必定失败。曹操问计贾诩,贾诩一针见血,指出曹操无须顾全大局,只需要抓住一个小小的机会,便可呈“燎原之势”,必定能够取胜。
曹操听取了贾诩的建议,抓住了机会。在许攸前来投靠之下,于后来派遣小股骑兵偷袭了袁绍后方乌巢,将袁绍大军的军粮用火燃烧殆尽,失去粮饷的袁绍大军很快溃散开来,曹操一举战胜袁绍。河北平定后,曹操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在众诸侯势力中发展最为迅速。曹操想趁自己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一举攻克南方,不给南方众人喘息之机。此举从大局上看是正确的,但北南毕竟不同,水军不同于陆军,曹操忽视了很多重要细节,而这些都被贾诩看在眼里,所以贾诩献计,认为时机未到,请曹操忍耐些时日,必定能够一举攻克南方。此时一统天下心切的曹操听不进这些反话,便没有采取贾诩建议。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曹操在赤壁大战中惨败,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吸取教训后的曹操,知道了“攘外必先安内”,于是在修整多年后,对韩遂、马超率领的西凉军动了心思。
以韩遂、马超为首的十部联军也不是随手可捏的柿子,他们在潼关联合起来,坚守抵抗曹操。曹操和马超进行了多次交战,大多以马超受挫而终。马超擅长快速对抗,摸清马超弱点的曹操坚守不出,使马超急不可耐。
211年9月,意图没有实现的马超再次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并送子为人质。贾诩认为可以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然后积极准备,伺机歼敌。曹操问贾诩如何破敌,贾诩只说了四个字:“离间他们。”
曹操采用了贾诩的计谋,写手书离间马超和韩遂。急性子的马超轻而易举咬了钩子,曹操见时机成熟,像收割卖地里的杂草般将十部联军打垮,大胜而归。
曹操的家产分配是贾诩安排的,他告诉曹操应立长子为太子,并又告诉曹丕,不违子道才能争得太子,最后,曹丕胜出,曹丕在称帝后为报贾诩之恩,拜贾诩为太尉,位列三公。
贾诩的人生智慧也是高于常人的,贾诩算无遗策,深知曹操生性多疑,也自知自己并非曹操旧臣,于是在晚年采取自保策略,闭门不出,不与任何人在私下有来往,顺利活到77岁,成为当时天下谋士都十分推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