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士顿倾茶事件为何要将茶都倒了?为何矛盾会突然爆发?

1773年12月16日晚,波士顿地下组织“自由之子”,又被称作“茶党”的60名成员,乔装打扮成印第安人,趁着夜色潜入港口,将停泊在此的东印度公司三条船上、共计342箱茶叶全部倾倒入海,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然而,这其中牵扯到两个重要问题:

1.为什么要把茶都倒掉?不浪费么?

2.这次行为真的仅仅是反抗殖民统治的“正义、自由”运动那么简单?

一、为什么要把茶倒掉?——由背后的经济冲突说开

首先,关于独立战争的导火索有一个被广泛流传的误解说法:那就是“因为英国政府通过东印度公司高价向北美殖民地倾销茶叶,外加征收巨额茶税,引发殖民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

然而事实上,英国东印度公司出售的所谓“官方”茶叶,不但比北美民间的“走私茶”价格还要便宜百分之五十,而且只是象征性征收轻微的茶税。

但事情显然不会这么简单:东印度公司肯定不是来做慈善的——这种看似为殖民地人民“减负”的行为,实则反而严重动了他们的“奶酪”,为什么这么说呢?

追本溯源,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爆发,显然不会是一个偶然、孤立的事件,其背后必然北美殖民地和宗主国长期矛盾的激化。

其原因主要又可以分为两点:

1、英国政府对殖民地的经济控制引发长期不满

2、《茶叶税法》成为直接导火索。

英国政府对于北美殖民地,长期采取严格的经济控制,限制其制造业的发展,让其沦为宗主国的商品倾销地。

而英国在取得对法国的七年战争胜利后,为转嫁战争军费负担,掠夺殖民地的资源,进一步加强了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与压榨。但很显然,这催发了北美殖民地人民的激烈反抗。

为此,英国政府不得已取消了各项苛捐杂税,但有一样却死死抓着不肯放:那就是作为最大头的茶税,根据《茶叶税法》规定,倾销到北美的茶叶往往要征收90-110%的税率,整整高出英国本土一倍之多!

但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你宗主国搞茶叶暴利垄断,那我们殖民地只能找别的渠道谋求生路了。

因此在北美,来自法国、瑞典、荷兰、丹麦四国中转的走私茶成为了市场大头,一度占据了整个北美茶叶市场的90%。

二、官方茶和走私茶的竞争推动倾茶运动爆发

走私茶的猖獗让官方茶滞销了,到1770年,东印度公司已经积压了170万磅的茶叶倾销不出去。

显然,东印度公司不会让茶白白浪费:既然高价卖不出去,那我就干脆低价来跟你走私茶竞争。

不过照道理都降价了,为什么还是会遭到北美本地人的抵制?便宜点买茶叶不好么?

很明显,走私者已经跟北美本土的茶叶商人、各种二道贩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东印度公司这种举动,显然已经挡了人的财路!

而另一方面,尽管只是象征性地征收一些茶税,但其背后的长远危害却难以估量:如果一旦殖民地接受了,开了这个口子,那以后各种苛捐杂税将陆续实行,犹如温水煮青蛙般一发不可收拾....

显然,此时的斗争已经不仅仅是一笔短期的经济账了,殖民地的居民们如果想要摆脱长期当韭菜的命运,那就必须跟东印度公司背后的国家机器:英国政府对抗。

而“自由之子”的这次倾茶行为背后,显然并非盲目自发,这背后离不开本土茶叶商的资本在背后推波助澜。

一方面,他们利用殖民地居民对英国政府的抵触情绪做文章,高举“爱国牌”,抵制东印度公司,甚至连带着开始抵制茶叶,号召“戒茶”运动。

当然,殖民地居民内部肯定也不是铁板一块,如果有非利益相关方的居民表示:我就想喝便宜的茶怎么办?那不好意思——你已经被反殖民主义的“政治正确”裹挟了!

另一方面,所谓师出有名,“自由之子”们利用美国土著印第安人的形象来搞事,为自己树立反殖民的正义旗帜,联想到现实中白人移民对印第安人的迫害、驱赶,不可谓不讽刺。

总而言之,波士顿倾茶事件便是由茶叶价格战争所引起,激发起了北美殖民地对宗主国英国长期的不满情绪所导致的冲突,并最终促成了独立战争的爆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