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如何让处于不毛之地的齐国,变得强盛起来的?

姜子牙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知秀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武王伐纣之后,姜子牙作为第一功臣,被分封到了齐国。当时的齐国不是什么好地方,土地呈盐碱性,而中原又是农耕文明,不适合种地的齐国就是一块不毛之地。将这样的一块地方分封给第一功臣,姬发的做法明显不合适,为何会这样呢?

当年姜子牙从渭水河畔钓来了姬昌,两人一拍即合,开始谋划帝辛这位大地主,想要取而代之。可惜姬昌命不够硬,还没开始计划人就没了。姬发继承了姬昌的遗志,拜姜子牙为相父,相当于认了一个爹。之后,在姜子牙的辅佐下,姬发打败了帝辛,建立周朝。

姜子牙的功劳无疑是巨大的,作为第一功臣的他被首先分封。齐国距离西周首都镐京太过遥远,姬发也只是大概知道这么一个地方,具体情况应该是不清楚的。由于距离行政中心太过遥远,所以姬发需要派一个能力极强的人前去镇场子。周朝诸位大臣之中,有谁比姜子牙更合适呢?

果然,姜子牙到达齐国之时,这里乱得不成样子。齐国原本是东夷,是帝辛打下来的,周边存在帝辛旧部。他们不服从周王室的管辖,所以打算趁着姜子牙没来之前将整个齐国打下来。还好姜子牙及时赶到,平定了这次叛乱。

随着叛乱平定,姜子牙开始整顿时局,依法治国,齐国的政局逐渐稳定。紧接着一个问题就来了,齐国的土地盐碱化严重,姜子牙到了齐国后才发现的。这时候的齐国由于土地问题,百姓非常贫穷,人又少,缺乏劳动力。就这么看着,齐国这个地方的发展潜力基本等于没有。

传统的模式肯定是不适合齐国发展的,这位在商朝末年于朝歌市卖过酒、操过屠刀、对做买卖很内行的政治家就开始让齐国发展手工业和商业来维持国家的生存。

姜子牙因地制宜,齐国靠海,渔业资源丰富。海水在岸上蒸发后又能形成海盐。靠着这两种资源,齐国人开始在西周各国间做起了生意。

等姜子牙将齐国的基调决定下来后,他就带着自己的儿子回镐京继续辅佐姬发和他的后代去了。留下来的是姜子牙的第三个儿子,史称丘穆公。

身为儿子的丘穆公对于老父亲的策略是坚决执行的,本来没抱什么希望,反正齐国这个地方是不能再差了。但姜子牙五十多年的从商经历不是白给的,齐国真就靠着海盐和海鱼这两样东西发财了。再加上姜子牙当时鼓励民间女子养蚕纺丝,发展手工业。齐国就这样靠着海盐、鱼和纺织将生意做到了西周各国。

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日益发展,齐国在西周时期就已经是最为富裕的国家。再加上周康王赋予齐国国君征伐他国的权力,齐国成为当时除了周王室之外最强大的国家。

进入春秋时期,齐国依然是个大国。当时,郑国因为郑庄公的一番操作,在诸侯中闯下了偌大名头,被称之为春秋三小霸之一。齐国国君想将女儿嫁给郑庄公的儿子忽。但郑庄公摄于齐国大国的威势,不敢与其通婚。为此,还流传下来一个成语,叫做齐大非偶。

齐国的强大可见一斑。

齐国的强大离不开姜子牙,他一改传统的国家经营模式,让齐国这个不毛之地转变为商业沃土。姜子牙当时也没有办法,被分封到了这个地方,只能认了,总不能让周王给他换一个地方吧。

摆在姜子牙面前的就一条路,这条路按照传统的方式十分难行。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好的就有坏的。道路也是这样,既然正常的前进方式艰难,换种方式也未尝不可,说不定还能更加顺畅。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