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关东军,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知秀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关东军,一个熟悉的名字,出现在很多电视剧之中,可是论及关东军的来源,却很少有人说得清楚。关东军的成立来自于中东铁路的修建,本在日俄战争结束后得到了中东铁路的南满支线的控制权,故而设置军事力量对中国东北进行殖民侵略,由此组织了一个陆军部队即关东军,而关东军也是对沙俄以及苏联进行对抗的产物,既可以用来侵略俄国的远东地区,又可以防御俄国南下。可以说关东军是日本为了侵略中国和苏联而设置的部队,我们可以简单看看关东军的来历。
中东铁路和俄国入侵
中东铁路是修建是甲午战争之后的事情,在1894年到1895年的甲午战争期间,清朝一败涂地,被日本军队打得丢盔弃甲。从此清朝的虚弱被列强探知,故而加剧了列强试图瓜分清朝的野心,尤其是日本对于清朝的侵略野心昭然若揭。为了防御日本的军事进攻,清朝开始实行联俄抗日的计划。1896年清朝政府的特使李鸿章前往沙俄庆祝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李鸿章与沙俄外交大臣罗斯托夫斯基、财务大臣维特签订了《中俄御敌互助条约》,同意沙俄在中国东北修建铁路,这条铁路经过满洲里、哈尔滨到达绥芬河,两段都与沙俄境内的铁路相连接。这条铁路线被命名为“大清东省铁路”,又被叫做“中国东省铁路”,简称就是“中东铁路”。
那么沙俄政府为什么要修建这条铁路呢?其实沙俄根本没有帮助中国人抗击日本的打算,相反沙俄政府想要利用中东铁路控制中国东北,实现“黄色俄罗斯”的梦想,因为沙俄政权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惨败于英法联军之手,这使得沙俄在西方的扩张已经到达极限,而尼古拉二世统治下的沙俄内部矛盾十分激烈,对外战争和掠夺财富成为沙俄的选择,于是甲午战争后虚弱的清政府正是沙俄的选择,而修建中东铁路并且在中东铁路沿线驻扎军队成为沙俄入侵东北的最好措施。
在1896年修建中东铁路后沙俄加紧入侵东北,沙俄在1897年11月14日借助山东教案的时机派遣俄国太平洋舰队入侵旅顺、大连。在1898年3月27日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旅顺、大连租地条约,此后在7月6日,将中东铁路从哈尔滨作为起点,修建一条经过长春、奉天(沈阳)到达大连的铁路,这就是中东铁路的南满支线,从此中东铁路正式成型,这条“丁”字型铁路穿越中国东北地区,使得沙皇俄国可以轻易运输兵力和移民前往中国东北,方便沙俄对东北实行渗透,沿线的沙俄驻军可以轻易对中国发动进攻,但是尼古拉二世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入侵东北。终于在1900年中国北方爆发了义和团运动,沙俄等待的借口出现。
1900年7月6日尼古拉二世自命为总司令,库罗巴特金为参谋长,动员177000人组成入侵大军进攻东北,大军分为六路进入东北在1900年12月15日占领东北全境,而此时清政府自顾不暇,因为在6月17日为了镇压义和团列强组建的八国联军攻陷大沽口,向北京进军,8月15日八国联军攻陷北京。于是沙俄想利用清朝危亡的形势强迫清朝签订条约承认东北归属沙俄,但是这个计划以失败告终,一方面是清朝政府坚决不肯签署,另一个方面则是英国、美国、日本强烈反对沙俄独占东北,迫于国际压力,在1901年4月6日沙俄同意在东北撤军,但是实际上沙俄并没有撤军的打算,相反在1903年8月12日,沙俄任命阿列克塞耶夫为远东总督,以此管理东北。
日本与沙俄的较量
其实在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殖民东北、侵略旅顺等等行为下,除中国以外最深感恐惧是日本,因为沙俄已经把势力染指到了朝鲜半岛,朝鲜李氏王朝的闵妃在清朝倒台后积极引入沙俄势力试图抗衡日本,虽然此后闵妃被日本所杀,但是沙俄占据东北极有可能通过朝鲜半岛威胁日本的本土安全,另外沙俄占据东北也遏制了日本的大陆政策,对日本对外扩张形成了遏制,这使得日本处心积虑地想要趁着沙俄立足未稳而给予致命一击。
沙俄在东北的扩张引起了英国和美国的不满,英美一直主张维持清朝的统治以此把中国作为商品倾销地,以此赚取大量的商业利益,另外沙俄占据东北势必会破坏远东的列强势力平衡,于是英美转而扶持日本对抗沙俄,1902年1月30日,日本驻英公使林董和英国外交大臣蓝斯顿签署《日英军事同盟条约》,双方把矛头指向沙俄。1903年6月23日,日本明治天皇召开御前会议,日本鉴于国力决定通过外交手段和沙俄交谈中国东北问题,在双方的交谈中沙俄和日本各不让步,沙俄认为东北问题属于清朝和沙俄的问题,不容许第三国日本插手,日本认为沙俄不能一个人霸占中国和朝鲜半岛,这场谈判基本毫无结果。
