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知秀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杀吕伯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今天小编要写的内容是三国最大的争议之一,曹操杀吕伯奢一家,到底哪段历史才是真相?我们先回到小说《三国演义》的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这一回说曹操刺杀董卓失败,直接成了曹跑跑,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当时,董卓已经发布了悬赏令,画影图形,捉拿曹操。擒献者,赏千金,封万户侯;窝藏者同罪。可陈宫哪里是见利忘义的人呢?他一听说曹操就是刺杀董卓的壮士,瞬间就成了迷弟。不但放人,还成了曹操的小跟班。就是好不容易到手的乌纱帽都不要了,跟着曹操浪迹天涯。
话说二人骑着马一路狂奔,不久便来到了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家。当时天色已晚,故人前来,吕伯奢冒着杀头的危险,毅然收留了前来投宿的曹操,以宾主之礼相待。进屋了也不能干巴巴的聊天,怎么说也得弄桌硬菜呀,吕伯奢便主动去老远的村外买酒,先让曹操陈宫各自回屋休息。可就在吕伯奢走后出事儿,因为曹操的身份是逃犯,遇到点儿风吹草动就心虚。他大晚上忽然听到外面有磨刀声,似乎还有人悄悄说话,就浑身冒冷汗,心想坏了,莫非他们想宰了我领赏。再说这吕伯奢也不是自个儿亲戚,刚刚出门还十分匆忙,说不定这老小子去报官了。曹操本就多疑,他哪里愿意坐以待毙?想着不是你们死就是我亡,干脆我把你们先收拾了。
于是抽出随身宝剑,直闯出去,见到吕家人不问青红皂白一顿劈刺,可怜了吕家老老少少8口人连手无缚鸡之力的妇孺也不放过。皆血溅当场气绝身亡。可就在曹操长出一口气,以为解除危险的时候,突然听到屋后厨房有响动,还有人活着吗?曹操二话不说,提着宝剑又冲了过去,而眼前的一幕顿时让曹操的心像被数万根钢针插着一样,嗓子顿时像被什么东西给塞住了,原来他一眼瞅到了一只大黑猪,正想挣脱的绳子要逃,这时满脸是血的曹操才明白,原来吕家人半夜磨刀是要杀留着过年的猪款待自个儿,杀错人了,几条人命啊?曹操狠狠地闭了闭眼。怎么办?曹操果然非一般之人,硬生生的将无尽的悔恨、愧疚强压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果断决绝,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为以后做打算吧。
书中这段描写非常精彩,可小编每每读到此处时就在想,罗贯中是吃过猪肉,但肯定没见过杀猪吧。要知道猪有四绝,被宰杀前时必定大嚎不已而叫声凄惨。你想曹操竟然听得到磨刀声,还听得到人语,却听不到猪的嚎叫,这可能吗?反正书中说陈宫当时都被吓傻了,为了活命。曹操拉着老伙计是连夜逃跑,不巧半道上偏偏遇上了骑着驴乐呵呵买酒回来的吕伯奢。可怜这个老头,还不知道家里的惨状。对曹操说:“孟德,酒好不容易买来了。别走啊,快快跟我回去吃肉喝酒,好好唠唠”。
书中道:“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吩咐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之前杀人是误杀,如今误会解除,你为何还要杀人?曹操低头思存良久,仰天长啸,说出了那句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宁可我对不起其他人,不能其他人对不起我。陈宫一看吕伯奢一家九口的头颅一一不幸落地,你这个屠夫的头颅还可以扬得高高,说这番话的时候竟然如此安然坦荡、大义凛然、冷血无情、自私自利,并非明主尔。于是俩人分道扬镳,曹操见事已至此不能挽回,只得今后以私相投。
《三国演义》当中这一段真是淋漓尽致地将曹操多疑、凶残、狡诈这一系列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但是我们要知道,越是精彩的桥段,我们越是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么在真正的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曹操杀吕伯奢的这段呢?其实这也是三国到目前历史上最大的争议之一。怎么讲呢?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吕伯奢历史上真有此人,他们全家也确实是被曹操杀的。但诡异的是,曹操灭其满门的故事其实有很多不同的版本,而《三国演义》只是选取了其中的一个。
正史《魏书》中说:曹操当年逃出京城后,确实来到吕伯奢家。当时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和家中的宾客看到曹操只有一个人就起了歹意,杀人打劫,甚至把曹操的马匹和随身携带的金银细软都抢了。曹操一看这事儿不能忍,于是手持利剑将这些人全都杀了个干净。在这个版本中,曹操杀人是自卫于情于理,都说得过去,可问题是《魏书》是曹魏政权的官方史书,曹操是大老板,肯定得拼命的美化曹操,就是有罪你也得想办法洗白。关于这个说法,三国志引用比较多的民间书籍中说,曹操当时来到吕伯奢家,吕伯奢确实不在,他的几个儿子对曹操很客气。但是曹操多疑,他认为自个儿现在是逃犯,这些人对自己如此亲热,一定有猫腻。于是在月黑风高的晚上连杀八人,且无比凄怆地说:宁我负人,无人负我。
还有一部有关三国正史以外的史料《孙盛杂记》的书中又说: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多介绍一笔,作者孙盛是晋朝大史学家,写史非常严谨,他写史的时候发生了这么一件事儿,当朝权臣桓温打了一个败仗,孙盛如实记载,桓温大怒。通过他的儿子传话说你不改写就把你满门抄斩。可孙盛一点都不怕,杀就杀,史书就是要如实写,所以他写的这一段千万别当野史听。这三个版本虽然细节不同,但各位看官可以比较一下,一来曹操杀人的动机有所不同,二来跟陈宫好像都没啥关系哈。最后各种史料也没有讲是曹操最终杀了吕伯奢。其实客观来讲的话,曹操是个历史上才华盖世的“英雄”(其实“枭雄”更准确),但他的绝代才华并不能掩盖他曾经的残忍与过错。说实话,当时曹操如果不残忍狡诈的话,他能为儿孙打下江山吗?您说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