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强推剃发易服的目的是什么?想打断中原文明脊梁的狠招

多尔衮强推剃发易服的目的是什么,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知秀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满清入主中原后的剃发令,就是把中原文明拉低到与他们同样水准的措施,是一项歹毒却很有效的文化奴役战。

满清之前,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要么被同化,要么被赶走

在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上,中原文明相对于周边游牧民族,一向具有碾压性的优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华尊夷卑的传统观念,甚至为游牧民族自身承认。因此。古时绝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即使趁乱进入中原建立政权,其目的并不是征服,而是要融入。

以令人闻之色变的“五胡乱华”时期为例,那些曾依附于中原、人口处于劣势的少数民族建立政权后,大量启用汉人、照搬了原汉文明的整套理论与架构;甚至政权强大与否,完全取决于学习汉文明的程度。如两个先后统一北方的政权:

前秦,氐人苻坚任用王猛操持国政,全面推行中原制度,迅速使前秦由地方政权成长为吞并前燕等诸多对手的强大王朝,更成为西晋灭亡来首次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

北魏,鲜卑拓跋氏在以武力再次统一北方后,于孝文帝时期全面推行汉化政策,加快了各民族融入汉文明的步伐。

其后的五代十国时期,几代中原政权大部分为沙陀人及其部将建立,但他们已完全融入汉文明之中,几乎没有一丝少数民族特点。

甚至后来的辽国、金国,都是汉化进行得比较深入的政权,但代价也很明显:失去了侵略性后,很快被草原的后起之秀击败。而拒绝全面汉化的元朝,则无法维持政权的持续发展,很快灭亡。

因此,在清朝以前,由于人口及文明上的落后,少数民族入中原,要么接受被同化,要么被赶走。

然而这两条路,满清都不愿意接受,他们摸索了一条新的路子:内核上无奈汉化,但在形式上要捏造自身民族的优越性。

剃发易服,满清统治者打断中原文明脊梁的狠招

满清原为明朝的下属部落,其统治阶层深知中原文明的优越性,甚至他们的发家之路,也是傍着各项汉文明的资源才得以实现。

在趁明朝天灾人祸之际意外的进入中原后,满清统治者面临着一个现实的问题:会不会如之前的鲜卑、沙坨一样被完全同化?或者统治几十年后被赶走?

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的出现,他们摸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首先,接受汉文明,并根据历史经验教训对其进行强化,比如加强帝王权力、注重继承人培养、避免外戚及宦官参政等等;

另一方面,在象征性的文明元素上,保持满族的领导地位。但我们都知道,作为处于奴隶时代的部落,当时的他们没有什么文明可言。但他们最终在汉人最在意的因素上大做文章:头发和服装。

中华作为礼仪之邦,向来注重外在仪态装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在衣服上也讲究汉人右衽、蛮夷左衽,这两项甚至成为区分是否为中原正统的标志。

而满清以武力强迫中原人剃掉头发、改穿衣服,实际上是以这种方式,羞辱汉人的文明优越性,彻底打断信仰的脊梁,沦为被奴役的工具。

如此一来,政权是无比稳固了,满清以绝对少数,实现了对庞大帝国进行登峰造极的统治,但负面作用也很明显:满清近三百年的历史上,是否从来没有出现过魏征那样的谏臣?是不是少见舍身取义的士大夫?为何西方变革如火如荼之际,大清仍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为何英法、八国联军先后入侵时,很少见全国同仇敌忾御外辱的举动?

道理很简单,当一个发展了几千年的文明被强行拉低后,势必会失去自我更新的能力;更严重的是,若一朝面临更强大的敌人,只有坐以待毙的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