在谈判期间日本已经积极进行战争准备,1903年10日20日,日本参谋次长儿玉源太郎就已经在参谋本部的部长会议上制定对俄作战计划,预谋对沙俄发动战争。1904年1月6日,日本驻华公使内田康哉劝告清政府在日俄发生大规模冲突保持中立。1904年2月6日日本宣布和沙俄断绝外交关系,2月8日,日本联合舰队突袭驻扎在旅顺港的俄国太平洋舰队,日本属于不宣而战,这也是日本人的典型作风,此后日俄战争正式打响,不过日本虽然连续击垮俄国的海上舰队和东北南部地区的俄国陆军,但是国力也到达极限,无法北上四平、昌图以北地区,沙俄由于国内革命无力继续战争。于是在美国的斡旋下,日本和沙俄签订《朴茨茅斯条约》。
按照《朴茨茅斯条约》,沙俄将从中国取得的旅顺口、大连湾的租界权及其附属特权,转让给日本。同时俄罗斯将其所获之中国南满铁路及其支路、利权、煤矿等权力无偿地转让给日本。此外日本可以在铁路沿线每公里派遣士兵15名,但是中东铁路南满支线的行政主权依旧属于中国。很显然日本是不可能让渡在东北的特权,不久之后日本便派军警控制铁路沿线地区,把自己的触角伸向中国东北。由于清朝的弱小导致清朝根本无力与沙俄和日本争锋,被迫采取以夷制夷的政治策略,但是这种策略的主动权始终操控在外国列强手中,这使得中国的主权屡遭侵害,而日本借助日俄战争的胜利顺利站稳脚跟,为后来的侵华做好了准备。
关东军的成立和威胁
在日俄战争期间,日本在中国东北的金州设立关东守备军司令部和军政署,对金州和占领区域实行军政统治,1905年日本把军事占领下的辽东半岛改称“关东州”,废除了原来的关东守备军,在辽东半岛设置了关东州民政署,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取得中国东北南部的统治权,为了强化殖民统治,日本设立了三个机构:关东总督府、奉天总领事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关东总督府成立于1905年10月18日,由陆军大将大岛义昌担任第一任总督,1906年4月关东总督府迁移到旅顺,在7月31日关东总督府改名为关东都督府,下设陆军、民政两部负责管理军事和政务。
1907年日本在关东州驻扎了一个步兵师团和六个铁道守备队的兵力,这些日本士兵分布在铁路沿线,隶属于关东都督府的陆军部,这便是日本关东军的雏形。步兵师团的司令部位于辽阳的北大营,铁路守备队的司令位于公主岭,每两年和国内的部队进行轮换。从此日本一以此为依靠蚕食中国东北,并且在1918年派遣军队干涉苏俄内战。由于苏联红军的反击和国际舆论的干涉,直到1922年10月25日日本政府才决定撤出全部日本干涉军。在此期间准备入侵苏联和中国的东北、内蒙地区,日本在1919年4月11日把原来的关东都督府升级为关东厅,压力的关东都督府陆军部升级为“关东军司令部”。
关东军成立之后,按照日本的官方说法是:“指挥日本在中国东北的陆军部队,保卫关东州和铁路沿线区”。实际上关东军是日本推行“大陆政策”的急先锋,按照《关东军司令部条例》的规定,关东军的司令官由陆军大将或者中将担任,直属于日本天皇,受到日本参谋总长和陆军大臣的指挥,这使得关东军直接受到日本军部的指挥,不必经过日本政府领导,所以关东军可以打着“防卫”和“保护”的名义专行独断,这也是为什么可以看到日本关东军下级军官可以私自制造中日摩擦的情况,而且在日本军部势力扩张的时候,关东军成为日本军部在中国东北的代言人。
为了保护日本的利益,关东军实行的事件就有“皇姑屯事件”。在1927年日本政府强行要求占据东北的奉军首领张作霖开放日本在“满蒙”修路、开矿、设厂、租地、移民等要求,但是被张作霖所拒绝。于是关东参谋河本让东宫铁男大尉设立炸药准备炸死张作霖,在6月4日5点23分张作霖乘坐坐的专列经过皇姑屯立交桥的时候,东宫铁男按下炸弹按钮,张作霖身死,但是日本关东军想要趁机占领东北的愿望却没有实现,此后日本为了占据中国东北,陆续提高关东军的地位,在1932年日本关东军的统治势力穿越整个满洲,武藤信义接任关东军司令官之后兼任“驻满全权大使”和关东厅长官,取得满铁的监督权,成为侵略中国东北的先锋。
结语
关东军作为日本殖民统治的产物,一直坚决贯彻日本对于中国大陆的入侵愿望,用军事武装不断侵略中国和压榨中国人民,同时关东军作为日本的陆军的一分子,逐渐成为日本军部法西斯群体的聚集地,狂热的追逐日本军国主义的梦想,直到最后粉身碎骨,为日本的陨灭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