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和晋文公相比其他三位春秋霸主,有何突出贡献?知秀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春秋时期,天子衰,诸侯兴:周王室势力衰微,权威不再,已经无法有效控制天下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天下,开启了激烈的争霸战争,相互之间合纵连横、东征西讨,前后共有数位诸侯依次成为霸。“春秋五霸”是春秋时期的历史产物,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为之后的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做了先期准备。关于“春秋五霸”史上出现过多种说法,最具代表性的是《史记索隐》或《荀子》的版本。
《史记索隐》的说法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荀子·王霸》的说法是: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春秋五霸之中,齐桓公和晋文公无疑是最具含金量的两位霸主。相对于其他霸主,齐桓公和晋文公不仅拥有强大的实力基础,更获得了周王室的支持和认可,乃至于多次会盟诸侯。而在整个春秋时期,齐国和晋国也是非常强大的诸侯国。值得注意的是,就齐桓公和晋文公来说,虽然姓氏不同,但是,他们都和姜子牙存在血缘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姜子牙的后代。
一
一方面,就齐桓公来说,齐桓公,本名吕小白(?-前643年10月7日),姜姓吕氏,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齐桓公是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齐僖公第三子、齐襄公之幼弟,其母为卫国人。在春秋战国时期,存在两个齐国,一个就是姜子牙建立的姜姓齐国,另一个则是田氏代齐后的田氏齐国。当然,对于这两个齐国,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而就这两个齐国的强大,显然离不开姜子牙、齐桓公等人奠定的基础。
就齐桓公来说,在齐僖公长子齐襄公和僖公侄子公孙无知相继死于齐国内乱后,公子小白与公子纠争位,成功后即国君位,这就是齐桓公。在汉末三国时期,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之下,终于能够和曹操、孙权三足鼎立。与此相对应的是,齐桓公的称霸,也离不开一位名相的辅佐,这就是管仲。在管仲的治理之下,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
二
公元前679年,各诸侯与齐桓公在鄄(juàn)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此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对此,在笔者看来,在春秋时期,多次会盟诸侯,无疑是霸主地位的重要体现,也即这位霸主在天下诸侯中具有非常强大的号召力。春秋初期,中原诸侯国苦于戎狄等游牧部落的攻击,于是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号,九合诸侯,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第一个霸主,受到周天子赏赐。不过,非常可惜的是,齐桓公不仅没能善始善终,还让齐国错失了继续称霸的机会。
在管仲这位名相去世之后,齐桓公用人失误,也即重用了易牙、竖刁、开方、常之巫等小人,最终于公元前643年9月12日(鲁僖公十七年十月乙亥)病死。在齐桓公病重之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这导致齐国陷入了长期的内乱之中。等到齐国的局面得到稳固之后,晋国已经取代了齐国,成为了中原霸主。从这一点来看,虽然齐桓公确实推动了齐国的崛起和强盛,但是,他后期用人不察,并且没有明确齐国君主的继承人,凡此种种,都让齐国在春秋中后期陷入了低迷。
三
另一方面,就晋文公这位春秋霸主,也和姜子牙存在血缘关系。晋国(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周初被周天子封为侯爵,姬姓晋氏,首任国君唐叔虞为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国号初为唐,唐叔虞之子燮继位后改为晋。就唐叔虞来说,根据史料的记载,唐叔虞(生卒年不详),姬姓,名虞,字子于,岐周(今陕西岐山)人。西周时期晋国始祖,母王后邑姜(齐太公吕尚之女)。因此,就晋国的第一任君主来说,可以说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外孙。在此基础上,晋文公自然也可以说是姜子牙的后人了。
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在春秋初期,晋文公初为公子,谦虚而好学,善于结交有才能的人。骊姬之乱时被迫流亡在外十九年,前636年春在秦穆公的支持下回晋杀晋怀公而立。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晋文公和齐桓公一样,最终都是经过一番波折之后,这才登上了君主的宝座。换而言之,正是因为君主的位置得来不易,促使这两位君主即位之后励精图治,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
四
最后,对于晋文公来说,在位期间任用狐偃、先轸、赵衰、贾佗、魏犨等人,也即晋文公麾下的人才,显然更加丰富,可以说是人才济济,类似于东汉末年的曹操。在众多人才的辅佐之下,晋文公在晋国设立三军六卿,使晋国国力大增。对外联合秦国和齐国伐曹攻卫、救宋服郑,平定周室子带之乱,受到周天子赏赐。和齐桓公一样,晋文公称霸也获得了周王室的支持和认可。公元前632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重耳逝世。不过,和齐桓公不同的是,晋文公去世之后,晋国没有走向衰落,反而在春秋时期继续保持强盛。对此,在笔者看来,晋国因国力强大,经常压制住齐秦楚三个大国,在春秋时期大多数时间里独霸中原,也即强大的晋国,可以以一敌三,让齐国、秦国、楚国这三个大国都甘拜下风。至学者全祖望评春秋五霸时认为“齐一而晋四也”,晋国占四席,分别是晋文公、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一定程度上,整个春秋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都和晋国存在密切的关系。对此,你怎么看呢?