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规模到底多大?究竟让曹操损失了多少?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十回,发生在赤壁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操、徐晃、张郃、张辽、赵云和张飞。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曹操被周瑜火烧赤壁后,仓皇逃窜,企图向乌林方向撤退,没想到周瑜早在途中布下伏兵。凌统、吕蒙等将率部杀出,切断了通往乌林的道路,曹操只得改向彝陵方向而去。

等来到乌林以西、宜都以北地区后,曹操哈哈大笑,众将忙问原因。曹操回答说如果周瑜和诸葛亮在此地布下伏兵,自己将再遭重创。话音未落,赵云率三千兵马杀出。徐晃和张辽连忙出阵迎战,掩护曹操撤退。经过一番厮杀,曹操终于突出了重围。

曹操摆脱赵云后,夺路而逃。此时正值拂晓时分,大雨倾盆而下,曹军冒雨前行。曹操下令全军就地宿营,准备埋锅造饭。此时,曹操询问前方的道路。有部下告诉曹操,前方有两条路,南边的是大路,北边的是山路。曹操又问哪一条通往南郡江陵,士卒回答取道南边的大路距离最近。于是,曹操下令沿南边的大路前进。

当曹操来到葫芦口之时,曹操再度放声大笑,众将询问原因。曹操表示,如果周瑜、诸葛亮在此地埋伏军马,自己纵然不死,大军也会伤亡惨重。曹操刚刚说完,张飞率领三千军马杀出。大将徐晃、张辽、许褚又出马对战张飞,掩护曹操突围。又经过一番厮杀,曹操终于摆脱了张飞的追击,但此时军队损失巨大,不少将领挂彩,之后又出现了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之事。

关于赤壁之战的规模,我在前文中已经有过介绍,后世研究者出现了一定的争议。与这个争议相比,曹军在此战中的损失也是一个热门话题。如果从《三国志》相关记载来看,其中并未提及曹操的具体损失,反而是在《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中留下了这样一段令人更加疑惑的记载。

据《江表传》载,赤壁之战结束不久,曹操曾写过一封亲笔信给孙权。曹操在信中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从这个记载来看,曹操显然是想告诉孙权,自己在赤壁之战中的损失不大,部分战船甚至是自己主动烧毁的,并非都是周瑜的功劳。

那么,有没有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具体损失数字呢?的确有,但并没有出现在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当中,而是出现在三国时人、“建安七子”之一的文人王粲的著作当中。王粲的这部著作名叫《英雄记》,是历史上第一步记载汉末三国时期一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只可惜该著作全书已佚,剩余的部分散见于各种书籍当中。在唐代编撰的一部名为《艺文类聚》的类书当中,就摘录了一段《英雄记》中的珍贵史料,让后人得知猜测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具体损失。

据该书引用的《英雄记》记载:“周瑜镇江夏,曹操欲从赤壁渡江南,无舡,乘簰从汉水下……(周瑜)去复还烧者,须臾烧数千簰。火大起,光上照天,操夜走。”

该文中的“簰”(竹字头下面一个牌字,担心无法显示,故此说明),指的是竹子或木材平摆着编扎成的交通工具,多用于江河上游水浅处,一般可承载十余及几十人。从文中“烧数千簰”来计算,曹军的损失也在万人之多。因此,这段记载足以证明曹操在赤壁之战中遭受了巨大损失。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赵云与张飞截击曹操的故事情节,在历史上并未出现,仅仅是小说作者为了贬低曹操而虚构出来的。不过,这里还附带提一个问题:作为联军一方的刘备到底在此战中有何作为呢?这一点在史料中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关羽的一句话却很能说明问题。

据《三国志鲁肃传》注引《吴书》记载,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出兵抢占荆州三郡。为了缓和局势,鲁肃曾邀关羽见面会谈,这便是著名的“单刀会”。在这次会谈中,关羽曾告诉鲁肃这样一句话:“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寝不脱介,戮力破魏。”而鲁肃对这句话也并没有否认。这就足以证明,在赤壁之战期间,尽管刘备力量有限,却也亲自率部参战,为取得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