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专注力应该建立安全感上吗

很多家长都在苦恼孩子做事情时专注力不足,比如陪孩子做作业时最抓狂,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看动画片、一会儿要和小伙伴玩耍……影响孩子专注力培养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生理发育、父母的教养态度、环境刺激源的多少等。

但是,家长在培养孩子专注力的过程中,却很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因素——安全感。

在孩子3岁之前,是建立安全感的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期间,给孩子足够的关注、信任和倾听,孩子才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做事才会专注而充满耐心。

专注力来源于最基本的安全感

对孩子来说,专注力就是在做自己的事情,甚至是独自玩玩具时把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集中在一件事物上,达到认识该事物的目的。专注力是孩子一切学习的开始,是孩子今后适应社会环境最基本的能力。

如果孩子在3岁前经常性地被忽略,所提出的要求得不到相应的满足,那么孩子就会觉得外界对于他是没有反馈的,慢慢就会减少与外界的交流沟通。

孩子所谓的安全感,就是一种依恋,是孩子在面临危险、紧张和压力时的一种本能,他们需要家长的回应。如果家长在这个特殊关键时期没有建立起孩子的安全感,会对孩子之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影响。

儿科神经学奠基人Erikson曾经提出:儿童出生的第一年叫基本信任期,这个信任期是通过妈妈对孩子的需求做出及时反应而建立的。

比如说,当孩子饿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紧张感,这种紧张感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孩子就会以哭闹的形式吸引我们的注意,我们给孩子喂奶时,孩子的紧张感就会随之消失,就这样一次一次的过程就可以形成一张固定的喂养时间表,孩子也会慢慢适应。

但是如果孩子饥饿时没有及时喂奶,或者不饥饿时强制给孩子喂奶,孩子的喂养周期和节律性就会随之变差。如果没有建立起很好的喂养周期,孩子就会积累紧张感,导致吐奶、腹泻、生长发育缓慢等问题,同时也会影响后期的性格,逐渐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之后一切行为和智力的基础。

对于孩子的需求,家长应该立即答应,这是对孩子内心需求的一种满足,对大脑的一种良性刺激。

如果孩子提出的是无理的要求,家长也不能使用冷暴力的方式拒绝,要给予孩子回应,让他知道要求为什么不合理,因为你这时候的耐心讲解就是在给孩子增加安全感。

当孩子感到自己被充分关注、信任与倾听,他们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是安全的,做事情才会专注而充满耐心。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要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就不要去打扰他,不要在孩子独自专注做一件事情时以各种理由打断他,比如给他喝水、让他吃水果、问他要不要上洗手间等,长时间这样打断孩子的话,孩子便不可能长时间认真专注于一件事情。

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哪些表现?

1.习惯开灯睡觉

很多孩子习惯晚上开着灯睡觉,可能大人会觉得开灯睡觉并不是很舒服,但因为年龄较小的孩子怕黑、缺乏安全感,只有开着灯睡觉才能踏实入睡。

如果孩子存在这种情况,这就需要家长有耐心地观察,并和孩子进行交流,家长们可以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的胆量,比如刚开始陪着孩子睡觉,等孩子熟睡之后再离开。

家长与其担心开灯睡觉是否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和健康,不如想办法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2.过分依赖

很多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总喜欢跟随在家长的身后,不敢独自出去玩,做任何事情都需要父母。

如要改变孩子做任何事情过分依赖父母的坏习惯,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身上,要保持耐心,适当给予孩子一些鼓励以及勇气,以及独立办事的空间。

3.孩子固执、脾气大

在心理学上,缺乏安全感的人,经常会情绪不稳定,容易发脾气。

很多孩子会动不动就哭闹,爱发脾气,打人,扔东西,和小伙伴发生冲突,这些都是缺乏安全感的体现。

家长们需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孩子的需求,关注孩子与小伙伴们之间的关系,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引导孩子进行换位思考。

0-3岁孩子的安全感该如何建立?

孩子的安全感是由最初的母婴依恋关系形成的,依恋关系建立得越好,孩子的安全感就越好。

0-1岁的孩子:要给予孩子及时且充分的回应

在孩子出生的前2个月,正处于“正常自闭期”,在这个阶段,孩子对外界的反应很少,基本就是吃和睡。在孩子的感觉里,世界和他是一体的。

如果孩子在这段时间被严重抛弃,比如哭的时候家长不抱、等到不哭的时候再抱,这将不利于孩子后期的自我构建以及自尊自信的性格发展,还会妨碍孩子与家长建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

所以,对于孩子的哭闹等各种反应,家长要给予孩子及时且充分的回应,让孩子时刻感受到安全感。

1-3岁的孩子:如果孩子有需求,要无条件地弥补他

当孩子到了1岁左右,如果他的需求被充分地满足后,心智会自然地向前发展,逐渐将自己与外部世界分开,不仅仅会关注自己,也会开始关注身边的人。

如果孩子在1岁之前的需求被满足得很好,即使当下的需求不能被马上满足,他也具备分化的能力,因此他能够接受不被马上满足的挫折。

反之,如果孩子在1岁之前没有得到及时的回应和满足,孩子在1-3岁期间极大可能就会肆无忌惮地宣泄自己的情绪。

因此,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这种行为,采用平静的态度,帮助孩子平复他们的情绪,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多注意与孩子建立有效的连接,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其实,在和谐的家庭氛围下长大的孩子,是最不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他们的专注力也会相应地比其他孩子高。

因为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心情是愉快的,感受到的周边世界是安全友好的,那么孩子也会处于开放和踏实的状态中,做起事情来也就更具专注力。

因此,家长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多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家长要懂得:要想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先从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